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微生物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卫生微生物学 第2版
  • 郁庆福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00147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微生物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概念2

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关系2

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学产生背景2

第五节 卫生微生物学任务3

第六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展望5

第二章 微生物生态学6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基本概念6

第二节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7

第三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9

第三章 水微生物11

第一节 水微生物的生境特性及其卫生意义11

第二节 水微生物的来源及污染途径12

第三节 水细菌的种类和分布12

一、水细菌的特点12

二、淡水中细菌13

三、海水中细菌13

第四节 水中致病菌14

一、志贺氏菌属14

二、大肠埃希氏菌15

三、沙门氏菌15

四、霍乱弧菌15

五、副溶血性弧菌16

六、结核杆菌16

七、钩端螺旋体16

八、土拉弗氏菌16

九、嗜肺军团菌17

十、空肠弯曲菌17

十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8

第五节 水中病毒18

一、水病毒与人类疾病18

二、水病毒的种类及分布18

三、水中病毒存活及影响因素20

四、水中病毒感染及其表现21

五、水中病毒的去除和灭活22

六、水中病毒的检测原则24

第六节 水的卫生细菌学指标及细菌学检测原则24

一、水的卫生细菌学指标26

二、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标准26

三、水微生物检测原则26

第七节 微生物在水净化中的作用27

一、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27

二、对化学污染物的降解29

三、医院污水处理及排放标准30

第四章 空气微生物31

第一节 空气生境特性及其卫生意义31

一、空气生境特性与空气微生物31

二、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32

第二节 空气微生物气溶胶32

一、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及特性32

二、微生物气溶胶的感染性33

三、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3

四、微生物气溶胶在医学上的应用34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方式35

一、空气微生物的来源35

二、空气微生物的传播36

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36

一、空气微生物种类及分布36

二、空气微生物的浓度分布38

三、空气微生物的粒度分布39

四、空气微生物的时间分布39

第五节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及卫生标准40

一、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40

二、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41

第六节 空气的净化与消毒41

一、控制污染来源42

二、物理通风法42

三、紫外线照射42

四、负离子发生器43

五、化学消毒剂消毒43

第五章 土壤微生物44

第一节 土壤生境特性及其卫生意义44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分布45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6

第四节 土壤中的致病微生物46

第五节 土壤微生物的检测47

第六节 土壤微生物的卫生标准48

第七节 土壤微生物污染的预防49

第六章 食品微生物生态学50

第一节 食品生境特性50

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健康的关系51

第三节 食品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53

第四节 影响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因素54

第七章 各种食品中微生物58

第一节 奶微生物58

一、奶的生境特性58

二、奶的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59

三、奶微生物种类与分布59

四、奶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60

五、奶微生物引起奶的变质60

六、奶微生物的检测原则62

七、奶微生物的卫生标准62

八、奶微生物污染的预防62

第二节 肉类微生物63

一、肉生境特性63

二、肉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63

三、肉微生物种类与分布64

四、肉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64

五、肉微生物引起的变质65

六、肉微生物的检测原则与卫生标准66

第三节 蛋微生物67

一、蛋的生境特性67

二、蛋微生物的来源与污染途径68

三、蛋微生物种类及分布68

四、蛋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69

五、蛋微生物引起的变质69

六、蛋微生物的检测原则与卫生标准69

七、蛋微生物污染的预防70

第四节 鱼贝类微生物70

一、鱼类微生物70

二、牡蛎微生物73

三、毛蚶与泥蚶微生物74

四、鱼贝类水产品微生物检验原则75

第五节 罐头食品中的微生物76

一、罐头生境特性及其卫生意义76

二、罐头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77

三、罐头微生物种类及分布77

四、罐头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79

五、罐头食品引起的变质80

六、罐头微生物的检验原则80

七、罐头微生物污染的预防81

第六节 粮食微生物81

一、粮食生境特性及其卫生意义81

二、粮食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82

三、粮食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83

四、粮食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84

五、粮食微生物与霉变91

六、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原则92

七、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92

八、粮食的防霉去毒93

第七节 蔬菜、水果微生物94

一、果蔬的生境特征及卫生意义94

二、果蔬微生物的来源及污染途径94

三、果蔬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95

四、果蔬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96

五、果蔬微生物污染的预防97

第八章 药品、化妆品微生物98

第一节 药品微生物98

一、药品生境特性与卫生意义98

二、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污染途径99

三、药品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99

四、药品微生物的危害101

五、药品微生物检验和卫生标准101

六、药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104

第二节 化妆品微生物105

一、化妆品生境特征及卫生意义105

二、化妆品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105

三、化妆品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107

四、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107

五、化妆品微生物检测原则和卫生标准107

六、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108

第九章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110

第一节 医院微生物的卫生意义110

第二节 医院的特定条件110

一、医院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普遍降低110

二、医院是病人聚集的场所111

三、医院应用诊断和治疗手段111

第三节 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特点111

一、多为正常菌丛或条件致病菌111

二、病原体在外界抵抗力较强112

三、细菌常具有耐药性112

第四节 医院感染来源及污染途径112

一、感染来源112

二、感染途径113

第五节 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微生物114

一、葡萄球菌114

二、大肠埃希氏杆菌115

三、绿脓杆菌116

四、鼠伤寒沙门氏菌117

五、克雷伯杆菌117

六、粘质沙雷氏菌118

七、不动杆菌119

八、军团杆菌119

九、厌氧菌120

十、肝炎病毒121

十一、轮状病毒122

第六节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防122

第十章 预防性消毒124

第一节 预防性消毒有关概念124

一、消毒和消毒剂124

二、灭菌和灭菌剂124

三、防腐和防腐剂125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125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125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126

第三节 消毒灭菌效果评价128

一、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评价程序128

二、测定消毒剂的抗菌作用试验128

第四节 手的清洗与消毒129

一、一般人员的手消毒129

二、外科手术前的手消毒130

三、医务人员的手消毒130

第五节 食具消毒130

一、食具的加热消毒131

二、食具的化学消毒131

三、食具消毒效果的鉴定132

第六节 医疗用品消毒132

一、一般医疗用品消毒132

二、特殊医疗用品消毒133

实习指导134

实验一 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测134

一、检测细菌的水样采集134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134

三、大肠菌群的检测136

四、水中粪链球菌的检测140

实验二 水中致病菌的检验145

一、水样的采集和处理145

二、水中沙门氏菌属的检验146

实验三 空气中细菌的检测147

一、空气中细菌的检测及采样方法147

二、不同场所空气污染情况的测定148

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的检测148

一、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149

二、蜡样芽胞杆菌的检测149

三、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150

实验五 粮食中真菌的检测154

一、常见产毒霉菌的观察155

二、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测定159

三、粮食霉菌的分离160

四、霉菌的分类鉴定161

实验六 化妆品细菌学检测164

一、化妆品采样及样品处理164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165

三、特定菌检查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