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肽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肽基础与临床](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169627.jpg)
- 路长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0000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经肽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神经肽的基础理论3
第一章 神经肽总论3
第一节 神经肽的分类4
第二节 神经肽的合成和代谢6
一、生物合成6
二、释放7
三、失活8
四、作用方式9
一、受体11
第三节 神经肽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11
二、细胞内信号转导12
三、受体的配体14
第四节 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共存15
一、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比较15
二、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共存16
三、共存的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17
第五节 神经肽的特点18
一、合成的特殊性18
二、作用的复杂性19
三、功能的多样性19
第一节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1
第二章 下丘脑神经肽21
一、结构22
二、分布22
三、结合蛋白23
四、受体23
五、生理作用24
六、分泌的调节25
七、尿皮素25
第二节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26
一、结构和代谢26
三、分布27
二、受体27
四、生理作用28
第三节 生长抑素28
一、结构28
二、生物合成、释放和代谢29
三、受体29
四、分布30
五、生理作用32
六、作用机制34
七、类似物34
第四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4
二、分布35
一、结构与生物合成35
三、代谢37
四、生理作用37
五、脑内的分泌调节38
第五节 促黑素抵制因子39
一、分布39
二、生理作用39
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0
四、临床应用40
一、合成、释放和降解41
第六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41
二、脑内GnRH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纤维投射43
三、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44
四、类似物的临床应用46
第三章 垂体肽53
第一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3
一、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3
二、代谢55
三、分布55
四、生理作用56
五、释放的调节58
六、临床应用60
第二节 血管升压素61
一、结构与体内过程61
二、脑内AVP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纤维投射61
三、受体62
四、生理作用63
五、释放的调节66
第三节 催产素67
一、结构及生物合成67
二、分布69
三、受体70
四、生理作用71
五、释放的调节74
第四节 促黑素细胞激素78
一、合成79
二、分布81
三、受体82
四、生理作用84
五、释放的调节90
第五节 催乳素及其释放因子与释放抑制因子93
一、催乳素93
二、释放因子99
三、释放抑制因子100
第四章 阿片肽104
第一节 内阿片肽的分类和分布105
一、分类105
二、分布105
第二节 内阿片肽的合成、释放和失活106
一、生物合成106
二、释放和失活109
第三节 阿片受体109
一、分类和特性109
三、分布112
二、激动剂和拮抗剂112
四、分子结构和跨膜信号转导115
第四节 内阿片肽的功能118
一、镇痛作用118
二、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19
三、对呼吸的调节120
四、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121
五、其他作用121
第五章 脑肠肽124
一、结构125
二、受体125
第一节 缩胆囊素125
三、分布126
四、释放和代谢126
五、生理作用127
六、临床意义128
七、类似物128
第二节 神经降压肽128
一、结构128
二、分布129
三、生理作用129
四、释放的调节130
一、结构131
第三节 P物质131
二、代谢132
三、受体134
四、分布135
五、生理作用138
第四节 血管活性肠肽146
一、结构147
二、代谢147
三、分布147
四、生理作用147
一、结构149
第五节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149
五、释放的调节149
六、与人类疾病的关系149
二、分布150
三、受体151
四、生理作用154
第六节 抑胃多肽155
一、结构155
二、代谢156
三、分布156
四、释放的调节157
五、生理作用158
第七节 胰高血糖素160
一、结构160
二、代谢161
三、降解161
四、分泌与调节161
五、生理作用162
第八节 促胃动素163
一、结构163
二、分布164
三、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164
四、释放的调节165
五、临床意义166
第九节 促胃液素166
一、结构166
二、分布168
三、代谢168
四、释放的调节168
五、生理作用169
第十节 胰岛素170
一、结构170
二、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171
二、脑内胰岛素172
第十一节 铃蟾肽174
一、结构174
二、分布174
三、生理作用175
第十二节 胰多肽176
一、结构176
二、代谢178
三、分布178
四、生理作用178
六、释放的调节179
五、病理生理作用179
第十三节 促胰液素180
一、结构与生物合成180
二、分布与代谢181
三、生理作用182
