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体材料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法)(J.勒迈特)Jean Lemaitre,(法)(J.-L.沙博特)Jean-Louis Chaboche著;余天庆,吴玉树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660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固体材料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符号表1
第1章 变形与断裂的物理机制基础6
1.1 金属与合金7
1.1.1 组织7
1.1.2 变形的物理机制14
第4章 线弹性、线性热弹性和线性粘弹性20
1.1.3 断裂的物理机制22
1.2 其他材料28
1.2.1 聚合物28
1.2.2 颗粒材料:混凝土32
1.2.3 木材36
参考文献39
第2章 连续介质力学与热力学基础40
2.1 虚功率原理41
2.1.1 虚位移与虚功率41
2.1.2 参考系与物质导数42
2.1.3 虚功率原理(Germain,1972)42
2.2 虚功率方法43
2.2.1 应变率与应力43
2.2.2 平衡方程46
2.2.3 应变与位移48
2.2.4 张量表示:不变量53
2.3 热力学基础概述55
2.3.1 守恒定律,第一定律55
2.3.2 熵,第二定律57
2.4 局部状态方法59
2.4.1 状态变量59
2.4.2 热力学势,状态定律61
2.4.3 耗散,补充定律63
2.5 热学基础68
2.5.1 Fourier定律68
2.5.2 热学方程69
参考文献71
3.1 整体唯象方法72
第3章 真实固体的鉴别和流变学分类72
3.2.1 性能试验74
3.2 实验技术和鉴别技术的基本知识74
3.2.2 试验技术79
3.2.3 鉴别方法88
3.3 真实性能的示意图99
3.3.1 比拟模型99
3.3.2 刚体和理想流体100
3.3.3 粘性流体101
3.3.4 弹性固体102
3.3.5 塑性固体103
3.3.6 粘塑性固体106
3.3.7 加工硬化特性108
3.3.8 老化112
3.4 断裂概述114
3.4.1 体元损伤引起的断裂114
3.4.2 由结构的裂纹扩展引起的断裂116
3.5 摩擦概述117
3.5.1 CoulOmb模型117
3.5.2 极限层模型118
参考文献119
4.1.2 表达式121
4.1 弹性121
4.1.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121
4.1.3 系数的确定128
4.1.4 常用材料的弹性性能131
4.1.5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知识132
4.2 热弹性136
4.2.1 表达式136
4.2.2 系数的确定138
4.2.3 常用材料的热弹性特性141
4.3.2 热力学表达式143
4.3 粘弹性143
4.3.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143
4.3.3 泛函表达式148
4.3.4 常用材料的粘弹性特性152
4.3.5 粘弹性结构计算基础154
参考文献157
第5章 塑性159
5.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159
5.2 唯象概述160
5.2.1 一维特性161
5.2.2 三维塑性准则172
5.3 本构关系的一般表达式182
5.3.1 分解假设182
5.3.2 热力学变量的选择182
5.3.3 加载面和耗散势184
5.4 特殊的流动律190
5.4.1 不同形式的准则和流动律190
5.4.2 各向同性硬化律192
5.4.3 线性运动硬化律198
5.4.4 循环加载或任意加载下的流动律205
5.5.1 定义228
5.5 比例加载228
5.4.5 不同模型的分类228
5.5.2 Hencky-Mises积分定律,等价应力与等价应变229
5.5.3 比例加载存在定理230
5.6 塑性计算方法基础232
5.6.1 结构分析232
5.6.2 极限分析237
5.6.3 均匀能量的整体近似方法239
参考文献240
第6章 粘塑性241
6.2.1 硬化试验结果242
6.2 唯象概述242
6.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242
6.2.2 蠕变试验结果245
6.2.3 松弛试验结果250
6.2.4 “硬化—粘性”律251
6.2.5 温度的影响255
6.2.6 循环试验结果257
6.2.7 多轴试验结果262
6.3 本构方程的——般表达式263
6.3.1 应变分解263
6.3.2 热力学变量的选择263
6.3.3 耗散势265
6.4 特殊本构方程267
6.4.1 理想粘塑性律267
6.4.2 各向同性硬化的粘塑性律273
6.4.3 有运动硬化的粘塑性律293
6.4.4 特殊效应的模拟309
6.5 粘塑性结构分析方法基础322
6.5.1 粘塑性分析的一般图示323
6.5.2 逐步线性化方法323
参考文献326
7.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327
第7章 损伤力学327
7.2 唯象概述329
7.2.1 损伤变量329
7.2.2 有效应力331
7.2.3 损伤的测量333
7.2.4 损伤的基本方程342
7.2.5 损伤的三维准则360
7.3 热力学体系374
7.3.1 损伤的三维描述374
7.3.2 各向同性损伤理论377
7.3.3 非各向同性损伤理论381
7.4.1 延性塑性损伤387
7.4 特殊模型387
7.4.2 蠕变损伤391
7.4.3 疲劳损伤396
7.4.4 疲劳损伤与蠕变损伤相互作用效应406
7.5 变形和损伤的耦合413
7.5.1 与损伤耦合的弹性414
7.5.2 与损伤耦合的塑性414
7.5.3 与损伤耦合的粘塑性418
7.6 结构中裂纹萌生的预估420
7.6.1 初始损伤420
7.6.2 临界点的损伤计算421
参考文献427
第8章 裂纹力学428
8.1 有效范围和应用范围429
8.2 含裂纹介质的分析基础430
8.2.1 初始裂纹430
8.2.2 弹性分析431
8.2.3 弹塑性分析444
8.3 唯象概述450
8.3.1 控制裂纹特性的变量450
8.3.2 基本试验结果453
8.4.1 变量的选择,热力学势462
8.4 热力学体系462
8.4.2 弹性应变能释放率465
8.4.3 裂纹扩展的阈值变量473
8.4.4 耗散分析477
8.4.5 平面介质中裂纹扩展的分叉准则479
8.4.6 三维含裂纹结构482
8.5 特殊的裂纹扩展模型485
8.5.1 脆性断裂的裂纹486
8.5.2 延性断裂的裂纹486
8.5.4 疲劳裂纹扩展490
8.6 利用整体方法的结构裂纹分析基础494
8.6.1 弹性有限元计算(二维介质)494
8.5.3 蠕变裂纹扩展499
8.6.2 三维含裂纹结构500
8.6.3 模型的积分504
8.7 裂纹分析的局部方法506
8.7.1 整体断裂力学的局限性和缺点506
8.7.2 局部近似法原理509
8.7.3 举例513
参考文献519
跋520
法汉译名对照表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