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疗纠纷诉讼实务操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陆庆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106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医疗事故-民事纠纷-民事诉讼-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疗纠纷诉讼实务操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疗纠纷诉讼概述1
第一节 医疗纠纷诉讼的概念和特点1
一、医疗纠纷诉讼的概念1
二、医疗纠纷诉讼的特点2
第二节 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律依据4
一、法律依据4
二、法规依据5
第三节 医疗纠纷诉讼的基本原则5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6
二、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的原则7
三、辩论原则8
四、处分原则8
五、检察监督原则10
六、支持起诉原则10
七、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11
第四节 医疗纠纷诉讼的特有原则11
一、医学科学性原则11
二、医疗专门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原则12
第五节 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分类和意义13
一、医疗纠纷事件的常见形式13
二、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分类13
三、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与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区别15
四、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分类的意义25
第六节 医疗纠纷案件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25
一、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归责原则25
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赔偿原则26
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归责原则28
四、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赔偿原则28
第七节 证据30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30
二、医疗纠纷案件诉讼证据的种类及表现形式31
三、举证期限33
四、证据交换35
五、证据效力判断的一般方法36
六、新证据的认定及举证规定37
七、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39
八、证据提交清单样式39
第八节 医疗专门性问题司法鉴定40
一、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40
二、人民法院决定司法鉴定的一般原则41
三、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42
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的区别48
五、司法鉴定和再次鉴定申请书样式49
六、鉴定人出庭申请书样式54
第九节 病历异议及处理55
第十节 医疗损害的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56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特征56
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原因57
三、医疗侵权责任与医疗违约责任竞合57
四、医疗侵权责任与医疗违约责任竞合的解决方法58
第十一节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60
一、财产损失的赔偿范围和标准60
二、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61
三、精神损害赔偿费和标准66
第二章 起诉68
第一节 医疗纠纷起诉条件68
第二节 选择案由和管辖法院70
一、选择案由70
二、选择管辖法院72
第三节 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75
一、当事人的概念、称谓和特征75
二、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76
三、诉讼主体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诉讼的特别规定77
四、医疗机构的分类78
五、诉讼代理人79
六、医疗纠纷诉讼委托代理人的特别要求81
七、授权委托书和终止委托书样式82
第四节 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84
一、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84
二、民事起诉状样式86
三、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88
第五节 整理和提交证据89
一、起诉证据和一般诉讼证据89
二、整理和提交起诉证据91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样式93
四、整理和提交一般诉讼证据93
五、延期举证申请书样式95
第六节 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和收集证据97
一、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的情形97
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97
三、调查收集证据申请书样式98
第七节 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101
一、人民法院证据保全的情形和方法101
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证据保全101
三、证据保全申请书样式102
第八节 申请证人出庭或不出庭作证105
一、证人和证人证言105
二、申请证人出庭或不出庭作证105
三、证人出庭或不出庭作证申请书样式106
第九节 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110
一、专家辅助人和当事人申请110
二、专家辅助人出庭申请书样式110
第十节 变更诉讼请求和撤诉112
一、变更诉讼请求112
二、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样式112
三、原告申请撤诉113
四、撤诉申请书样式114
五、按撤诉处理114
第三章 应诉115
第一节 审查受理法院管辖权116
一、管辖权异议116
二、管辖异议申请书样式116
第二节 审查诉讼主体资格和案由117
一、诉讼主体是否适格117
二、分析案由是否明确119
三、申请追加当事人120
四、追加当事人申请书样式121
第三节 审查起诉事实和免责条件122
一、审查起诉的事实和请求赔偿数额122
二、审查被告是否具有可以主张免责的法定抗辩事由125
第四节 民事答辩状126
一、答辩的一般方法和策略126
二、第一审民事答辩状127
三、提交民事答辩状的必要性127
四、民事答辩状写作的一般方法128
五、民事答辩状样式129
第五节 举证责任倒置131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131
二、对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正确理解132
第六节 患方过错和举证责任转移132
第七节 审查诉讼时效133
一、诉讼时效制度133
二、诉讼时效期间134
三、诉讼时效中止135
四、诉讼时效中断136
第八节 反诉137
一、反诉的概念和特征137
二、反诉的条件138
三、反诉证据139
四、民事反诉状样式139
第四章 参加人民法院开庭审理141
第一节 普通程序141
一、普通程序及其特征141
二、普通程序审理期限142
第二节 简易程序142
第三节 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143
第四节 人民法院审理前的准备144
一、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告知被告提出答辩状144
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145
三、认真审核诉讼材料145
四、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145
五、追加当事人145
六、组织交换证据147
七、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147
第五节 开庭审理和裁决148
一、开庭审理的准备148
二、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148
三、回避和回避复议申请书样式149
四、法庭调查151
第六节 延期开庭审理156
第七节 诉讼中止和终结156
一、诉讼中止156
二、终结诉讼157
第五章 上诉158
第一节 上诉条件158
第二节 民事上诉状159
一、民事上诉状的基本内容159
二、民事上诉状写作的基本要求160
三、民事上诉状样式161
第三节 上诉的受理163
第四节 上诉答辩164
一、民事上诉答辩期限164
二、民事上诉答辩状样式164
第五节 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165
第六章 申诉、抗诉和再审167
第一节 申诉和申诉状167
一、申诉167
二、民事申诉状及其主要内容168
三、民事申诉状样式169
四、民事抗诉申请书及其主要内容170
五、民事抗诉申请书样式170
第二节 抗诉和抗诉书172
一、抗诉的概念和特征172
二、民事抗诉书的概念和特征173
第三节 再审173
一、再审程序173
二、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174
三、再审申请书写作的一般方法177
四、民事再审申请书样式178
第七章 执行180
第一节 申请执行181
第二节 执行条件181
第三节 执行措施182
第四节 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183
一、执行中止183
二、执行终结183
第五节 执行和解和执行回转184
第六节 执行申请书样式184
一、执行申请书样式一(公民申请时适用)184
二、执行申请书样式二(医疗机构申请时适用)185
第八章 涉外医疗纠纷诉讼程序187
第九章 法律适用188
第一节 法律适用的概念和特征188
第二节 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189
第四节 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争议194
第十章 附录一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节录)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57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6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73
护士条例286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节录)29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节录)29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304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3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3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3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3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35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361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36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368
卫生部转发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对法医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关系问题的意见》的通知37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对法医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关系问题的意见3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373
主要参考文献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