四、促胰液素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183
五、临床意义184
第六章 其他神经肽187
一、结构188
二、分布188
第一节 神经肽Y188
三、受体189
四、生理作用189
第二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92
一、分布192
二、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定位与纤维投射194
三、生理作用195
四、释放的调节196
第三节 心房钠尿肽196
一、结构196
四、生理作用198
三、分布198
二、受体198
第四节 脑钠尿肽199
一、结构199
二、分布200
三、受体200
四、代谢201
五、生理作用201
第五节 C型钠尿肽201
一、结构201
四、释放的调节202
五、生理作用202
三、分布202
二、受体202
第六节 内皮素203
一、结构203
二、合成、释放和代谢204
三、受体205
四、分布207
五、生理作用207
第七节 肾上腺髓质素208
一、结构208
二、代谢210
三、分布212
四、生理作用213
第八节 血管紧张素215
一、结构215
二、受体215
三、受体的信号转导216
四、代谢217
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218
六、生理作用218
七、调节219
一、结构221
第九节 缓激肽221
二、代谢及分布222
三、生理作用224
第十节 速激肽226
一、结构226
二、代谢227
三、受体228
四、生理作用228
第十一节 T肽230
第十二节 抑制素232
一、结构232
二、分布233
三、基因表达235
四、生理作用236
五、释放的调节239
六、检测方法240
七、活化素在生殖调节中的作用241
八、卵泡抑素在女性生殖调节中的作用242
第十三节 C肽243
一、结构243
二、代谢244
三、生理作用245
一、结构247
第十四节 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旁腺相关蛋白247
二、代谢248
三、分布249
四、生理作用250
五、释放的调节251
第十五节 胰岛淀粉多肽253
一、代谢253
二、分布254
三、生理作用254
一、结构255
第十六节 甘丙肽255
五、其他255
四、释放的调节255
二、分布256
三、释放的调节256
第十七节 孤啡肽257
一、结构257
二、代谢259
三、分布259
四、生理作用260
四、生理作用265
第七章 神经肽与神经系统疾病269
第二篇 神经肽与临床疾病269
第一节 神经肽与脑血管疾病270
一、血管升压素与脑血管疾病270
二、内皮素与脑血管疾病271
三、心房钠尿肽与脑血管疾病273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脑血管疾病274
五、血管活性肠肽与脑血管疾病275
六、内源性阿片肽与脑血管疾病276
七、P物质与脑血管疾病277
八、神经肽Y与脑血管疾病277
十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脑血管疾病278
十一、神经降压肽与脑血管疾病278
十、生长抑素与脑血管疾病278
九、血管紧张素Ⅱ与脑血管疾病278
第二节 神经肽与癫癎279
一、生长抑素与癫癎279
二、内源性阿片肽与癫癎280
三、缩胆囊素与癫癎280
四、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癫癎281
五、神经肽Y与癫癎281
六、血管活性肠肽与癫癎281
第三节 神经肽与阿尔茨海默病281
一、生长抑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81
三、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82
二、神经肽Y与阿尔茨海默病282
四、血管升压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83
五、P物质与阿尔茨海默病283
六、内源性阿片肽与阿尔茨海默病283
七、缩胆囊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84
八、血管活性肠肽与阿尔茨海默病284
九、内皮素与阿尔茨海默病284
第四节 神经肽与帕金森病284
一、生长抑素与帕金森病284
三、缩胆囊素与帕金森病285
二、P物质与帕金森病285
五、神经降压肽与帕金森病286
六、血管升压素与帕金森病286
四、内源性阿片肽与帕金森病286
七、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帕金森病287
第五节 神经肽与亨廷顿病287
一、生长抑素与亨廷顿病287
二、P物质与亨廷顿病287
一、内源性阿片肽与偏头痛288
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288
第六节 神经肽与偏头痛288
三、缩胆囊素与亨廷顿病288
三、内皮素与偏头痛289
四、精氨酸升压素与偏头痛289
五、神经降压肽与偏头痛290
六、P物质与偏头痛290
第七节 神经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90
一、神经肽与颅内压增高性疾病290
二、神经肽与多发性硬化291
三、神经肽与运动神经元病291
四、神经肽与肌病291
二、生长抑素与抑郁症297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297
第八章 神经肽与精神疾病297
第一节 神经肽与抑郁症297
三、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298
四、催产素与抑郁症298
五、神经肽Y与抑郁症299
六、血管升压素与抑郁症299
七、阿片肽与抑郁症300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精神分裂症301
三、血管升压素与精神分裂症301
二、生长激素与精神分裂症301
第二节 神经肽与精神分裂症301
八、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301
四、阿片肽与精神分裂症302
第九章 神经肽与循环系统疾病304
第一节 神经肽与心力衰竭304
一、心房钠尿肽与心力衰竭304
二、内皮素与心力衰竭306
三、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力衰竭309
四、阿片肽与心力衰竭311
一、阿片肽与冠心病313
第二节 神经肽与冠心病313
二、内皮素与冠心病316
三、心房钠尿肽与冠心病319
第三节 神经肽与高血压病322
