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171254.jpg)
- 王之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625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轴对称球面光学系统中的光线光路计算方法1
1 概述1
1.1 符号规则2
2 空间光线计算3
3 含轴面内光线光路计算5
3.1 计算误差问题;计算的可能错误及校对6
3.2 平面计算和计算公式的通用性8
3.3 近轴光线计算;倍率;象差10
4 波面;光程;波象差;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15
4.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5
4.2 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Ⅰ)18
4.3 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Ⅱ)20
4.4 因参考点移动而产生的波象差22
5 光程计算23
6 细光束焦点位置计算26
7 矢量形式的折射定律29
8 代数方法30
8.1 平面;校对32
8.2 弧矢元光束33
8.3 含轴面内光线34
9 光线计算的初始值35
参考文献36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38
1 高斯光学系统的物象关系38
2 光栏和轴外光束晕暗,投影和景相42
3 高斯光学和结构尺寸中的长度问题45
3.1 倍数100×,总长200的望远镜45
3.2 倍数2000×,总长200的放大镜或显微镜46
3.3 共轭距1000,工作距100的100×投影物镜47
3.4 瞳孔距及工作距48
4.1 望远镜的倍数和孔径49
4 高斯光学和结构尺寸中的直径问题49
4.2 显微物镜的倍数和数值孔径50
4.3 通光孔径;视场51
4.4 转象系统和场镜53
5 反射系统的杂光、孔径及视场55
5.1 光路偏折的折反射系统58
6 正象和光路转折61
7 全反射棱镜的物象关系62
参考文献70
第三章 球差、正弦条件71
1 象差的转面倍率;球差的各种表示71
l.1 球差的正负74
2 初级球差75
3 高级球差、本征高级球差78
3.1 折射率和相对孔径79
3.2 物距和相对孔径82
4 衍生高级球差85
5 为校正球差时光学系统应有的结构86
6 相邻点波象差间的关系,正弦条件及其他88
7 同轴球面光学系统中的正弦条件92
8 正弦差分布值94
8.1 同轴球面系统中正弦差和光栏位置的关系96
9 薄透镜理论98
10 计算结果的图示和判断99
参考文献102
第四章 轴外象差103
l 同轴球面系统的畸变表示式103
2 初级畸变;高级畸变;畸变和物体位置、光栏位置的关系104
2.1 同轴球面系统中畸变和物体位置的关系105
2.2 单个球面的畸变和光栏位置的关系106
3 细光束的聚焦特性108
3.1 邻主光线高斯光学;物体移动时象面弯曲的变化110
4 同轴球面系统的象散111
5 空间光线的象差分布115
5.1 象差分布的分量表示116
5.2 象面弯曲表示为各面贡献之和118
6 初级象散、象面弯曲和畸变119
7 高级象散和象面弯曲122
7.1 薄透镜的高级象散和象面弯曲126
8 为使轴外细光束成象理想时,光学系统应有的结构126
9 象散、象面弯曲和畸变的表示及评价128
10 邻主光线波象差级数展开,轴外初级球差和轴外初级彗差130
11 轴外初级球差和轴外初级彗差的近似展开135
参考文献137
第五章 色差138
1 光学材料138
2 将色象差看作光程差140
3 初级色差142
3.1 分离薄透镜145
4 二级光谱147
5 讨论色差的光线光路方法,色差图示——轴上点152
6 用光线光路方法讨论轴外色差155
参考文献157
第六章 象差的一般性质158
1 对称性和象差,变数分离法,规化条件158
1.1 规化坐标162
2 象差的几何意义和描写光束特性的方法163
2.1 球差164
2.2 轴外球差165
2.3 畸变166
2.4 彗差166
2.5 轴外彗差168
2.7 色差169
2.6 象散和象面弯曲169
3 光栏移动时的象差变化,计算结果的图示和判断171
3.1 计算结果的图解法173
4 光栏象差与物面象差的关系177
5 物面移动时的象差变化181
6 初级色差184
7 球面的初级象差185
7.1 由球差表示式导出其他象差表示式——将轴外象差看作球差185
7.2 由畸变表示式导出其他象差表示式——将子午象差看作畸变差异189
7.3 薄透镜的初级象差189
7.4 将球面的二级本征象差看作球差194
8 衍生二级象差199
9 用Fermat原理讨论高级象差的可能性199
参考文献200
1.1 象差系数和象差的关系201
l 引言;初级象差公式组201
第七章 由象差确定光学系统结构201
1.2 轴对称光学系统中象差系数间的相互关系202
1.3 同轴球面光学系统中的象差系数表示式203
1.4 一组贴合薄透镜的象差系数表示式和相互关系204
2 由象差要求决定薄透镜焦距分配206
3 象差和薄透镜弯曲(P,W)208
