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县志 1986-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景县志 1986-2003](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1219313.jpg)
- 景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8484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280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1332页
- 主题词:景县-地方志-1986~2003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景县志 1986-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5
第一章 大事年录15
1986年15
1987年17
1988年18
1989年20
1990年22
1991年25
1992年28
1993年31
1994年34
1995年37
1996年40
1997年42
1998年45
1999年47
2000年49
2001年51
2002年54
2003年58
第二章 要事纪略62
王任重到景县视察62
宋任穷到景县检查工作63
刘建章为大刘庄农村儿童文化园剪彩63
温家宝到景县视察64
2003年防治“非典”记65
居地环境73
第一编 建置区划73
第一章 建置73
第一节 位置73
第二节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74
第二章 乡镇村庄概况77
第一节 1996年前乡镇简况77
第二节 并乡扩镇后乡镇概况84
景州镇84
龙华镇86
王瞳镇88
广川镇90
洚河流镇92
安陵镇93
杜桥镇95
王谦寺镇97
北留智镇99
留智庙镇100
连镇乡102
梁集乡103
刘集乡105
温城乡106
后留名府乡107
青兰乡109
第三节 行政村111
第四节 社区居民委员会130
第二编 自然环境131
第一章 地质地貌气象水文131
第一节 地质地貌131
第二节 气候132
第三节 水文140
第二章 土壤植被野生动物143
第一节 土壤143
第二节 植被及类型145
第三节 野生动物146
第三章 自然资源147
第一节 土地资源147
第二节 水资源149
第三节 矿产资源150
第四章 自然灾害150
第一节 旱涝灾害150
第二节 风雹灾害151
第三编 居地建设与保护155
第一章 县城建设155
第一节 县城规划156
第二节 楼房建设156
第三节 市政工程162
第四节 公用设施建设168
第五节 城区绿化169
第六节 公园171
第七节 环境卫生172
第八节 “1335”工程172
第九节 管理176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177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177
龙华镇177
王瞳镇179
广川镇180
洚河流镇181
安陵镇182
杜桥镇182
王谦寺镇183
北留智镇184
留智庙镇184
连镇乡184
梁集乡185
刘集乡185
温城乡185
后留名府乡186
青兰乡186
第二节 村庄建设188
第三章 交通设施建设190
第一节 公路190
第二节 公路管理197
第三节 铁路198
第四章 信息设施建设199
第一节 邮政199
第二节 电信200
第五章 水利设施建设202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202
第二节 防洪除涝工程205
第三节 饮水工程205
第四节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206
第六章 电力设施建设206
第一节 输变电207
第二节 电网改造208
第七章 国土资源保护210
第一节 土地资源保护210
第二节 国土资源管理213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215
第四节 土地监察218
第八章 环境保护219
第一节 环境污染219
第二节 污染防治223
第三节 机构225
居民与生活229
第四编 居民229
第一章 人口229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分布229
第二节 人口结构235
第三节 人口素质238
第四节 人口流动240
第二章 人口控制242
第一节 人口计划242
第二节 生育政策与措施243
第三节 管理与机构248
第三章 家庭婚姻249
第一节 婚姻249
第二节 家庭252
第四章 民族宗教258
第一节 民族258
第二节 宗教259
第五编 生活262
第一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262
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262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265
第三节 收入差别268
第四节 日常消费271
第五节 大宗开支275
第二章 物质生活277
第一节 饮食277
第二节 服饰278
第三节 住房280
第四节 出行281
第五节 器具282
第三章 精神生活284
第一节 读书学习284
第二节 文化娱乐285
第三节 信息网络286
第四章 民情287
第一节 日常礼仪287
第二节 婚丧风俗288
第三节 生产习俗290
第四节 恶习流弊291
政治295
第六编 中国共产党景县地方组织295
第一章 党员297
第一节 党员发展297
第二节 党员构成298
第三节 党员作用301
第二章 党的代表大会303
第一节 县党员代表产生303
第二节 历届县代表大会304
第三节 乡镇代表大会306
第三章 组织机构307
第一节 县委领导机构307
第二节 纪律检查机构316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318
第四节 机关党组与党委322
第五节 乡镇党委324
第六节 基层党支部324
第四章 党务工作325
