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192774.jpg)
- 谢龙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0930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建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本质2
二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党的实践经验的结晶6
三 党的现阶段任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0
第二章 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哲学发展的主流14
一 哲学和时代精神14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18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现代哲学发展的主流21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6
一 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两派对立26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0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3
第四章 辩证法的两点论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38
一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38
二 全面理解辩证法的全面观点43
三 研究形而上学,克服片面性47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6
一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56
二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59
三 唯物辩证法指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63
一 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66
第六章 辩证的否定观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66
二 辩证的否定67
三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70
第七章 认识的本质和围绕“反映论”的哲学争论75
一 “反映论”过时了吗?75
二 认识的反映性和能动性是不是统一的?80
三 树立主观符合客观的观点84
第八章 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认识活动中的错误倾向87
一 理论和实践87
二 感性、理性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90
三 怎样看待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94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真理多元论100
一 真理观中的一元论和多元论100
二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真理观102
三 真理多元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08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113
一 “行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114
二 “有用即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19
三 “彻底的经验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124
一 自由是属于实践范围的社会范畴129
第十一章 自由、必然和人的全面发展129
二 自由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31
三 自由的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137
第十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142
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42
二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形成、发展和演变147
三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50
第十三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156
一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156
二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大趋势159
三 新的技术革命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65
第十四章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71
一 社会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171
二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74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77
第十五章 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82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182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改革开放187
三 以四项基本原则统帅改革开放191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197
第十六章 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197
二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200
三 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203
第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民主观206
一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206
二 资产阶级自由化民主观的谬误和危害212
三 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217
第十八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21
一 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两派对立221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223
三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228
第十九章 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2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232
二 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统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7
三 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242
第二十章 集体主义和个人价值244
一 价值观念的本质与社会作用244
二 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249
三 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统帅个人价值253
后记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