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166512.jpg)
- 吕乃基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5739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萌芽于混沌之中4
第一节 科学的萌芽4
第二节 原始科学的三种形态6
一、火和弓箭7
二、乘法表和历法8
三、蛙鸣和雨9
四、原始科学三种形态间的关系11
第二章 逻辑的起点14
第一节 古希腊的科学14
一、以物理学为主干的自然哲学15
二、物理学成为分枝的自然哲学18
三、自然哲学与原始宗教、实证科学的关系21
第二节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的科学24
一、希腊理性与古老经验的结合24
二、条条道路通罗马27
三、希腊化时期与罗马时期科学之异同30
第三节 古典文明兴亡32
一、新星升起之谜32
二、知识分化之肇端34
三、希腊化的社会文化背景36
四、走向黑暗的罗马38
第三章 中断、停滞与复苏42
第一节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42
一、阿拉伯人的继承与创新42
二、由黑暗到黎明--中世纪西欧的科学技术45
三、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地位48
第二节 中世纪科学沉浮的社会文化背景49
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的盛衰49
二、西欧:破坏与重铸50
三、10世纪后西欧社会的复苏52
近代引论:否定环节58
第四章 回顾与前瞻--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萌芽59
一、14、15世纪意大利与古希腊之相似60
第一节 苏醒与回顾60
二、人与自然的发现62
三、古代自然观复兴65
第二节 觉醒与前瞻69
一、15、16世纪意大利与古希腊之不同70
二、新的社会文化思潮73
第三节 哲学科学精神萌芽76
一、指导思想的改变76
二、新的科学方法79
三、由古代自然观到机械自然观82
四、近代科学精神萌芽对文化的影响87
五、过渡特征89
六、科学革命的意义91
第四节 艺术与宗教的影响93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姻93
二、“否定性放大”与“同路人”96
一、近代科学精神在天文学中的生长103
第一节 “古典科学”改造103
第五章 近代科学兴起103
二、力学的重构107
三、古典科学的改造109
第二节 “培根科学”萌芽111
一、由三要素到元素112
二、解剖学:血液循环理论115
三、两组科学比较118
第三节 牛顿的综合119
一、17世纪欧洲文化概貌120
二、牛顿的综合123
第六章 18世纪--分离的世纪128
第一节 分离运动128
一、分离运动的旗手--物理学128
二、化学革命:由燃素说到氧化学说132
三、步履维艰的生物学133
第二节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38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机械力学140
一、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141
二、反科学思潮滥觞145
第七章 近代科学的收获季节148
第一节 编织自然现象之网148
一、物理学149
二、化学152
三、生物学:细胞学说155
第二节 追溯自然史157
一、在机械论推架内追溯自然史157
二、地质学的英雄时代158
三、生物学:进化论161
四、进化思潮中的退化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166
第三节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67
一、概况及社会意义167
二、有机合成工业168
三、电气时代,科学时代169
第四节 19世纪社会文化思潮及其主角170
一、浪漫主义的搏动、冲动与反动170
二、自然哲学的潮汐173
三、科学的旋律177
现代引论:复归与超越182
第八章 辩证的复归--科学的新纪元183
第一节 物理学革命进展与统一184
一、继承与突破184
二、狂飙突进时期186
三、物理学革命的蔓延与深入190
四、统一物理学的努力195
第二节 化学的深入与扩展198
一、化学理论的深入199
二、化学研究领域的扩展与延伸203
第三节 由生物学到生命科学206
一、孟德尔的重新发现206
二、DNA--生物学之所趋208
三、DNA--生物学之所由210
四、由生物学到生命科学212
一、地质学沿革215
第四节 地质学 生态学215
二、生态学的2000年与40年216
第五节 辩证的复归217
一、20世纪基础科学的研究特点218
二、辩证的复归222
三、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律224
第六节 20世纪技术的发展226
一、由科学革命到技术革命226
二、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227
三、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新特点229
第九章 冲突与和谐233
第一节 不谐和音--必要的张力234
一、回顾与现状234
二、不谐和音236
三、必要的张力242
第二节 和谐及和谐之中的冲突245
一、20世纪科学思想246
二、20世纪科学思想与当代学术思潮的一致性249
三、和谐之中的冲突254
第三节 冲突与和谐256
一、批判、肯定与前瞻256
二、又一次钟摆?258
第十章 走向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科学263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联系265
一、自然史与科学史的启示265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发展266
三、自然科学与人的完善270
四、在钟摆的背后274
第二节 由自然科学到人的科学277
一、自然史与科学史的启示278
二、人性的超越与广义天人合一279
三、科学与文化未来的走向282
结束语:从混沌到混沌284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