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射电天文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射电天文方法
  • 王绶琯,吴盛殷,崔振兴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0137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射电天文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1

第一章 导论1

1.1 射电天文的研究对象——天体射电的特点1

1.1.1 大气无线电窗口1

1.1.2 划分给射电天文的频率(波长)范围2

1.1.3 射电望远镜所接收的天体信息2

1.2 射电天文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概述6

1.2.1 射电望远镜的主要性能6

1.2.2 射电望远镜的主要类别10

1.2.3 射电望远镜中的基本物理过程11

1.3 射电天文的测量方法概述16

1.4 本章要点复述18

1.4.1 射电天文测量的基本内容18

1.4.2 射电望远镜的基本性能之一——灵敏度19

1.4.3 射电天文测量的两种途径19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原理20

2.1 天线孔径20

2.1.1 二维孔径的权分布、转移函数、方向图20

2.1.2 天线有效面积和孔径效率21

2.1.3 相关干涉类作为射电望远镜天线孔径的基础结构25

2.2 天体射电图象测量原理33

2.2.1 扫描成象与天线平滑效应33

2.2.2 分立采样原理36

2.2.3 机械扫描与电扫描38

2.3 接收机中的过程40

2.3.1 总功率接收机40

2.3.2 相关接收机42

2.4 灵敏度44

2.4.1 系统噪音及前置放大器的作用45

2.4.2 信号的混淆与损失46

2.4.3 噪音对干涉信息的混淆48

2.4.4 最低可测信号和最低可测射电源49

2.4.5 “分辨率限制”问题50

2.5 本章要点复述53

2.5.1 天体流密度S的测量归结到Amax的求出53

2.5.2 相关干涉法在设计方向图形上的优点54

2.5.3 扫描成象——几个极其有用的关系54

2.5.4 接收机与灵敏度55

第三章 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56

3.1 旋转抛物面射电望远镜56

3.1.1 旋转抛物面天线的基本性能和参数58

3.1.2 抛物面天线的馈源和照明问题64

3.1.3 天线反射面误差的影响及其消减69

3.1.4 旋转抛物面射电望远镜的跟踪问题74

3.2 特殊类型的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75

3.2.1 抛物柱面射电望远镜76

3.2.2 带状抛物面射电望远镜77

3.2.3 可变轮廓射电望远镜77

3.2.4 球面射电望远镜78

3.3 本章要点复述79

3.3.1 抛物面射电望远镜的方向图形79

3.3.2 对抛物面射电望远镜的机械要求80

3.3.3 旋转抛物面射电望远镜与柱形、带形、球形反射面80

第四章 射电干涉仪82

4.1 “总功率接收型”干涉仪82

4.1.1 Michelson型干涉仪82

4.1.2 栅式干涉仪87

4.2 相关干涉仪89

4.2.1 双天线相关干涉仪的结构和主要参量90

4.2.2 复合干涉仪91

4.2.3 人工条纹与“条纹跟踪”95

4.2.4 频带宽度的消条纹效应和人工时延96

4.2.5 实际干涉仪的接收过程101

4.2.6 干涉参量的全面记录103

4.2.7 可见度函数103

4.3 本章要点复述104

4.3.1 总功率接收型干涉仪作为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104

4.3.2 相关干涉仪的几个主要特征105

4.3.3 两个待讨论的问题106

第五章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07

5.1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性能107

5.1.1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公式及其涵义107

5.1.2 转移函数与综合功率方向图111

5.1.3 综合孔径系统的灵敏度115

5.1.4 条纹信息的保持117

5.2 实际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20

5.2.1 三维性质及实用坐标系统120

5.2.2 东-西阵地球自转综合124

5.2.3 转移函数C(u,v)在(u——v)平面上的覆盖128

5.2.4 图象处理与动态范围130

5.2.5 实际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总体结构136

