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茅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茅县志
  • 云南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0596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茅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序一1

序二2

序三3

大事记7

二 面积30

一 沿革30

第二节 行政区划30

一 位置30

第一节 地理位置30

第一章 行政建制30

二 区划31

第三节 乡镇33

一 思茅镇33

二 南屏乡33

三 倚象乡34

四 震东乡35

五 云仙乡36

六 翠云乡36

七 龙潭乡37

八 竹林乡38

第一节 自然环境40

一 地质40

第二章 地理40

二 地貌41

三 土壤43

四 水系44

五 气候45

二 水资源48

三 植物48

一 土地资源48

第二节 资源48

四 动物50

五 矿藏50

第三节 自然灾害51

一 震灾51

二 旱灾52

三 洪灾52

四 冰雹54

五 风灾54

二 民族语地名55

一 普查55

第四节 地名管理55

六 霜冻55

第三章 农业59

第一节 土地制度59

一 封建土地私有制59

二 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59

第二节 粮食生产61

一 农业人口 耕地61

二 品种 产量61

三 生产工具64

四 生产技术65

五 农作物保护67

第三节 农业综试区68

一 坝区68

二 山区68

第四节 经济作物70

一 茶70

二 油料70

一 蔬菜71

五 咖啡71

第五节 副业生产71

三 水果71

四 甘蔗71

二 采集72

三 狩猎72

第六节 农场 茶场73

一 农场73

二 茶场73

三 果木林场74

第一节 森林资源75

一 森林分布75

第四章 林业75

二 面积78

三 木材蓄积量78

第二节 山林权属78

一 私有78

二 集体和国家所有78

三 林业三定79

第三节 林资源开发79

一 木材生产80

二 林副产品81

三 经济林木82

一 采种育苗83

第四节 植树造林83

二 植树造林84

第五节 森林保护85

一 病虫害防治85

二 航空护林86

三 护林防火86

四 改灶节柴86

第六节 林政管理87

一 巡山设卡87

二 自然保护点87

一 草山草场89

第五章 畜牧业89

第一节 草山牧场89

二 畜牧场90

三 综合厂91

四 猪统一供精站91

第二节 畜禽饲养92

一 家畜92

二 家禽96

三 其它养殖97

一 兽医人员98

第三节 兽医与防疫98

二 畜禽疾病99

三 防疫 检疫101

第六章 渔业102

第一节 库塘稻田养鱼102

一 水面102

二 产量102

三 稻田养鱼102

一 鱼种103

二 其他水产品103

第二节 水产品103

第三节 渔政管理104

第七章 水利105

第一节 水文105

一 水文观测105

二 主要河流特征106

第二节 水利建设107

一 蓄水107

二 排水引水109

三 提灌111

四 饮水设施111

一 工程管理112

第三节 水利管理112

二 灌溉管理113

三 经营管理113

第八章 工业115

第一节 食品115

一 茶叶115

二 粮油116

三 副食品117

一 木器119

第二节 器皿加工119

五 饮料119

四 肉食119

二 竹藤120

三 五金120

四 陶器121

第三节 棉纺缝纫121

一 弹棉业121

二 纺织业121

三 缝纫121

第四节 制革 印刷122

一 制革 造鞋122

二 印刷124

第五节 电力125

一 火力发电125

二 水力发电125

三 配电供电126

第六节 医药128

一 药材加工128

二 合成龙脑生产128

五 栲胶129

四 松脂129

三 造纸129

二 制氧129

一 化工129

第七节 化学129

六 骨粉 松针粉130

第八节 机械131

一 茶机131

二 农机131

三 电机132

第九节 建材133

一 砖瓦 石料133

三 木材制品135

二 水泥制品135

第十节 修理136

一 车辆136

二 翻胎136

三 五金 电器136

第九章 交通运输139

第一节 道路139

一 驿道139

二 公路139

三 水路142

四 航空143

第二节 运输144

一 陆运144

二 水运147

三 空运147

第三节 交通管理148

一 机构148

二 公路养护149

三 交通监理150

三 电报局156

二 邮政局156

第一节 机构156

一 邮驿156

第十章 邮电156

四 邮电局157

第二节 邮政157

一 邮路邮运157

二 业务160

三 投递163

一 电报164

第三节 电讯164

二 电话165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168

第一节 城镇建设168

一 城池街道168

二 古建筑物168

三 市政建设169

四 房屋结构173

第二节 乡村建设173

二 梅子湖公园174

三 翠云洞景174

一 洗马河水库174

第三节 风景区174

第四节 建设管理175

一 土地175

二 设计175

三 施工176

四 房产177

二 污染治理182

一 城市绿化182

第五节 环境保护182

第十二章 商业184

第一节 市场184

第二节 集散物资186

一 茶叶186

二 棉花186

三 中成药186

四 皮革皮鞋186

第三节 采购187

七 其它商品187

一 工业品187

五 茶叶机械187

六 思茅松187

二 农副产品190

三 中药材192

四 废旧物资192

第四节 储运193

一 运输193

二 仓储194

第五节 销售194

一 批发194

二 零售195

一 饮食业197

