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应用
  • 张国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2353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特点1

一 移动通信的概念1

二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

三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2

四 移动通信的特点4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5

一 无线移动信道的概念5

二 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特点6

三 人噪声和干扰11

一 组网技术概述16

第三节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16

二 移动通信网的体制18

三 移动通信的频率配置21

四 信令23

第四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主要趋势24

一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24

二 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趋势25

三 我国移动通信的现状与展望26

第二章 蜂窝制移动通信系统27

第一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实现原理和基本构成27

一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27

二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28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29

一 蜂窝网小区的划分和小区频率复用32

第二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区域覆盖、频率配置和系统容量32

二 蜂窝网的频率配置36

三 蜂窝网的系统容量40

第三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频道控制技术和信令控制过程43

一 无线频道的选择方式43

二 蜂窝网的频道控制技术43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45

第四节 人典型的模拟蜂窝通信系统47

一 各种不同制式模拟蜂窝系统的主要性能47

二 CMS 88模拟蜂窝通信系统48

三 AUTOPLEX系统1000蜂窝通信系统61

第五节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67

一 数字蜂窝系统的主要数字技术67

二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1

第六节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77

一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综述77

二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79

三 蜂窝制通信系统的工程组网82

第三章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89

第一节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89

一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89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设备组成90

三 集群通信系统的种类92

四 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93

第二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95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95

三 随路信令方式的控制过程96

二 共路信令方式的控制过程96

第三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和主要功能97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97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用户容量98

三 集群通信系统的调度功能98

四 集群通信系统的系统控制和管理功能99

五 集群通信系统的系统诊断和可靠性功能99

第四节 集群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100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应用100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工程组网101

第五节 几个典型的集群通信系统105

一 美国MOTOROLA公司的Smartnet集群系统105

二 爱立信GE公司的EDACS集群系统107

三 Uniden公司的F.A.S.T集群系统110

四 中侨投资公司的CKT-8800智群网112

第四章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114

第一节 无绳电话的发展114

一 无绳电话在国外的发展114

二 无绳电话在我国的发展116

第二节 CT-2系统的组成及功用116

一 CT2家用系统116

二 CT2办公室系统117

三 公共无绳电话系统118

四 CT-2手机的结构和功用120

五 CT-2手机的入网121

第三节 公共空中接口CAI一CAI(Common Air Interface)的产生二CAI的具体内容122

一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CT-2系统124

二 美国MOTOROLA公司的CT-2系统130

三 英国GPT公用CT-2系统132

四 日本KENWOOD公司的CT-2系统135

五 赫力公司的CT-2 AEROTEL系统137

第五节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的新发展——DECT和CT-3标准简介139

一 欧洲数字无绳电信标准(DECT)139

二 CT-3标准及相应的产品DCT900系统139

第五章 无线寻呼系统142

第一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42

一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142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分类147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特点148

四 无线寻呼的普通业务和特种服务149

第二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信令信号、频率配置和系统容量150

一 无线寻呼系统使用的数字信令150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频率配置154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系统容量155

第三节 无线寻呼机的基本组成156

第四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应用和工程组网157

一 无线寻呼的发展和趋势157

二 无线寻呼系统的工程组网157

三 无线寻呼系统的工程组网实例158

第六章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166

第一节 系统概述166

第二节 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67

一 数字编码静噪式数字选呼系统168

第三节 无中心系统的信令及控制过程168

二 数字编码信道链路系统170

第四节 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改进172

第五节 无中心系统的典型产品174

一 HX-9390有线/无线转接器175

二 中继器176

三 MT-910数话兼容台176

四 HT-905手机177

第六节 市场综述177

第七节 无中心系统的组网178

一 无中心的简单无线电话网178

三 部分用户经过二次中继的无线电话网179

二 部分用户经过一次中继的无线电话网179

四 部分用户入市话网180

五 典型多小区大网方式181

第七章 卫星通信与卫星移动通信183

第一节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183

一 卫星与通信183

二 静止通信卫星187

三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193

第二节 卫星移动通信197

一 静止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98

二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00

第一节 个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07

一 个人通信网的概念207

第八章 个人通信网207

二 个人通信网的特点208

第二节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和主要技术208

一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结构208

二 个人通信网的主要技术212

第三节 实现个人通信网的几种可行方案213

第九章 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保养和维护217

第一节 8000S蜂窝式手持移动电话机218

一 电池充电218

二 服务区218

三 操作摘要218

四 基本操作说明219

五 记忆拨号223

七 电池226

六 系统有关操作226

八 维修和主要注意事项228

九 车用附加器229

十一 般安全常识233

十一 有关规定233

第二节 9800X蜂窝式手持移动电话机234

一 面板图234

二 显示部分和控制按键的说明234

三 基本使用说明235

四 使用功能菜单237

五 电子锁238

六 存储电话号码239

九 通话计时和计费241

八 顺序查阅存储器各单元的内容241

七 查阅最近拨叫过的10个电话号码241

十 拨叫限制——服务等级244

十一 附加功能245

十二 检查话机已编定的功能249

十三 双系统选择250

十四 系统有关的操作250

十五 漫游250

十六 电池的使用250

十七 话机使用的注意事项251

十八 常用操作汇总251

三 使用简介252

二 开关、键的位置和名称252

一 设备配置252

第三节 800MHz无线指挥调度网手持电台252

四 关于“群呼”的编组说明254

第四节 SPS330TSD无线集群手持电话机255

一 区域扫描255

二 特性256

三 操作及功能使用257

四 带照明的10位数字显示257

五 电池充电257

六 操作指南258

七 电话号码显示功能概述264

八 系统/分组显示功能概述265

九 附件266

一 国际电信联盟(ITU)267

第一节 无线电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267

第十章 无线电管理的有关知识267

二 我国无线电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268

第二节 无线电监测269

一 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269

二 加快建设国家、省(区)、地区三级监测网271

第三节 有关移动通信的管理和规定273

一 频率管理273

二 台站管理274

三 边界协调278

四 无线电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管理280

五 设台组网程序280

六 地、市级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组网台站基本工作程序281

一分贝(dB)286

二分贝毫瓦(dBm)与分贝瓦(dBW)286

附录286

第一节 几个常用的移动通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86

三分贝毫伏(dBmV)与分贝微伏(dBμV)287

四接收机端电压与功率的关系288

五接收电场强度与接收机端电压的关系289

第二节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估算290

一地形、地貌的分类与定义290

二市区电波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291

三郊区和开阔区的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294

四不规则地形上的传播衰耗中值的估算295

五任意地形地物的信号中值预测297

六其它因素的影响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