5.3 各种误差及相位的改正措施136

5.3.1 安装和机械误差136

5.3.2 参考系变动所引起的误差137

5.3.3 传播、传输和电路系统中的误差137

5.4 本章要点复述139

5.4.1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工作原理139

5.4.2 采样问题139

5.4.3 坐标选择问题140

5.4.4 动态范围问题140

第六章 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142

6.1 甚长基线干涉仪的作用和基本结构144

6.1.1 甚长基线干涉仪作为双天线相关干涉仪的延伸144

6.1.2 甚长基线干涉仪的观测对象和工作要求146

6.1.3 实现甚长基线干涉的技术要素148

6.1.4 一个典型甚长基线干涉仪的结构方框153

6.1.5 甚长基线干涉阵153

6.2 甚长基线干涉的技术限制和一些对策154

6.2.1 频带宽度问题155

6.2.2 相位起伏问题158

6.2.3 自校准方法162

6.3 甚长基线干涉仪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166

6.3.1 天线现场部分166

6.3.2 回放及处理部分170

6.4 本章要点复述172

6.4.1 甚长基线干涉方法的主要问题172

6.4.2 相位稳定度问题173

6.4.3 频带宽度173

6.4.4 自校准问题173

第二部分175

第七章 天体射电的绝对定标175

7.1 基本原理176

7.2 天线温度的测量178

7.2.1 接收机的校正和稳定性179

7.2.2 噪音功率标准179

7.2.3 背景辐射182

7.3 流量密度的绝对测量186

7.3.1 天线有效接收面积的测量186

7.3.2 大气吸收189

7.3.3 射电流量测量190

7.4 面源(天区)亮度的测量192

7.5 射电标准源194

7.5.1 射电标准源的建立194

7.5.2 对校准用的射电标准源的要求195

7.5.3 射电流量标度中存在的问题196

第八章 射电天体的偏振测量方法201

8.1 偏振状态的描述201

8.2 米波及分米波偏振计205

8.3 微波偏振计209

8.4 干涉偏振计214

8.5 偏振测量与校正问题217

第九章 脉冲星的测量和搜索221

9.1 脉冲星的测量221

9.1.1 脉冲星射电辐射的基本特征221

9.1.2 消色散接收方法223

9.1.3 周期和周期变率的测定228

9.2 脉冲星的搜寻方法232

9.2.1 简介232

9.2.2 搜寻方法实例232

第十章 射电天文谱线测量236

10.1 引言 谱线测量的概况及意义236

10.2 谱线测量基础238

10.2.1 对谱线测量设备的基本要求238

10.2.2 射电谱线频率240

10.2.3 射电谱线强度240

10.2.4 射电谱线宽度242

10.3 单通道扫描频谱仪243

10.4 多通道滤波频谱仪245

10.5 自相关频谱仪249

10.6 声光频谱仪254

第十一章 射电源定位和射电源表的编制260

11.1 射电源定位260

11.1.1 双天线干涉仪定位的基本原理260

11.1.2 短基线干涉仪定位测量方法263

11.1.3 VLBI定位法268

11.1.4 月掩射电源定位法271

11.1.5 定位测量的误差分析275

11.2 射电源表的编制281

11.2.1 源表的番号和源名282

11.2.2 可信度和完整性283

11.2.3 覆盖天区,极限流量和源数284

第十二章 数字技术在射电天文中的应用287

12.1 模拟量与数字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288

12.1.1 模拟量与数字量288

12.1.2 采样、量化及有关问题289

12.1.3 低bit相关290

12.2 接收机硬件292

12.2.1 基本考虑292

12.2.2 数字相关器295

12.2.3 实时数据采集子系统(DAS)301

12.3 计算机的联机应用303

12.3.1 软件303

12.3.2 接口304

12.3.3 射电望远镜的实时控制305

12.3.4 接收机控制与监视306

12.3.5 数据采集306

12.3.6 实时改正及数据监视307

12.3.7 联机实用实例307

12.4 计算机的脱机(Off-Line)应用310

12.4.1 概述310

12.4.2 误差改正311

12.4.3 成图311

12.4.4 图象处理312

附录A1 地球大气的射电“窗口”315

附录A2 分配给射电天文使用的频率316

附录A3 天球坐标系320

附录A4 射电天文常用的Fourier变换公式324

附录A5 干涉仪模式的天线有效面积332

附录A6 天线参数测量的射电天文方法335

附录A7 干涉仪基线与射电源坐标的几何关系347

附录A8 可用作基准的射电源汇编356

附录A9 主要天区普查所得射电源表索引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