一、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病322
二、心房钠尿肽与高血压病323
三、血管升压素与高血压病324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高血压病325
五、内皮素与高血压病326
六、阿片肽与高血压病327
七、神经肽Y与高血压病327
八、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病328
第四节 神经肽与心律失常330
一、心房钠尿肽与室上性心动过速330
二、心房钠尿肽与心脏起搏331
三、心房钠尿肽与心房纤颤332
四、阿片肽与心律失常333
第十章 神经肽与呼吸系统疾病335
第一节 神经肽与支气管哮喘335
一、内皮素与支气管哮喘335
二、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递质与支气管哮喘337
二、钠尿肽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41
一、内皮素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41
第二节 神经肽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41
三、肾上腺髓质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2
第三节 神经肽与其他肺部疾病342
一、神经肽与肺炎343
二、神经肽与急性肺损伤343
三、神经肽与肺癌344
第十一章 神经肽与消化系统疾病346
第一节 胃肠神经肽的特点346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347
二、胃肠神经细胞348
三、胃肠激素的分泌和作用途径350
四、胃肠神经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351
第二节 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肠肽与贲门失弛缓症353
第三节 胃肠神经肽与消化性溃疡354
一、促胃液素与消化性溃疡355
二、生长抑素与消化性溃疡356
三、缩胆囊素与消化性溃疡356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消化性溃疡357
五、促胃液素释放肽、神经肽Y、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促胰液素与消化性溃疡357
第四节 胃肠神经肽与肠易激综合征358
一、缩胆囊素与肠易激综合征359
二、生长抑素与肠易激综合征360
三、促胃动素与肠易激综合征361
四、血管活性肠肽与肠易激综合征361
五、P物质与肠易激综合征362
第五节 胃肠神经肽与胃肠肿瘤363
一、促胃液素与胃肠肿瘤363
二、促胃液素受体及其自分泌调节364
三、促胃液素与胃肠肿瘤发生的关系365
四、促胃液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365
第六节 胃肠神经肽的临床应用365
一、胃肠神经肽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65
二、胃肠神经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367
第十二章 神经肽与内分泌系统疾病369
第一节 神经肽与下丘脑-垂体疾病369
一、神经肽与下丘脑综合征369
二、神经肽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369
三、神经肽与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370
四、神经肽与垂体性侏儒症370
五、神经肽与催乳素瘤370
六、神经肽与中枢性尿崩症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370
第二节 神经肽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371
一、神经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71
三、神经肽与甲状旁腺疾病372
二、神经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72
第三节 神经肽与肾上腺疾病373
一、神经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373
二、神经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373
第四节 神经肽与糖尿病374
第五节 神经肽与肥胖症377
一、神经肽Y与肥胖377
二、内啡肽与肥胖377
第十三章 神经肽与妇产科疾病379
第一节 神经肽与闭经379
一、与闭经相关的肽类激素380
二、临床诊断382
三、临床处理383
第二节 神经肽与青春期异常疾病384
一、性早熟384
二、青春期延迟386
第三节 神经肽与经前期综合征388
一、与经前期综合征有关的神经肽388
二、临床表现389
三、诊断389
四、治疗389
一、内分泌变化及相关的肽类激素390
第四节 神经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390
二、临床表现391
三、诊断392
四、治疗392
第五节 神经肽与更年期综合征392
一、发病机制393
二、临床表现394
三、预防与治疗395
第六节 神经肽与妊娠疾病396
一、催乳素与妊娠疾病396
四、生长抑素与妊娠疾病397
五、其他肽类激素与妊娠疾病397
二、生长因子与妊娠疾病397
三、催产素与妊娠疾病397
第十四章 神经肽与休克400
第一节 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休克中的作用401
一、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401
二、内源性阿片肽与低血容量性休克403
三、内源性阿片肽与内毒素性休克409
四、内源性阿片肽与过敏性休克413
五、内源性阿片肽与烧伤性休克414
一、血管升压素与低血容量性休克422
第二节 血管升压素在休克中的作用422
二、血管升压素与内毒素性休克426
三、血管升压素与烧伤性休克427
第三节 其他神经肽在休克中的作用430
一、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与休克430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休克432
