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通信协议 IPv6原理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通信协议 IPv6原理及应用
  • 傅光轩,高鸿峰,卢朝晖编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ISBN:78065053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因特网-通信协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通信协议 IPv6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1

1.1 网络协议1

1.2 协议分层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

1.3 接口和服务3

1.4 协议数据单元3

1.5 服务原语4

第2章 ISO/OSI体系结构6

2.1 ISO/OSI的协议层次6

2.2 物理层7

2.3 数据链路层8

2.4 网络层8

2.5 传输层9

2.6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0

2.7 ISO/OSI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10

第3章 TCP/IP协议简介12

3.1 TCP/IP协议的发展12

3.2 TCP/IP体系结构13

3.2.1 网络接口层13

3.2.2 互联网络层(IP层)13

3.2.3 传输控制层14

3.2.4 应用层14

3.3 TCP/IP的特点15

第4章 IPv6产生的背景16

4.1 IPv4的局限性16

4.1.1 网络地址短缺16

4.1.2 网络号码匮乏16

4.1.3 路由表急剧膨胀16

4.1.4 缺乏网络安全机制17

4.1.5 服务质量问题17

4.1.6 暂时缓解IPv4危机的措施17

4.2 IPv6的产生18

4.3 IPv6的主要特点18

4.3.1 无限的地址空间18

4.3.2 数据报头部的简化和可扩展性18

4.3.3 完善的服务种类和QoS能力19

4.3.4 良好的安全性19

4.3.5 支持“即插即用”19

4.3.6 支持良好的可移动性20

4.3.7 高效的路由寻址20

第5章 IPv6的编址方案21

5.1 IPv4编址方案回顾21

5.2 IPv6的地址方案23

5.2.1 IPv6地址表示形式23

5.2.2 IPv6地址前缀的表示24

5.2.3 IPv6地址的总体划分25

5.3 IPv6地址类型26

5.3.1 单目地址(Unicast)26

5.3.2 任播地址(Anycast)30

5.3.3 组播地址(Multicast)31

第6章 IPv6的报文格式34

6.1 IPv4的报文格式回顾34

6.2 IPv6数据报文格式36

6.2.1 IPv6基本报头36

6.2.2 IPv6的扩展报头38

6.2.3 扩展报头的选项40

6.2.4 Hop-by-Hop选项扩展报头41

6.2.5 源路径选项扩展报头42

6.2.6 分片扩展报头44

6.2.7 目的选项扩展报头47

6.2.8 认证报头和封装安全载荷报头48

第7章 IPv6的控制报文协议ICMP51

7.1 IPv4的ICMP简介51

7.2 ICMPv6报文52

7.2.1 ICMPv6报文格式53

7.2.2 ICMPv6报文信源地址的确定54

7.2.3 ICMPv6报文处理规则55

7.3 ICMPv6差错报文56

7.3.1 目的不可到达报文56

7.3.2 数据报文过长57

7.3.3 超时报文57

7.3.4 参数错误报文58

7.4 ICMPv6信息报文59

7.4.1 网络诊断信息59

7.4.2 组播组管理信息60

7.4.3 邻居发现报文60

7. 4.4 路由请求和路由广告报文62

7.4.5 重定向报文63

7.5 ICMPv6报文的安全性65

第8章 邻居发现与即插即用功能66

8.1 邻居发现功能的实现66

8.2 地址自动配置67

8.2.1 无状态自动配置67

8.2.2 有状态自动配置68

第9章 IPv6路由技术73

9.1 路由器简介73

9.1.1 路由器73

9.1.2 路由器的组成74

9.2 IPv4路由技术概述74

9.3 IPv6路由76

9.3.1 IPv6网络路由模型76

9.3.2 IPv6路由的新特点77

9.3.3 IPv6路由算法77

9.3.4 IPv6路由协议83

9.4 IPv6地址和路由之间的关系87

9.5 IPv6组播路由88

第10章 IPv6的安全性89

10.1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89

10.2 IPsec提供的网络安全保障90

10.3 IPsec的结构91

10.4 安全关联92

10.5 安全策略93

