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奔向新世纪的科学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尾崎正直著;王迁彬,王映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出版社
- ISBN:13214·2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奔向新世纪的科学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2
一、能源2
1. 煤炭2
复苏中的煤炭2
储量够二百五十年需要2
西德城市近效的露天矿4
煤炭利用新技术7
热效率达45%的气化发电7
采取独立自主研制方针的英国10
煤炭液化工业化的道路13
德国技术的遗产13
美国的三大液化计划15
石油资本对煤炭的控制19
将扩大到占美国产量的一半19
成了众矢之的的“液化突击计划”21
2. 原子能25
原子能--是没落,还是复苏?25
“原子能挽歌”25
“超凤凰”要振翅高飞吗?27
对核能投下赌注的法国31
大型原子能电站的兴建31
摆脱对美国的依赖33
强大的政府权限36
核燃料循环工业36
可以排除众议的政治体制38
日益加深的核能进退维谷局面40
难于解决的废料处理问题40
原子能反应堆坟墓43
3. 核聚变46
核聚变的主流“托卡马克”46
冲破5000万度的壁垒46
美、欧、苏、日间展开竞赛50
激光聚变--是法宝?52
“诺瓦”对“心宿二”52
涉及军事用途方面的研究55
答案要等到五十年以后57
淘汰制办法57
聚变混合反应堆的出现59
4. 太阳能61
争取生产低于一美元的太阳能电池61
“太阳能共同体”的威力61
最中心任务是太阳能电池63
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太阳能67
遭到多数人反对的太阳能发电卫星67
一幕换马剧69
二、信息、电子学74
1. 电子计算机74
向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挑战74
比重降到了60%74
“插接兼容主机”的一击77
出人意料的新方针80
“插接兼容主机”的衰落80
卫星数据通信网83
伺机东山再起的欧洲86
西门子面对危机采取措施86
发挥所长的英、法90
2. 半导体93
日、美间的“半导体战争”93
日、美合作的“微电子计算机革命”93
美国企业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95
站在岔路口上的硅谷98
大资本开始打入98
为了生存下去101
3. 未来技术105
电子计算机的未来技术105
比光的波长还细105
采用超导体107
人-机对话110
会说话的电子计算机110
难处在于听懂113
三、航天、航空、新材料118
1. 航天118
航天飞机118
通往太空的定期航班118
另一付面孔--“载人侦察飞船”121
宇宙空间的商业竞争124
向垄断挑战124
有选择余地的好处127
航天飞机与阿里安的对比129
是追求“未知”,还是“坐享其成”?129
是“图名”,还是“务实”?132
2. 航空135
航空也走向“经济飞机”时代135
捷足先登的欧洲空中公共汽车135
波音起来应战139
喷气发动机--战方酣142
目标是推力8吨的发动机142
“一夫一妻制”的终结145
3. 新材料149
不断进展的“材料革命”149
对复合材料的期望149
金属将被排挤掉吗?151
四、生命科学、环境科学156
1. 生命科学156
医学之梦--CT扫描仪156
人体的断层检查156
向检查与治疗结合发展159
“罪魁祸首”是致癌物质162
研究方针的修改162
遭到挫折的“癌十字军计划”165
化学物质与癌168
简便的筛分法168
与饮食习惯的关系170
拉开基因工程的序幕173
在议会听证会上公布173
大肠杆菌变成批量生产工厂176
遗传工程工业化178
投资企业麇集178
看不见的科学大敌181
2. 环境184
“先忧后乐”的环境研究184
新的研究基地184
旺盛的争先恐后精神186
进入反“环境保护运动”时期189
新的公害根源189
胡萝卜胜于大棒192
五、地球科学196
1. 地震196
地震预报竞赛196
1000公里的大断裂带196
通往预报的难关198
对地震理论模型的探索201
大地构造学理论201
重视经验的中国204
2. 气象207
长期预报与中尺度气象207
难处在于五天预报207
雷达的进步210
3. 海洋213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213
活跃在全世界的海洋上213
锰结核之谜216
第二部分 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做好准备222
1 西德222
西德科学的明与暗222
不容忽视的“绿党”222
独具特色的研究组织225
大学向重视实用科学发展229
来自政府的压力在增加229
为迎接新技术而打好基础233
2. 法国235
巴黎南面的研究城市235
科学的“教皇厅”235
新的大学区237
传统也面临着变革的风暴240
双轨制大学的功与罪240
为工业添砖加瓦242
3. 英国247
进行自我解剖的英国247
技术人员的地位247
思想意识上的革命249
小小的诺贝尔奖252
全体只有六人252
4. 美国258
就技术革新能力问题开了“黄灯”信号258
日、德迎头赶上258
偏重于国防研究261
探索提高研制能力的刺激264
首要的是创造一个有利条件264
明显地集中于大企业267
支持基础研究270
阿波罗后遗症270
修补军、学之间的关系272
议员与企业人员276
议会的调查能力276
与中国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280
适用技术的尝试283
以尊重人的存在为基础283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