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TE/SAE移动通信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TE/SAE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 黄韬,刘韵洁,张智江,刘申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084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无线电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TE/SAE移动通信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3GPP网络技术及演进1

1.1 移动通信概述1

1.2 3GPP标准的发展2

1.3 LTE/SAE发展历程4

1.4 本章小结7

第2章 EPS系统架构与功能9

2.1 系统架构9

2.1.1 EPS总体架构9

2.1.2 无线接入网架构11

2.1.3 分组核心网架构11

2.1.4 网络实体与功能14

2.1.5 参考点16

2.2 接口与协议17

2.2.1 E-UTRAN通用协议模型17

2.2.2 控制平面协议栈17

2.2.3 用户平面协议栈21

2.3 EPS系统的主要功能22

2.3.1 网络接入控制功能22

2.3.2 移动性管理功能23

2.3.3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26

2.3.4 负荷分担与容灾功能27

2.3.5 网络节点选择28

2.3.6 安全性功能30

2.4 EPS系统的QoS机制30

2.4.1 EPS承载概念30

2.4.2 承载级QoS参数与属性32

2.4.3 EPS QCI与UMTS QoS参数的映射34

2.5 EPS系统中的标识34

2.6 本章小结36

第3章 LTE无线传输关键技术37

3.1 多址技术37

3.1.1 下行多址接入技术37

3.1.2 上行多址接入技术40

3.2 多天线技术41

3.2.1 下行MIMO技术42

3.2.2 上行MIMO技术44

3.3 链路自适应技术45

3.3.1 功率控制45

3.3.2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47

3.3.3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48

3.4 分组调度技术52

3.4.1 分组调度算法52

3.4.2 LTE系统中的分组调度53

3.5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54

3.5.1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54

3.5.2 干扰删除55

3.5.3 干扰协调与避免55

3.6 网络自组织技术56

3.6.1 网络自配置57

3.6.2 网络自优化58

3.7 本章小结58

第4章 空中接口协议59

4.1 协议框架59

4.2 物理层61

4.2.1 物理层功能61

4.2.2 帧结构62

4.2.3 物理信道与传输信道63

4.2.4 下行链路的物理层设计64

4.2.5 上行链路的物理层设计68

4.3 数据链路层72

4.3.1 MAC子层协议73

4.3.2 RLC子层协议74

4.3.3 PDCP子层协议77

4.4 无线资源控制层79

4.4.1 RRC层功能79

4.4.2 RRC层协议状态及转换79

4.5 NAS层80

4.5.1 AS模型与NAS模型80

4.5.2 NAS层协议状态及转换81

4.6 一个完整的数据封装流程83

4.7 本章小结83

第5章 基本信令流程85

5.1 接入与鉴权流程85

5.1.1 IP地址分配85

5.1.2 附着管理86

5.1.3 服务请求90

5.1.4 S1释放92

5.1.5 ME-ID校验93

5.1.6 GUTI重分配94

5.1.7 用户数据管理94

5.2 移动性管理流程96

5.2.1 位置更新96

5.2.2 空闲模式的信令减少(ISR)98

5.2.3 E-UTRAN系统内切换99

5.2.4 与现有3GPP网络的切换102

5.3 会话管理流程107

5.3.1 专用承载激活107

5.3.2 承载去激活108

5.3.3 承载修改110

5.3.4 UE请求的承载资源修改111

5.3.5 多PDN的支持113

5.4 本章小结115

第6章 非3GPP接入EPS网络116

6.1 非3GPP接入网络架构116

6.1.1 网络结构116

6.1.2 网络实体与功能119

6.1.3 参考点120

6.1.4 接口协议栈121

6.2 非3GPP接入网发现与选择123

6.3 网络附着与激活123

6.3.1 附着与去附着123

6.3.2 资源请求与释放129

6.4 3GPP与非3GPP接入之间的基本切换130

6.4.1 基于PMIPv6协议的S2a/S2b切换131

6.4.2 基于DSMIPv6协议的S2c切换133

6.4.3 基于ANDSF的切换134

6.5 E-UTRAN与HRPD之间的切换优化135

6.5.1 系统架构135

6.5.2 切换优化流程136

6.6 移动模式选择141

6.7 网络节点选择141

6.8 本章小结142

第7章 EPS安全144

7.1 安全层次与架构144

7.1.1 EPS安全层次144

7.1.2 EPS安全架构146

7.2 EPS密钥体系148

7.2.1 密钥体系结构148

7.2.2 密钥标识符与有效期150

7.2.3 状态转移过程中的密钥处理151

7.2.4 切换过程中的密钥处理151

7.3 EPS系统的认证流程154

7.4 安全算法协商156

7.4.1 安全算法协商需求156

7.4.2 安全模式命令过程157

7.4.3 安全算法协商流程158

7.5 网络域安全159

7.6 本章小结160

第8章 策略控制与计费(PCC)162

8.1 PCC概述162

8.2 架构模型163

8.2.1 参考架构163

8.2.2 功能描述164

8.2.3 功能实体166

8.2.4 接口与参考点168

8.3 PCC规则与策略信息169

8.3.1 PCC规则信息169

8.3.2 PCC相关策略信息170

8.4 传统PCC流程170

8.4.1 IP-CAN会话建立171

8.4.2 IP-CAN会话终止171

8.4.3 IP-CAN会话修改173

8.4.4 PCRF中签约信息更新175

8.4.5 Rx接口相关流程176

8.5 R8 PCC机制176

8.5.1 Off-Path模式176

8.5.2 R8 PCC流程178

8.5.3 支持多IP的PCC机制181

8.5.4 EPS网络的计费183

8.6 本章小结186

第9章 业务连续性187

9.1 语音呼叫连续性(VCC)187

9.1.1 VCC简介188

9.1.2 SR-VCC概述193

9.1.3 SR-VCC功能体系架构194

9.1.4 SR-VCC切换信令流程195

9.2 CS语音回落(CS Fallback)199

9.2.1 CS Fallback概述199

9.2.2 CS Fallback功能体系架构200

9.2.3 CS Fallback信令流程201

9.3 中心化IMS业务控制(ICS)205

9.3.1 ICS概述205

9.3.2 ICS的需求205

9.3.3 ICS功能体系架构206

9.3.4 ICS信令流程208

9.4 多媒体会话连续性(MMSC)210

9.4.1 MMSC概述210

9.4.2 MMSC功能体系架构212

9.4.3 MMSC信令流程213

9.5 本章小结217

第10章 LTE的演进——LTE-Advanced218

10.1 LTE-Advanced的目标与需求218

10.2 LTE-Advanced的核心技术220

10.2.1 载波聚合技术221

10.2.2 多天线技术的扩展222

10.2.3 CoMP技术222

10.2.4 Relay技术223

10.2.5 自组织网络技术225

10.2.6 频谱共享技术225

10.3 本章小结226

缩略语227

参考文献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