第一节 组织工作325
第二节 宣传工作331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341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353
第五节 信访工作354
第六节 老干部工作355
第五章 重大决策357
第一节 “以工强县”战略357
第二节 小康建设360
第三节 河北省橡塑产业民营科技园区建设366
第四节 “五转一进”战略366
第六章 政治体制改革368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68
第二节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369
第三节 机构改革372
第四节 干部管理制度改革375
第五节 公务员制度建立376
第六节 政务公开378
第七编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382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383
第一节 代表产生38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86
第三节 人民代表监督视察与建议389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机构与会议390
第一节 组成人员390
第二节 常委会议394
第三节 工作机构395
第三章 主要工作396
第一节 法律法规和工作监督396
第二节 办理代表建议397
第三节 联系代表398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400
第一节 代表选举和会议400
第二节 主席团与办事机构401
第八编 地方人民政府402
第一章 县人民政府404
第一节 领导机构404
第二节 工作部门408
第二章 行政制度410
第一节 分工与会议410
第二节 公文制发411
第三节 其他施政方式412
第三章 施政辑要413
第一节 超额完成国民经济计划413
第二节 县化肥厂“技改工程”417
第三节 发展林畜两大产业418
第四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421
第四章 宏观调控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424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424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426
第三节 税收体制改革428
第四节 物价体制改革428
第五节 养老制度改革430
第六节 医疗保险432
第七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436
第八节 工伤和生育保险437
第九节 丧葬抚恤和遗属补助438
第五章 综合政务管理439
第一节 人事管理439
第二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447
第三节 民政管理453
第四节 扶贫工作464
第五节 建议与提案办理470
第六节 外事侨务470
第七节 行政监察和法制工作471
第六章 综合经济管理472
第一节 财政管理472
第二节 税务管理478
第三节 计划管理484
第四节 统计管理485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488
第六节 质量技术监督494
第七节 物价管理496
第八节 审计管理498
第九节 国有资产管理500
第七章 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501
第一节 乡镇人民政府501
第二节 村(居)民委员会502
第九编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03
第一章 县政协委员503
第一节 委员产生503
第二节 历届全体委员会议505
第三节 委员提案507
第二章 常务委员会511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组成及会议511
第二节 工作机构516
第三章 主要工作517
第一节 协商与监督517
第二节 提案办理工作519
第三节 调查研究521
第四节 委员学习与咨询服务524
第五节 文史资料编辑工作526
第六节 海内外统战527
第十编 人民团体529
第一章 工会529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代表大会529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1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533
第一节 组织机构533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6
附:少年先锋队537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538
第一节 组织机构538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9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541
第一节 组织机构541
第二节 主要活动542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544
第一节 组织机构544
第二节 主要活动544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546
第一节 机构设置546
第二节 主要活动546
第十一编 公安司法548
第一章 公安548
第一节 机构设置548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550
第三节 经济案件侦查与专项斗争553
第四节 治安管理554
第五节 户籍与政保管理558
第六节 交通管理559
第七节 消防管理562
