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扩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扩声技术
  • 沈豪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2535无616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7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扩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符号表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扩声和声学1

第二节 扩声系统的分类3

第三节 扩声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

第四节 扩声的技术要求7

第五节 扩声技术的发展简况9

第二章 振动和声13

第一节 引言13

第二节 振动13

第三节 声波23

第三章 声源的物理特性38

第一节 声信号和噪声38

第二节 汉语语音的声学特性38

第三节 歌声的物理特性46

第四节 乐音和乐器的物理特性49

第五节 语言和音乐的统计特性54

第六节 语言可懂度62

第七节 噪声68

第八节 测量用声源71

第九节 声信号的加工处理72

第四章 电声换能器75

第一节 电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75

第二节 扬声器93

第三节 耳机152

第四节 传声器160

第五章 扬声器系统的声场181

第一节 引言181

第二节 近场与远场182

第三节 简单声源的声场183

第四节 喇叭式扬声器的声场184

第五节 声柱的声场197

第六节 声环的声场210

第七节 声偶的声场214

第八节 扬声器组阵216

第九节 利用指向性系数计算声场218

第十节 扩声区声场的图解法219

第六章 厅堂音质221

第一节 引言221

第二节 室内声学过程223

第三节 室内音质分析235

第四节 室内声场计算251

第五节 耦合房间的声学过程257

第六节 吸声材料263

第七节 各类房间的音质275

第八节 室内噪声的防止282

第七章 听觉特性和音质评价310

第一节 听觉器官310

第二节 听觉的基本特性312

第三节 听觉的分辨灵敏度323

第四节 噪声对人耳灵敏度的影响326

第五节 室内声场的主观评价333

第六节 电声通路的畸变和质量指标338

第八章 室外扩声347

第一节 引言347

第二节 各类室外扩声的质量要求348

第三节 扬声器组需要的电功率352

第四节 室外扩声系统的声场354

第五节 室外扩声系统的声反馈370

第六节 室外扩声系统的最大功率增益377

第七节 远距离扩声385

第八节 室外扩声系统实例393

第九章 室内扩声398

第一节 室内扩声的基本类型和质量要求398

第二节 扬声器在室内的布置401

第三节 室内扩声系统的声场406

第四节 扬声器需要的电功率412

第五节 拾音技术416

第六节 室内扩声的声反馈417

第七节 室内扩声的最大功率增益和传声增益423

第八节 室内语言扩声系统清晰度估计430

第九节 语言同声传译系统433

第十节 室内扩声系统实例438

第十章 扩声中声反馈的抑制和均衡处理448

第一节 引言448

第二节 抑制声反馈的一般方法449

第三节 传声器的合理使用452

第四节 频率响应的均衡技术454

第五节 降低声反馈的调相法和调频法460

第六节 降低声反馈的频移法465

第七节 频移器降低声反馈的实验结果478

第八节 几种抑制声反馈方法的比较481

第十一章 立体声系统482

第一节 引言482

第二节 立体声原理483

第三节 立体声系统的类型和技术要求490

第四节 立体声系统的定位效应499

第五节 电影院立体声放声系统501

第六节 室内立体声扩声系统504

第七节 立体声扩声系统的声反馈509

第八节 立体声的应用510

第十二章 人工混响514

第一节 人工混响的发展概况514

第二节 人工混响基本原理515

第三节 低频延时线515

第四节 混响室527

第五节 混响器529

第六节 混响器的应用540

第一节 引言541

第十三章 音质控制541

第二节 用可变吸声器调节混响542

第三节 指向性对音质的影响546

第四节 立体混响基本原理549

第五节 立体混响系统的声反馈554

第六节 用磁混响器的立体混响系统557

第七节 用混响室的立体混响系统562

第八节 用全通混响器的立体混响系统565

第九节 利用声反馈的音质控制系统566

第十四章 扩声设备577

第一节 引言577

第二节 放大设备578

第三节 调音设备593

第四节 电声器件的选择601

第五节 录音机和磁带611

第六节 唱机和唱片616

第八节 扩声辅助设备623

第七节 无线电转播机623

第十五章 声学测量和扩声质量评价629

第一节 声压级和响度测量632

第二节 传声器的校准和测量636

第三节 扬声器的测试和主观评价645

第四节 耳机的测量653

第五节 唱片和拾音器的测量654

第六节 混响时间和吸声系数的测量656

第七节 隔声测量661

第八节 声反馈系数和传声增益的测量663

第九节 扩声质量的评价664

第十节 扩声系统的调整和测试669

附录672

一、声学单位及其换算672

二、分贝及其计算675

三、清晰度试验字表678

参考文献6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