三 商业网点197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197

二 服务业198

第十三章 粮油201

第一节 征购202

一 征收202

二 统购203

三 议购205

四 零散收购207

五 油料收购207

第三节 储运209

一 储存209

第二节 粮质检验209

二 积谷备荒211

三 集体储粮212

四 调运212

第四节 销售213

一 城镇供应215

二 农村返销215

四 食油销售216

三 其他销售216

第十四章 财税218

第一节 税收218

一 农业税218

二 工商各税219

三 代征代管222

第二节 财政收入223

一 农业税收入223

二 工商各税收入224

五 其他收入226

六 预算外收入226

三 企业收入226

四 上级拨款226

七 国债发行227

第三节 财政支出228

一 清朝 民国时期支出228

二 县人民政府财政支出228

三 预算外支出230

第四节 财税管理232

一 宣传教育232

二 调节平衡233

四 管理机构234

三 监督检查234

第十五章 金融236

第一节 银行236

一 富滇银行思茅分行236

二 富滇新银行思茅兑换所236

三 合作金库236

四 人民银行县支行237

五 农业银行县支行237

六 建设银行县支行237

七 工商银行县支行238

九 各乡营业所239

第二节 保险公司239

八 中国银行思茅支行239

一 保额 保费240

二 保险种类240

三 防灾 理赔240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241

一 农村信用合作社241

二 城市信用社241

第四节 货币242

一 币种242

二 币值244

一 货币投放 回笼245

第五节 金融业务245

二 存汇247

三 贷款250

四 拨款 结算253

五 基建资金管理255

六 委托业务256

第十六章 海关258

第一节 思茅海关258

第二节 通商章程专条258

二 出口259

一 进口259

第三节 进出口值259

第四节 关税260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263

第一节 计划263

一 机构263

二 计划经济263

三 检查264

第二节 统计264

一 机构264

二 统计项目264

二 度量衡265

第三节 计量265

一 机构265

三 监督管理266

第四节 物价管理267

一 物价267

二 管理270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272

一 企业登记272

二 市场管理273

三 经济合同管理273

五 查处违法案件274

四 商标广告管理274

一 机构275

二 管理275

第六节 土地管理275

第七节 审计276

一 机构276

二 审计276

第二节 县党部278

一 国民党员278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组织278

第十八章 国民党 三青团278

二 国民党员代表会279

三 县区党部279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279

一 组织279

二 活动280

第十九章 中共思茅县地方组织281

第一节 党组织281

一 思茅县早期共产党员281

二 党在思茅县的活动281

三 党组织建立282

一 党员代表大会283

二 县委员会的组成283

第二节 中共思茅县委员会283

三 重要决定284

四 县委机关工作机构287

第三节 组织288

一 党员288

二 基层组织288

三 干部管理289

一 形势教育290

第四节 宣传教育290

二 理论学习291

三 党员教育291

四 传统教育292

五 党校教育292

第五节 纪律检查293

一 历届纪委293

二 党纪教育293

三 违纪处理293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94

二 爱国统一战线294

第六节 统一战线294

第七节 保密295

一 机构295

二 保密教育与检查295

第二十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296

第一节 选举人民代表296

一 选举机构296

二 产生人民代表296

二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298

一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98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298

三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299

四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299

五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299

六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300

七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301

第三节 常委会301

一 机构设置301

二 常委会决定302

三 行使监督302

五 提案处理305

四 人事任免305

第二十一章 县政府306

第一节 机构306

一 思茅厅306

二 民国县政府306

三 县人民政府307

四 乡镇政权机构309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政务311

一 恢复时期311

三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312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12