第二章 检察563
第一节 检察机构563
第二节 刑事检察564
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检察566
第四节 监所检察567
第五节 其他检察工作568
第三章 审判5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569
第二节 审判制度570
第三节 案件审判571
第四节 审判监督573
第四章 司法行政575
第一节 法制宣传575
第二节 民事调解576
第三节 公证事务577
第四节 律师事务577
第五节 其他司法工作577
第六节 司法机构578
第十二编 军事579
第一章 军事机构579
第一节 武装部579
第二节 武警中队580
第二章 征兵580
第一节 对象和条件581
第二节 报名和审批582
第三节 新兵接送582
第四节 征兵机构583
第三章 民兵583
第一节 民兵种类583
第二节 民兵组织584
第三节 装备与训练584
第四节 重要活动586
第四章 人民防空与国防教育587
第一节 人民防空587
第二节 国防教育588
经济591
第十三编 经济总情591
第一章 经济发展速度591
第一节 农业592
第二节 工业592
第三节 乡镇企业594
第四节 商贸业594
第二章 经济结构596
第一节 劳动力结构596
第二节 投资结构599
第三节 产业结构600
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602
第三章 产值构成604
第一节 工农业产值构成604
第二节 社会总产值构成606
第十四编 第一产业608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608
第一节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609
第二节 减轻农民负担610
第二章 农业综览612
第一节 产值及构成612
第二节 农产品资源利用614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616
第四节 农业结构调整618
第五节 高新技术园区建设620
第六节 农业开发与扶贫622
第三章 种植业623
第一节 作物种类623
第二节 耕作技术631
第三节 植物保护634
第四节 管理与机构637
第四章 林业639
第一节 林木种类639
第二节 植树造林640
第三节 果桑园642
第四节 花卉646
第五节 林业管理647
第五章 畜牧水产业650
第一节 畜禽种类650
第二节 畜禽饲养655
第三节 淡水渔业660
第四节 管理机构660
第六章 农业机械661
第一节 新机具推广661
第二节 农机种类662
第三节 农机管理664
第十五编 第二产业666
第一章 工业体制改革667
第一节 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667
第二节 用工制度改革668
第三节 分配制度改革669
第四节 产权制度改革671
第二章 工业综览672
第一节 发展概况672
第二节 经营体制683
第三节 分布与类型685
第四节 工业门类687
第五节 主导产品690
第六节 名优产品692
第七节 企业扩建与技术改造696
第三章 机械制造业700
第一节 发展概况701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703
第四章 橡塑制品业710
第一节 发展概况711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713
第五章 铁塔钢构业717
第一节 发展概况717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720
第六章 化学工业724
第一节 发展概况724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726
第七章 其他重点企业728
第一节 电力电子行业728
第二节 农副产品加工业729
第八章 建筑业730
第一节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业730
第二节 重点建筑企业简介732
第九章 经营管理735
第一节 县属企业管理735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管理736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739
第四节 机构741
第十六编 第三产业743
第一章 商贸饮食服务业745
第一节 流通体制改革745
第二节 经营网点749
第三节 商品购销756
第四节 粮油经营757
第五节 物资供应765
第六节 供销合作767
第七节 对外贸易770
第八节 集市贸易771
第九节 餐饮业774
第十节 商办工业775
第十一节 机构776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业779
第一节 公路运输业779
第二节 铁路运输业783
第三节 交通企业784
第四节 交通管理786
第三章 电力供应与管理789
第一节 电力供应789
第二节 电业管理789
第四章 信息产业793
第一节 邮政业793
第二节 电信业797
第五章 房地产公用居民服务业801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801
第二节 公用事业801
第三节 居民服务业804
第六章 金融业805
第一节 货币流通805
第二节 存款贷款808
第三节 国库券公债认购819
第四节 金融业管理820
第五节 金融机构821
第七章 保险业823
第一节 财产保险824
第二节 人寿保险826
第三节 保险机构827
第十七编 经济开发与开放829
第一章 招商引资829
第一节 优惠政策830
第二节 招商方式和措施831
第三节 外资企业简况833
第二章 河北景县工业园区建设834
第一节 工业园区规划835
第二节 工业园区建设835
第三节 入园企业838
第四节 园区管理840
第三章 乡镇工贸园区建设840
第一节 龙华工贸园区841
第二节 广川工业园区842
第三节 温城工业园区844
文化847
第十八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47