三、心房钠尿肽与休克436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休克437
五、神经肽Y与休克439
七、血管活性肠肽与休克440
六、催乳素与休克440
第四节 内源性阿片肽与脊髓损伤性休克441
一、脊髓损伤性休克的模型与实验方法441
二、强啡肽的脊髓损伤时的变化及其脊髓损伤效应442
三、阿片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作用443
四、脊髓损伤时强啡肽的非阿片作用途径及其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关系444
第十五章 神经肽与颅脑损伤448
第一节 强啡肽与颅脑损伤448
第二节 β-内啡肽与颅脑损伤449
第三节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与颅脑损伤449
第四节 神经降压肽与颅脑损伤449
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450
第五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颅脑损伤450
第六节 精氨酸升压素与颅脑损伤450
二、颅脑损伤后尿崩症451
三、中枢精氨酸升压素的作用451
第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颅脑损伤452
第八节 内皮素与颅脑损伤452
第九节 其他神经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452
第十六章 神经肽与神经营养作用454
第一节 血管活性肠肽家族454
一、血管活性肠肽454
第二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促黑激素及其类似物455
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455
第三节 生长抑素457
第四节 P物质457
第五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458
第六节 垂体激素458
第十七章 神经肽与痛觉调制460
第一节 概述460
一、痛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461
二、痛觉的中枢传导途径462
三、痛觉调制系统463
一、阿片肽的镇痛作用465
第二节 阿片肽与镇痛465
二、阿片肽的镇痛机制466
三、抗阿片肽的痛觉调制中的作用468
第三节 非阿片肽类神经肽与镇痛477
一、催产素、血管升压素与镇痛477
二、生长抑素与镇痛479
三、神经降压肽与镇痛481
四、神经肽Y与镇痛481
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镇痛482
第十八章 阿片类物质的耐受和依赖484
二、阿片依赖动物模型的类型485
第一节 阿片依赖的动物模型485
一、阿片依赖动物模型的优缺点485
第二节 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490
一、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结构基础491
二、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化机制495
三、参与阿片依赖和耐受的神经肽498
四、第二信使、阿片受体与吗啡依赖和耐受502
第十九章 神经肽与麻醉505
第一节 神经肽与麻醉中的循环改变505
一、神经肽与麻醉中的血管阻力505
二、神经肽与麻醉中的血容量508
第二节 神经肽与麻醉手术应激510
第三节 心肺复苏中血管升压素的应用512
第四节 内啡肽与麻醉513
一、内啡肽与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514
二、麻醉期间引起机体内啡肽改变的非药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516
第三篇 神经肽的研究方法521
第二十章 放射免疫分析521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522
二、缺点522
一、优点522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优缺点522
第三节 神经肽的核素标记523
一、核素的选择523
二、放射性碘标记法524
第四节 神经肽抗血清的制备及其鉴定526
一、抗血清的制备526
二、抗血清的鉴定529
第五节 组织和体液中神经肽含量的放射免疫分析530
一、样品的前处理530
二、分离B与F的方法533
三、加样程序534
四、计算、绘制标准曲线与测定样品含量536
第二十一章 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538
第一节 概述538
第二节 基本原理539
第三节 基本技术539
一、待测受体标本的制备539
二、配体的选择及其标记541
第四节 用碘标记配体进行放射配体结合试验的步骤542
一、试剂和溶液配制542
三、数据处理543
二、操作步骤543
第二十二章 脑内微量注射法546
第一节 脑立体定向技术546
第二节 核团和侧脑室的微量注射547
第三节 推挽灌流548
第四节 脑透析技术548
第五节 脑核团的电解损毁549
第二十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551
第一节 概述551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技术553
一、组织材料的准备553
二、组织材料的固定554
三、组织脱水、浸蜡及包埋555
四、组织切片555
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的基本技术556
第三节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557
一、直接法557
二、间接法558
三、补体法558
四、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559
第四节 非标记酶抗体法559
一、酶桥法559
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560
第五节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562
一、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562
二、快速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563