四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314

五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315

第三节 监察工作316

一 宣传316

二 监察317

第四节 劳动人事318

一 干部318

二 工人320

三 工资待遇322

四 职工保险社会统筹323

二 常会324

一 议事会 参议会324

第二十二章 参政议政机构324

第一节 县代议制机构324

第二节 政协县委员会325

一 县政协会议325

二 常委会326

三 活动326

一 组织机构328

二 工代会328

第一节 县工会328

第二十三章 群众团体328

三 活动329

第二节 县农会330

一 组织机构330

二 农代会330

第三节 共青团县委员会330

一 组织机构330

二 团员发展331

三 团代会331

四 活动331

五 少年先锋队333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334

一 组织334

二 妇代会334

三 活动334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336

一 县商会336

二 县工商联合会336

三 活动337

一 机构339

第一节 公安339

第二十四章 司法339

二 治安340

三 平反假案346

四 警察347

第二节 检察347

一 机构347

二 检察业务348

三 控告申诉351

一 机构352

二 审判制度352

第三节 审判352

四 综合治理352

三 诉讼355

四 人民陪审员355

五 重大案例355

第四节 司法行政356

一 机构356

二 法制教育356

三 调解357

四 律师事务359

五 公证业务360

第二十五章 军事362

第一节 机构362

第二节 地方武装362

一 民团362

二 民兵363

三 人民防空365

二 征兵367

三 志愿兵367

一 募兵367

第三节 兵役367

四 义务兵368

五 预备役368

第四节 驻军368

一 绿营兵368

二 国民军369

三 解放军和警察部队369

第五节 兵事369

一 茶山人民起义369

二 大理起义军攻占思茅370

三 日本飞机轰炸思茅371

四 修建抗日前进着陆机场372

五 解放思茅县373

六 平息土匪叛乱374

第二十六章 教育377

第一节 学校教育377

一 学宫 书院 义学 私塾377

二 幼儿教育378

三 小学教育380

四 中学教育382

五 农职业中学教育385

一 民众教育387

第二节 成人教育387

二 农民教育387

七 高等教育387

六 中等专业学校387

三 职工教育389

四 境内各类职工干部学校390

第三节 教师391

一 教师队伍391

二 整顿进修392

三 工薪393

第四节 教育投资394

一 经费来源394

二 教学设备397

三 校舍修建399

第五节 勤工俭学400

第二十七章 体育403

第一节 设施403

一 经费403

二 运动场地403

三 器材404

第二节 活动404

一 项目404

二 训练与输送405

三 主要竞赛406

一 三员人材410

第三节 人材与培训410

二 体育培训411

三 获奖单位412

第二十八章 文化艺术413

第一节 文艺413

一 文艺创作413

二 文艺表演416

三 民间文艺417

四 文艺组织和报刊421

一 文化馆422

第二节 文化机构422

二 图书馆群艺馆423

三 县工人俱乐部424

四 青少年宫425

五 影剧院425

六 文化市场425

第三节 影视广播426

一 发行放映426

二 广播429

二 网点430

第四节 书刊发行430

一 书店430

三 发行431

第五节 节日431

一 清朝民国时期43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432

第六节 文物古迹433

一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433

二 碑塔434

四 景观435

三 古墓435

第七节 方言 谚语 歇后语436

一 方言436

二 谚语437

三 歇后语438

第八节 档案438

一 机构439

二 建档439

三 使用439

第一节 疾病441

一 地方病441

第二十九章 医药卫生441

二 传染病442

第二节 疟疾443

一 发病443

二 防治445

第三节 医药448

一 药材资源448

二 中草医448

三 西医449

五 药政管理450

四 乡村医疗450

第四节 主要医疗单位451

一 地属医疗单位451

二 县属医疗卫生机构452

第五节 防疫保健453

一 爱国卫生453

二 防疫接种457

三 妇女保健458

四 儿童保健459

五 公费医疗460

二 科技单位461

一 行政机构461

第一节 机构人员461

第三十章 科技461

三 群众科技学术团体464

四 科技人员分布464

第二节 科研成果466

一 科研项目466

二 科研成果466

三 部份科技成果472

第三节 科技运用474

一 农业科技运用474

二 工业科技运用475

三 其它科技运用476

第三十一章 民族人口477

第一节 民族477

一 汉族477

二 彝族477

三 傣族478

四 哈尼族479

五 布朗族480

六 回族481

七 其它少数民族482

八 民族工作483

第二节 人口484

一 人口增减484

二 人口构成486

三 侨民487

第三节 计划生育487

一 机构487

二 措施487

三 效果489

第四节 人民生活489

一 农民生活489

二 职工生活492

第三十二章 民政493

第一节 优抚493

一 拥军493

二 优属493

三 抚恤495

第二节 救济496

一 灾害救济496

二 春夏荒救济500

三 冬寒救济500

四 困难户救济501

五 扶贫扶优502

第三节 安置503

一 复退军人503

二 军队离退休人员503

三 地方离退休人员503

第四节 社会福利505

一 三善会505

二 五保户供养505

三 流散人员收容遣送506

一 婚姻登记507

第五节 婚丧管理507

二 丧葬改革508

第三十三章 社会组织509

第一节 帮会509

一 哥老会509

二 三点会509

第二节 同乡会 行会510

一 同乡会510

二 行会511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511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512

一 老龄委员会513

第五节 老年协会513

二 老年体育协会514

第三十四章 人物515

第一节 人物传515

第二节 人物录527

一 革命烈士英名录527

二 职官录528

第三节 人物表536

一 离休干部外录536

二 英雄模范545

三 先进工作者546

附记549

一 六顺土司549

二 六顺县552

附录557

一 历史文献辑存557

二 建国后重要文件563

三 重要资料目录581

编纂始末584

思茅县志编纂委员会委员586

《思茅县志》编纂人员587

思茅县各专业志主编人员5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