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罗嘉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995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导论 从实体本体论到关系实在论5
1.实体本体论和关系实在论5
2.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17
3.关系实在论的中国思想背景27
第一章 从存在之思到物质实体31
1.方法和分期31
2.从存在之思到不确定的基质35
3.质型论中的质料观46
4.从“质料”到“物质”49
5.物质实体概念的确立52
6.形而上学实体观与实践唯物论的对立55
7.物质即客观实在58
第二章 物理实在观的变革68
一、爱因斯坦定域性破坏的哲学意义69
1.爱因斯坦定域性及其物理和哲学基础70
2.爱因斯坦定域性的破坏和贝尔定理的提出74
3.非定域理论的自然观和过程哲学的解释79
4.爱因斯坦定域性破坏的哲学意义84
二、量子力学的再解释89
1.物质属性及其相对表现89
2.微观客体及其宏观度量表现91
3.玻尔解释的合理内核94
4.宏观仪器的局限性与波动表现之谜99
三、操作与实在101
1.物理实在观的变革和操作主义102
2.操作分析对静态语言分析114
3.从操作观点看世界125
4.神目观之否弃133
四、时间与实在135
1.时间概念的形成和关于时间本体论地位的不同观点137
2.循环时间观和超时间本体的寻求145
3.单向时间观和时间的无限性问题152
4.绝对时间观和机械决定论155
5.进化时间观和时间的过程哲学158
6.相对论时间观、时间空间化和当代的时间哲学论争161
7.结语:实在与时间169
第三章 物质的非物质化172
1.定义物质的方法论原则和近代物质实体观173
2.“原子的非物质化”和物理学的数学化175
3.当代“物质非物质化”的三种类型177
4.场的实物、能量和质量、潜存和实存178
5.实体承担者的消失180
6.物、性质和关系的相互转化185
7.实体和物自体187
8.“物质”和“物质的”统一189
9.结语:实体原则之扬弃194
第四章 当代哲学中的物质和实体观195
1.过程哲学、系统哲学以机体、系统和结构不变性等概念取代物质实体196
2.“科学唯物主义”立足于变化重建物质的“本体论定义”198
3.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物质观199
4.通过语言分析排除物质实体202
5.实用主义哲学的物质和实体观204
6.现象学存在论的物观206
7.人本主义诸流派将物质概念心理化207
8.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将物质概念社会概念化209
9.结语:对物质的两种勾消211
第五章 客观实在论215
1.定义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和性质的客观性问题218
2.经典实在观和两种性质学说223
3.第一性质“拜物教”之批判225
4.客观实在性的危机及其重建230
5.现代还原论通往何处238
6.走向对客观实在的更广阔的理解241
7.走向一种多世界的理论245
8.结语:客观实在和人256
第六章 关系实在论与当代西方哲学259
一、关系实在论和蒯因的整体论自然主义261
1.越出语言分析261
2.整体论及其科学基础264
3.从本体论的相对性到关系实在论274
二、关系实在论对克里普克形而上学实在论283
1.后天必然真理及其形而上学实在论预设284
2.“水是H2O”是后天必然真理吗?285
3.怎样理解金子的本质?294
4.参星就是商星吗?298
5.关系实在论的可能世界观304
三、关系实在论和罗蒂的协同论306
第七章 非实体主义转向314
一、非实体主义转向的提出314
二、非实体主义转向的思想来源和科学背景316
三、非实体主义转向中的中国和日本哲学324
1.非实体主义对实体主义325
2.非实体主义哲学的几个标本329
3.从关系实在论看非实体主义转向的东方思想来源334
四、从“对象还是关系”到“关系和关系者”340
1.从认识论到本体论341
2.马克思、胡赛尔、玻恩和关系实在论345
五、空名论和传统名词逻辑的终结349
1.月亮和第二性质349
2.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词逻辑到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351
3.空名论之否弃355
六.撇开两造而思纯关系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