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证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临证基础
  • 北京医学院本书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14012·04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证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我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1

第一篇 中医基本理论8

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学说8

第一节 阴阳学说8

第二节 五行学说11

小结13

第二章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6

第一节 脏腑16

第二节 经络17

附:关于经络实质的近代研究33

第三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35

第一节 气35

第二节 血36

第四节 津液37

第三节 精37

第四章 四诊39

第一节 望诊39

一、一般望诊(精神、气色、形态)39

二、局部望诊(望舌、望斑疹、望指纹)40

第二节 闻诊43

第三节 问诊44

第四节 切诊48

第五章 八纲53

第一节 表、里53

第二节 寒、热54

第三节 虚、实56

第四节 阴、阳57

附:八纲辩证举例58

第一节 概说60

方剂索引60

第六章 病因60

一、风证证治62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62

第三节 病因证治62

二、寒证证治64

三、暑证证治66

四、湿证证治67

五、燥证证治69

六、火证证治70

七、痰证证治70

第一节 心与小肠74

第七章 脏腑证治(附:气血证治)74

第二节 肝与胆81

第三节 脾与胃88

第四节 肺与大肠98

第五节 肾与膀胱105

第六节 气116

第七节 血118

附:脏腑证治举例122

第八章 热性病证治132

第一节 卫、气、营、血证治(温病概要)132

附:卫、气、营、血证治举例141

第二节 六经证治(伤寒论概要)142

附:六经证治举例161

第三节 热性病证治小结162

第二篇 药物168

第一章 概说168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168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170

第三节 中药的制剂171

第四节 应用与禁忌172

附:汤剂煎药注意事项173

第二章 常用中药175

第一节 解表药175

一、辛温解表药175

二、辛凉解表药180

第二节 止咳化痰平喘药184

一、温化寒痰药185

二、清化热痰药186

三、止咳平喘药190

第三节 清热药193

一、清热泻火药194

二、清热解毒药198

三、清热燥温药208

四、清热凉血药212

第四节 祛风湿药215

第五节 芳香化湿药219

第六节 温寒药221

第七节 利尿逐水药225

一、利尿药226

二、逐水药232

第八节 理气药234

第九节 理血药239

一、止血药240

二、活血化瘀药245

第十节 芳香开窍药253

一、凉开药253

二、温开药254

第十一节 安神药254

一、重镇安神药255

二、养心安神药256

第十二节 平肝熄风药258

第十三节 补养药261

一、补气药262

二、补血药266

三、补阴药268

四、助阳药274

第十四节 固涩药279

第十五节 消导药284

第十六节 泻下药286

一、润下药287

二、攻下药287

第十七节 驱虫药288

第十八节 外用药292

附一:脏腑用药简介295

附二:辨“病”用药简介297

第三篇 治法方剂304

第一章 治疗原则304

第二章 方剂组成和运用要点309

第三章 常用治法和方剂314

第一节 解表法314

一、辛温解表314

二、辛凉解表317

第二节 清热法319

一、清热泻火(清气分热)320

二、清热凉血(清血分热)321

三、清热解毒323

四、清脏腑热325

五、清化湿热327

六、清热润燥329

第三节 泻下法332

一、泻实热333

二、攻寒积335

三、逐水饮336

四、润肠通便337

第四节 和解法338

一、和解表里338

二、调和肠胃339

三、调和肝脾(胃)341

一、温中散寒343

第五节 温寒法343

二、回阳救逆345

三、温经散寒347

第六节 补虚法349

一、补气349

二、补血353

三、补阴355

四、补阳356

第七节 消散法357

一、消食导滞358

二、消癥排石359

三、消痈排脓361

四、安蛔杀虫364

第八节 理气法366

一、行气解郁止痛366

二、降气止逆369

第九节 理血法371

一、活血祛瘀371

二、止血374

第十节 祛痰法377

一、化痰止咳平喘377

二、消痰软竖382

第十一节 祛湿法383

第十二节 固涩法388

一、固表止汗388

二、敛肺止喘389

三、涩肠止泻391

四、固精缩尿392

五、固崩止带394

第十三节 安神法395

第十四节 熄风法398

第四篇 常见病证证治402

一、感冒402

二、咳喘405

三、眩晕412

四、头痛419

五、心绞痛及心肌梗塞424

六、泄泻430

七、痢疾435

八、胃脘痛439

九、黄疸445

十、淋证452

十一、水肿459

十二、痹证465

十三、神经官能症470

十四、血证474

十五、麻疹481

十六、流行性腮腺炎485

十七、流行性乙型脑炎487

十八、小儿肺炎491

十九、小儿消化不良495

二十、月经不调498

二十一、痛经504

二十二、闭经507

二十三、带下病510

二十四、宫外孕513

二十五、更年期综合征515

二十六、疖、痈519

二十七、急性乳腺炎523

二十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25

二十九、急性阑尾炎528

三十、急性肠梗阻532

三十一、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535

三十二、胆道蛔虫病539

三十三、急性胰腺炎541

三十四、荨麻疹544

三十五、湿疹546

三十六、口疮550

三十七、牙周疾病556

附录 常用成药559

索引593

中草药索引593

[附]方剂补遗6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