4 用薄透镜产生定值象差的可能性210
4.1 单薄透镜210
4.2 正负胶合双透镜213
4.3 无光焦度胶合双透镜219
4.4 无光焦度等折射率双薄透镜221
4.5 两组定焦距薄透镜222
5 薄透镜产生象差的可能性——对高级象差的考虑222
5.1 胶合双透镜的Po和W∞的限度222
5.2 薄透镜象差的极值224
5.3 双透镜象差的极值227
5.4 胶合面或无光焦度双透镜的作用和限度228
6 以厚透镜代替分离薄透镜229
6.1 用厚透镜校正SⅣ230
6.2 校正色差的厚透镜,球差校正板237
7 用厚透镜与薄透镜组合以校正象差239
8 对称型243
9 光学设计概论247
9.1 校正象差的可能性248
9.2 象差校正方案的确定251
9.3 校正象差的结构的选择和有效参数254
9.4 现代光学设计所达到的水平258
参考文献262
第八章 轴对称非球面263
l 使用非球面的可能性263
2 光线光路计算264
2.1 曲面的参数表示264
2.2 三角法计算子午光线光路266
2.3 用代数方法计算空间光线267
2.4 逐次接近法268
3 初级象差理论269
4 非球面的高级象差和由象差要求确定非球面面形273
5 用单个非球面准确校正球差274
6 用单个非球面准确校正象散278
7 用单个非球面校正子午光束象差283
参考文献285
第九章 非轴对称非球面286
1 对称性和象差的级数展开286
1.1 双曲率系统的高斯光学289
1.2 双曲率系统中象差之间的关系290
1.3 象差的几何意义293
2 同轴柱面系统的初级象差294
3.1 圆柱面折射光线光路计算296
2.1 物体在无限远处时的象差296
3 柱面望远镜的象差296
3.2 象差分布及校正方法299
3.3 一般的同轴柱面系统300
3.4 柱面望远镜的象差估值300
3.5 柱面望远镜的畸变302
参考文献303
第十章 光学零件的制造和装配公差304
1 引言304
2 单个因素变更时的直接影响305
3 衍生变化308
4 偏心系统的象差,固定透镜的原则310
5 透镜系统公差的确定314
6 棱镜318
参考文献320
7 局部误差和光洁度320
第十一章 光学系统的质量评价321
l 几何光学和光能传播的基本定律321
1.1 由Maxwell方程导出程函方程322
1.2 程函方程、Fermat原理及折射定律324
1.3 由Maxwell方程导出Huygens-Fresnel原理325
2 光学系统形成的能量分布和质量判断329
2.1 理想波面的衍射图形329
2.2 有象差时的衍射图形334
4.4 球差334
2.3 Strehl判断和小象差近似344
2.4 Rayleigh判断,图解法352
2.5 象差最佳校正方案的几何特征和公差的几何值362
2.6 衍射图形的特征及质量判断;分辨能力365
3 光学传递函数方法368
3.1 反应函数和分辨能力371
3.3 反应函数和能量集中度374
3.2 反应函数和中心点亮度374
4 光学系统的反应函数376
4.1 理想光学系统的反应函数;通光孔形状的影响379
4.2 轴向离焦和象散的影响382
4.3 初级彗差383
5 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光学系统象差的公差385
5.1 质量指标问题385
5.2 象差公差问题387
5.3 几何光学的反应函数和能量集中度388
5.4 低对比分辨能力判断390
6 部分相干照明时的成象质量评价399
6.1 vonCittert-Zernike定理399
6.2 部分相干照明时的成象402
6.2.1 聚光镜的作用和等效光源的概念402
6.2.2 象的形成404
6.3 弱物体的衬度传递406
6.4 其他评价方法410
6.4.1 点分辨率410
6.4.2 正弦物体的表观传递函数411
6.4.3 直边的象分布、锐度和表观传递函数412
参考文献416
第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和光学设计419
l 概述419
2 高斯光学和初级象差420
3 光束的初值421
4 光路计算423
4.1 曲面的形式423
4.2 光线在曲面上折射425
4.3 细光束焦点427
5 计算结果处理427
6 象差分布值431
7 非轴对称光学系统433
8 光学传递函数(OTF)计算435
参考文献438
第十三章 光学自动设计439
1 概述439
2 评价函;象差的规化440
3 最小二乘法;变量的度规443
4 阻尼和步长446
5 边值问题447
6 结组和保值447
7 自动平衡程序的现状448
参考文献448
第十四章 光学仪器的光学整体设计450
1 概述450
2 光度性质452
2.1 亮度454
2.2 大光管的传递,象面上各点的照度455
2.3 象差对照度的影响457
2.4 光度学的和相干性459
3 成象性质460
3.1 接收器和光学系统联用时的问题461
3.2 光学系统对仪器成象特性的影响463
4 噪音和背景464
5 一些光学技术特征数据465
5.1 光源465
5.2 大气;自适应技术466
5.3 光学薄膜468
5.4 人眼和其他接收器468
6 光学信息处理472
7 综合评价474
8 一个例子475
参考文献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