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47861.jpg)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11001·284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前言页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与西欧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4
第一节 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14
一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发展,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14
二 西欧早期的工人运动。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19
三 英、法、德三国无产阶级独立的政治运动26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初期革命实践活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34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科学共产主义观点的初步形成34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48
第三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8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共产主义政党而斗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58
二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意义71
第一节 法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83
一 法国二月革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共和国”的斗争83
第二章 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及其基本经验教训83
二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博斗92
三 六月起义失败后,法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96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斗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革命活动102
一 德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维也纳和柏林的三月起义102
二 马克思恩格斯制定的无产阶级在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斗争路线108
三 德国的护宪运动。共产主义者同盟内的两条路线斗争115
一 意大利和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124
第三节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的民族独立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基本观点124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策略129
第四节 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35
一 1848年革命时期阶级关系的特点和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135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新发展139
第三章 第一国际的前期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为在革命原则基础上团结和统一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158
第一节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国际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在“国际”中的初步胜利158
一 欧美各国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涨。无产阶级国际革命团结要求的加强158
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50-60年代的革命活动对于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166
三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国际”的革命纲领和组织原则的确立178
第二节 第一国际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国际”的伦敦代表会议和前三次代表大会184
一 蒲鲁东主义是“国际”前期的主要危险184
二 第一国际1865年伦敦代表会议和18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189
三 第一国际1867年洛桑代表大会196
四 第一国际1868年布鲁塞尔代表大会。反对蒲鲁东主义斗争的胜利201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拉萨尔主义和工联主义的斗争。“国际”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及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的开始206
一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拉萨尔派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206
二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英国工联主义的斗争217
三 第一国际1869年巴塞尔代表大会。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的开始228
第四章 1871年的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40
第一节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的胜利240
一 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运动的高涨240
二 普法战争和9月4日革命。第一国际关于无产阶级反对王朝战争的策略244
三 资产阶级“国防政府”的卖国投降和对无产阶级的暴力进攻。3月18日的巴黎无产阶级革命251
第二节 巴黎工人为建立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258
一 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型国家258
二 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伟大创举269
第三节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公社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教训276
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支持。公社反对凡尔赛反革命匪帮的武装斗争276
二 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一书对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280
第五章 第一国际的后期活动。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普遍建立303
第一节 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一国际。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的胜利303
一 资产阶级对“国际”的迫害和巴枯宁派分裂活动的加剧。第一国际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303
二 第一国际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巴枯宁派分裂阴谋的失败307
三 巴枯宁主义的彻底破产。第一国际的解散及其历史功绩。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统治地位的确立315
第二节 德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德国党内机会主义的斗争322
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德国。爱森纳赫派无原则的和拉萨尔派合 并322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哥达纲领》的批判。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发展327
三 恩格斯反对杜林主义的斗争,《反杜林论》一书的伟大历史意义338
四 “非常法令”时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德国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34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欧美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政党在欧美各国的普遍建立353
一 英、美、法、俄等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胜利353
二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普遍建立。马克思恩格斯为英、美、法等国党的革命化和群众化而斗争359
三 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逝世。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366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创立。恩格斯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370
一 恩格斯是创立第二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370
第六章 第二国际的创立及其前期活动。恩格斯为捍卫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而斗争370
二 国际社会主义者1889年巴黎代表大会。第二国际的创立373
三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非常法令”废除后的危机。恩格斯反对议会主义、合法主义的斗争378
第二节 第二国际中右倾机会主义势力的增强。恩格斯晚年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原则的斗争387
一 第二国际1891年布鲁塞尔代表大会和1893年苏黎世代表大会。无政府主义余孽的失败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抬头387
二 恩格斯对法、德两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批判397
三 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恩格斯的逝世。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405
第三节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的总结。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影响的加强409
一 第二国际1896年伦敦代表大会,右倾机会主义的滋长409
二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的成就和存在的严重问题412
第四节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第二国际1900年巴黎代表大会417
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倍倍尔、卢森堡、蔡特金等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417
二 米勒兰入阁的叛卖事件。第二国际1900年巴黎代表大会对修正主义的让步和投降431
一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客观条件的成熟437
第七章 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开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437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437
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向东转移,俄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列宁的初期革命实践活动444
第二节 列宁捍卫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反对经济派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457
一 列宁反对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的斗争457
二 列宁为制定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而斗争473
第三节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列宁反对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的斗争481
一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列宁主义的诞生481
二 列宁为制定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而斗争。斯大林的初期革命实践活动486
第四节 第二国际危机的加深。第二国际1904年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498
一 20世纪初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内修正主义的泛滥498
二 第二国际1904年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在国际会议上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505
第八章 俄国1905年革命。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512
第一节 俄国1905年革命的爆发。列宁为制定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而斗争512
一 1905年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512
二 布尔什维克的马克思主义策略路线与孟什维克、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策略路线的根本对立516
一 十月全俄总政治罢工和苏维埃的出现。十二月莫斯科武装起义540
第二节 十二月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坚持革命路线的斗争540
二 布尔什维克反对取消派、召回派的斗争。列宁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干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础的意义549
第三节 俄国1905年革命的国际影响。世界革命风暴的兴起570
一 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570
二 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觉醉579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在国际舞台上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587
第一节 战争危机年代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587
一 第二国际1907年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和1910年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列宁团结各国左派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587
二 各国工人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1912年巴塞尔大会的反战宣言。列宁支持各国党内左派反对右派的斗争596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为建立第三国际而斗争602
一 大战爆发后欧洲大多数社会民主党的叛变--第二国际的破产602
二 列宁为建立第三国际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国际社会主义者齐美尔瓦尔得会议与昆塔尔会议612
第三节 大战期间列宁在时代、战争、和平、革命以及民族殖民地问题上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619
一 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的论述以及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理论的批判619
二 列宁关于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的理论和策略626
三 列宁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639
一 战时欧洲的革命形势和无产阶级的反战革命运动。民族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斗争646
第四节 大战期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646
三 战争期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活动。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对欧洲反战革命运动的影响651
第十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660
第一节 布尔什维克党为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660
一 俄国二月革命后阶级形势的特点660
二 布尔什维克党关于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列宁在革命转变问题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664
三 布尔什维克党争取群众的斗争。七月事变--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暴力进攻673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党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678
一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方针。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678
二 列宁在国家问题上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国家与革命》一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税利武器686
第三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暴力革命的辉煌胜利693
一 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693
二 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699
第四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世界历史意义706
一 十月革命开辟了以无产阶级革命为主导的世界革命的新时代706
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711
编后记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