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和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和实践
  • 薛汉伟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3102·63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和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学说1

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1

阶段划分1

关于过渡时期2

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共产主义两阶段学说提4

供的思想资料4

马克思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考察未来社会的6

不同特点6

二 关于共产主义两阶段学说10

“未来社会”只有两个发展阶段吗11

两阶段学说的12

马克思是从什么意义上提出共产主义及其12

三 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理论和设想17

怎样理解“自身基础”17

如何认识《哥达纲领批判》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21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25

四 关于马克思的未来社会发展理论的评价28

马克思提供了什么?28

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的东西29

第二章 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32

阶段划分的理论和初步实践32

一 在实践中提出的新论点32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多级的发展过程32

没有、也不可能有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渡的纯粹的资本主义35

找出并全力抓住链条的特殊环节37

若干概念40

发达社会主义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40

二 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的40

完整的社会主义43

三 “直接过渡”47

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设想与47

“直接过渡”47

“直接过渡”的两个计划55

四 走迂回的道路60

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特点的社会主义60

活跃并掌握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65

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70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以前对社会主义社会74

的阶段划分74

一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74

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道路7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最初划分76

二 建成社会主义基础79

建成社会主义基础的标准和以后的主要政治任务——消灭阶级79

关于无阶级社会主义的公式81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三阶段划分86

三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88

建成社会主义基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和89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和联系89

完成无阶级社会主义的建设并逐步过渡到92

共产主义的新阶段92

社会主义基本建立以后面临的若干理论问题95

四 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00

功绩与失误100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到达共产主义之路102

失误的原因105

一 共产主义“全面建设论”108

阶段划分108

第四章 苏共二十大以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108

孕育109

提出110

发展113

二 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116

“建成论”的形成和系统化117

作为反时向共产主义冒进的发达社会主义的论点119

只是把事情归结为成绩的发达社会主义论点122

三 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124

对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修正125

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128

四 社会主义“完善论”133

现阶段的战略任务——完善社会主义133

重新划分136

新的奋斗目标和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136

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斜138

发展政治制度的战略方斜和意识形态工作142

的基本方针142

第五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社会主145

义社会的阶段划分145

一 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145

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146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48

二 社会主义制度从很不完善到完全建149

成的理论14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149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革新的社会150

我国现阶段的阶段斗争、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15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153

三 “大跃进”期间的冒进154

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155

建成社会主义的高标准156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长期建立在两种公有制158

基础上的论点158

四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160

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160

重新提倡调查研究161

“大跃进”期间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162

重新制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166

五 大过渡理论169

大过渡理论的提出170

大过渡理论的发展173

第六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176

义初级阶段理论176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77

一 现阶段的特殊本质17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若干特征18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86

二 现阶段的总任务190

总目标——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0

首要任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192

推向前进192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196

社会主义196

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出发点19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198

现阶段的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205

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210

结束语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