10.6 IPsec的认证机制93

10.6.1 AH的结构93

10.6.2 认证过程94

10.6.3 认证算法95

10.7 IPsec的加密机制96

10.7.1 ESP的结构96

10.7.2 数据加密的实现97

10.7.3 认证与加密98

10.8 密钥管理99

10.8.1 因特网简单密钥管理协议SKIP99

10.8.2 因特网安全互联与密钥管理协议100

10.9 IPsec的应用100

10.9.1 防火墙与安全通道100

10.9.2 安全主机102

第11章 IPv6到物理网络的映射103

11.1 IPv6在以太网上运行103

11.2 在FDDI上运行IPv6104

11.3 在令牌环上运行IPv6105

11.4 通过PPP传送IPv6报文107

11.5 通过ATM运行IPv6108

第12章 IPv6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实现111

12.1 IPv6在Windows上的实现111

12.1.1 在Windows 2000上实现IPv6协议112

12.1.2 在Windows XP上实现IPv6协议119

12.1.3 IPv6在Windows XP(Service Pack 1)和Windows2003 Server Famil上的实现120

12.1.4 在Windows下IPv6协议的配置121

12.1.5 Windows下IPv6常用工具124

12.2 IPv6在Linux上的实现127

12.2.1 Linux上IPv6协议栈的安装128

12.2.2 Linux系统下IPv6协议的配置129

12.2.3 Linux下IPv6的常用工具130

第13章 IPv6的域名系统及其实现135

13.1 域名系统DNS概述135

13.2 DNS的服务系统136

13.3 IPv6的DNS扩展139

13.4 IPv6域名服务的实现142

13.5 IPv6下动态域名系统的实现146

13.5.1 动态DNS的基本原理147

13.5.2 动态DNS的配置147

第14章 IPv6下的通用服务系统150

14.1 IPv6下的WWW服务150

14.1.1 WWW服务器概述150

14.1.2 WWW服务器的安装151

14.1.3 WWW 服务器的配置154

14.1.4 与IPv6密切相关的参数设置160

14.2 IPv6下的Telnet服务160

14.2.1 Telnet服务概述160

14.2.2 Telnet服务器的安装161

14.2.3 Telnet服务器的配置162

14.3 IPv6下的FTP服务163

14.3.1 FTP概述163

14.3.2 FTP服务器的安装163

14.3.3 FTP服务器配置164

14.4 IPv6下的SSH169

14.4.1 SSH概述169

14.4.2 SSH安装169

14.4.3 SSH密钥169

14.4.4 配置SSH170

14.4.5 用SSH设置加密通道170

14.5 服务启动与管理171

14.6 服务器测试171

14.7 IPv6下的Email服务173

14.7.1 邮件服务器概述173

14.7.2 Sendmail邮件服务器的原理173

14.7.3 IPv6邮件服务器的安装175

14.7.4 IPv6邮件服务器的常用设置179

14.7.5 POP3服务支持180

第15章 Socket编程及其应用实例182

15.1 客户、服务器和协议182

15.2 Berkeley套接口基础183

15.2.1 套接口分析183

15.2.2 套接口寻址185

15.2.3 字节排序函数187

15.2.4 地址转换函数188

12.2.5 域名与地址转换函数189

15.2.6 双协议栈主机191

15.3 TCP套接口编程193

15.3.1 socket函数194

15.3.2 与套接字选项设置相关的函数194

15.3.3 bind函数195

15.3.4 listen函数196

15.3.5 accept函数196

15.3.6 connect函数196

15.3.7 getsockname和getpeername函数197

15.3.8 传送数据198

15.3.9 close函数198

15.3.10 fork函数199

15.3.11 一个客户与服务器TCP连接的例子199

15.4 UDP套接口编程213

15.4.1 socket函数214

15.4.2 传送数据214

15.4.3 一个使用UD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编程例子214

第16章 IPv4向IPv6的过渡229

16.1 双协议栈(Dual Stack)229

16.2 隧道技术(Tunnel)229

16.3 地址/协议翻译(NAT-PT)技术231

第17章 IPv6实验床的实现232

17.1 建立实验床的准备工作232

17.2 实验床实现238

参考书目和文献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