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的教育魂 毛泽东与现代中国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桂生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2315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的教育魂 毛泽东与现代中国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教育观转变的端倪3
(一)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5
(二)对传统教育的厌恶与反抗6
(三)教育观转变的标志:对教育的社会性质与功能认识的转化11
(四)教育实践的新生命11
(五)谁人曾与评说?24
(六)“群众本位”教育观的胚芽24
二、在国民革命教育的演习中27
(一)平民教育的大众方向28
(二)教育的民族形式与科学内容结合的尝试33
(三)讲习结合的探索36
(四)集体智慧的闪光39
(五)有声有色的演习47
三、开创“自由光明的新天地”49
(一)背景51
(二)枪杆子里面出教育53
(三)工农民主教育方针争议背景下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57
(四)在教育的“正规化”与“游击性”争议中的取向63
(五)对“吃知识分子”倾向的纠正66
(六)站在那个时代教育改革者队伍的前列68
四、林立的教育思想丰碑69
(一)教育,“听抗战的命令”72
(二)教育界的统一战线75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石79
(四)学习运动与生产运动并举84
(五)开创干部教育的新纪元85
(六)谋求群众教育的大解放90
(七)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的概括97
五、为新中国教育催生100
(一)扩大教育界统一战线的新决策102
(二)有战略远见的部署:大量造就管理干部107
(三)教育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109
(四)从战时教育向平时教育过渡:“新型正规化”的意向110
(五)对近百年来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的总清算113
六、探索中国教育道路的新里程117
(一)从旧教育到新教育转变的纲领与步骤126
(二)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126
(三)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措置132
(四)新中国教育普及之路在摸索中136
(五)制止干部子女教育特殊化145
(六)旧偏向的新表现与“洋”为中用的新见识148
(七)面对两种教育体制影响的交会152
七、面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王国”156
(一)“红”与“专”:一个时代的热门话题157
(二)“教育大革命”的指导思想的形成166
(三)冠以“教育大革命”的那次尝试的是是非非173
八、引向教育危机的转折179
(一)什么是教育上的“自己的东西”?180
(二)教学领域的冲击波183
(三)“主课”186
(四)迟到的鉴别力193
九、违背初衷的所谓“无产阶级教育革命”198
(一)“从教育部门开刀”199
(二)所谓“大学校”202
(三)如此“道路”211
(四)失策221
(五)践踏历史经验的经验、遗忘历史教训的教训223
十、瑕不掩瑜227
(一)白璧与瑕疵228
(二)教育工作的失误与教育思想的迷误232
(三)教育事业的成败与当事人的功过233
(四)先辈的教育思想遗产与后继者的责任236
Ⅱ241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241
(一)作为社会结构的不同成分的教育与政冶、经济的关系242
(二)作为社会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244
(三)社会矛盾运动的推移和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246
(四)教育与政治、经济各以丰富的内涵在多种环节上建立的具体联系251
二、教育在革命与建设全局中的地位255
(一)“教育救国论”辟议256
(二)着眼于全局的教育地位观念259
(三)着眼于全局的教育价值观念260
(四)着眼于全局的教师地位观念262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264
(一)“共产主义教育”面面观266
(二)侈谈“共产主义教育”的历史教训,处理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关系的方法论原则270
四、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与大众化277
(一)教育的民族化279
(二)教育的科学化283
(三)教育的大众化286
(四)教育的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统一288
五、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91
(一)我国实施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经验2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300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307
六、“两条腿走路”:教育工作中的群众路线314
(一)“两条腿走路”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15
(二)“教育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要义322
七、教育者先要受教育327
(一)作为教育者的知识分子328
(二)教育者的再教育332
(三)知识分子问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333
八、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338
(一)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在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权339
(二)在教育工作中实现共产党领导的策略原则340
(三)对“外行能否领导内行”问题的回答343
(四)关于改善业务部门共产党领导问题的新探索349
Ⅲ355
一、教育目的的取向355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目的问题356
(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问题360
(三)旨在造就国家与社会主人翁的教育目的观365
(四)立足于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366
二、“健康第一”的教育取向369
(一)“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的提出370
(二)“健康第一”是教育的权宜之计还是根本大计?372
三、全方位的“大教育”取向377
(一)以成人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结构379
(二)教育组织形式的民族化381
(三)传统教育结构的革新383
四、“实践本位”的教学取向385
(一)出发点:造就实干、实战型人才386
(二)旨在革新传统教育的教学构想392
(三)真理与错误在这里交会397
五、思想教育的取向402
(一)造就革命时代应有的道德人格与思想教育的构成404
(二)说服教育411
(三)理论联系实际414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方法论原则的运用418
Ⅳ425
一、中国教育的独特道路与国情: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425
(一)中国教育的性质与中国社会的性质427
(二)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道路与中国革命的道路429
(三)国际经验与中国教育道路的抉择431
(四)人民的觉醒与人民的教育432
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特色435
(一)“群众本位”的教育观436
(二)“实践本位”的教育观440
(三)“伦理本位”的教育观442
(四)从现代教育思想潮流的演变看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特色446
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450
(一)在什么意义上考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451
(二)毛泽东的早期教育经验:对中西传统教育的扬弃453
(三)毛泽东的早期教育经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兴趣456
(四)对近代西方学校制度的怀疑,探索教育制度“民族化”的意向457
(五)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继承与超越462
四、向教育的“自由王国”进军470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准备问题471
(二)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476
(三)探索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思想线索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