三、两步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563
四、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与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的连续应用564
五、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564
六、亲和素-生物素桥法564
第六节 酶标记免疫电镜技术565
一、免疫电镜技术中酶标记方法的选择565
二、包埋前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565
三、包埋后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566
一、基本形式567
第七节 双重或多重免疫染色法567
二、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568
第三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569
三、双重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570
四、双重或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应用573
第二十四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577
第一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原理及应用577
第二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所需的仪器与试剂578
一、基本的仪器设备578
二、试剂及其配制578
第三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操作步骤585
一、质粒转化、扩增、抽提和纯化585
二、用于体外转录cRNA 的线性DNA模板的制备587
三、反义cRNA探针的制备587
四、取材、切片及其标本制备589
五、杂交、杂交后冲洗及显色或自显影590
六、地高辛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与原位组织化学联合法程序593
七、阴性对照试验593
八、注意事项593
一、基本概念597
二、组织培养发展简史597
第一节 概述597
第二十五章 组织与细胞培养方法597
四、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及代谢598
三、组织培养的特点598
第二节 神经组织细胞培养598
一、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前期准备599
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603
三、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605
第三节 离体脑薄片的制备606
一、脑薄片制备所需的实验装置及技术操作606
二、离体脑薄片技术在神经递质和神经肽释放研究中的应用607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参数610
一、基本原理610
第二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610
二、主要参数611
第二节 仪器装置613
一、高压输液泵613
二、色谱柱613
三、进样装置613
四、检测器613
第三节 分离方法614
一、液-固吸附色谱614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615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618
第四节 实验条件的选择618
二、固定相的选择618
三、流动相的选择620
四、衍生物的制备621
第五节 定量分析621
一、取样技术621
二、色谱分离622
三、检测器响应622
四、定量计算622
四、脑内P物质的提取623
第六节 应用实例623
一、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分离623
三、大鼠脑垂体β-内啡肽的提取623
二、内啡肽标准品的纯化623
第二十七章 酶免疫测定法624
第一节 原理624
第二节 材料与试剂624
第三节 操作步骤625
一、试剂准备625
四、操作小结626
二、检测626
三、结果处理626
第二十八章 电生理学方法628
第一节 膜片箝的电极技术629
一、微电极玻璃的一般特性629
二、全细胞记录微电极的制作630
三、单通道记录电极的制作631
四、低噪声记录631
第二节 全细胞膜片箝记录632
一、原理632
二、过程与方法633
三、资料的评估与分析635
四、限制因素、缺陷和错误641
五、某些离子通道及其特性643
第三节 脑薄片的膜片箝技术650
一、脑薄片的制备650
二、溶液的配制651
三、记录装置651
四、记录微电极652
五、膜片箝记录652
第二十九章 分子生物学方法655
第一节 质粒的制备和鉴定655
一、小量碱变性法制备质粒DNA655
二、质粒DNA的鉴定656
第二节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技术657
二、大量酶切反应658
三、双酶解反应658
一、小量酶切反应658
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659
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660
三、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和纯化661
第四节 DNA重组体的构建和鉴定663
一、DNA重组的方法663
二、重组DNA的转化664
一、RNA的制备665
三、重组DNA的鉴定665
第五节 真核细胞总RNA的制备与分析665
二、RNA的分析667
第六节 细胞及组织DNA的制备和Southem分析671
一、真核基因组DNA的制备671
二、DNA的转移672
第七节 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分析674
一、样品的制备675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75
关键词索引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