第一章 基层文明建设847
第一节 文明创建活动847
第二节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852
第三节 文明生态村建设855
第二章 文明新风856
第一节 公益捐助856
第二节 舍己救人861
第三节 爱岗敬业864
第十九编 教育867
第一章 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867
第一节 幼儿教育867
第二节 小学教育868
第二章 中等教育873
第一节 初中教育873
第二节 高中教育877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878
第四节 师范教育879
第三章 其他教育事业881
第一节 成人教育881
第二节 特殊教育883
第四章 教学管理884
第一节 教学研究884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887
第三节 考试888
第五章 教师队伍891
第一节 教师结构891
第二节 教师管理895
第三节 业务培训896
第四节 工资福利897
第五节 尊师重教899
第六章 教育经费903
第一节 教育投入903
第二节 基建投资904
第三节 捐资助教904
第七章 勤工俭学906
第一节 管理及用工906
第二节 规模与项目907
第三节 校园经济907
第八章 教育管理908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908
第二节 “普九”达标与复检910
第三节 教育机构912
第二十编 科学技术914
第一章 科研管理914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914
第二节 科技队伍915
第三节 科技机构916
第四节 科技管理916
第五节 科研经费918
第二章 科技项目与成果919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919
第二节 工业科技项目921
第三节 科研成果924
第三章 科技应用928
第一节 一般科技应用928
第二节 计算机应用932
第三节 能源开发利用932
第四节 地震测报933
第二十一编 文学艺术934
第一章 群众文化934
第一节 文化实体934
第二节 文艺团体936
第三节 表演场所936
第四节 群众文艺937
第五节 图书发行939
第六节 图书阅览940
第七节 管理941
第二章 艺术创作942
第一节 曲艺舞蹈942
第二节 书法绘画943
第三节 影视艺术944
第三章 著述945
第一节 资料946
第二节 随笔948
第三节 小说952
第四节 诗歌955
第五节 散文956
第六节 医学论著960
第七节 其他著作961
第八节 论文964
第四章 文物古迹保护964
第一节 名胜古迹保护965
第二节 地下文物抢救967
第三节 文物收集969
第四节 民间收藏976
第五章 文化遗产发掘976
第一节 《兰陵王入阵曲》搜集整理977
附:兰陵王入阵曲978
第二节 “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994
第六章 董仲舒文化研究996
第一节 “文革”期间“批林批孔”时批董仲舒活动997
第二节 教育部门组织“董仲舒教育思想”的研究998
第三节 景县举办协办参加省以上历次董仲舒研究会议情况999
第四节 参与领导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组织情况1003
第五节 景县董仲舒研究中心的成立及活动1004
第六节 研究成果1006
附:董子后裔到广川大董故庄祭祖1010
第二十二编 报刊广播电视电影1013
第一章 报刊1013
第一节 自办报刊1013
第二节 报刊订阅1014
第二章 广播1015
第一节 设施设备1015
第二节 节目设置1015
第三章 电视1016
第一节 设施1016
第二节 节目设置1017
第三节 有线电视1018
第四节 管理1019
第四章 电影1020
第一节 放影管理机构1020
第二节 影片发行与放映1021
第二十三编 档案史志1022
第一章 档案1022
第一节 机构设置1022
第二节 档案种类1023
第三节 档案收藏1024
第四节 档案保管1026
第五节 档案利用1026
第六节 档案目标管理1028
第二章 史志1029
第一节 新编《景县志》1029
第二节 部门志与专业志编纂1031
第三节 党史编纂与研究1032
第二十四编 卫生体育1035
第一章 卫生1035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1036
第二节 医疗机构1036
第三节 医疗队伍1040
第四节 医疗技术1042
第五节 医学研究1044
第六节 卫生防疫1049
第七节 妇幼保健1051
第八节 药品监督管理1053
第九节 景县卫生学校1053
第二章 体育1054
第一节 群众体育1054
第二节 竞技体育1057
第三节 场地与设施1059
人物1063
第二十五编 人物传1063
第一章 领导干部1063
王俊杰1063
陈非1064
乜庭宾1065
张坚白1067
辛一飞1068
王永修1069
王任重1070
马英杰1074
孙书林1074
牟海秀1075
白云霄1077
房威1078
窦继仪1079
曹化一1082
陈洁如1082
曹子愚1084
王政民1084
朱军1086
张世祥1088
王季忙1089
赵为一1091
刘有光1091
梁希勤1094
孙晋桥1095
郭坚1096
马惠民1097
王俊海1097
刘汝清1098
王锐光1099
薛克1099
张大中1100
刘建章1102
第二章 英雄人物1106
吕基醇1106
王琴斋1107
韩延年1107
马瑞昌1109
宫树桐1110
杜照宇1110
第三章 先进人物1112
孙秀智1112
李伯轩1113
赵秀昆1114
傅卫1115
葛文彬1117
李兴坡1119
第四章 科教人才1120
张文治1120
刘景生1120
白庚延1122
第五章 宗教爱国人士1123
赵振声1123
范文兴1124
第六章 武术精英1125
刘振声1125
叶书田1126
赵连和1127
第七章 清以前人物补遗1127
高瞻1127
高湖1128
高祐1128
高崇1130
高肇1130
高聪1131
封肃1132
高谦之1132
高道穆1133
高遵1134
高乾1135
封津1136
高澄1136
李棠1137
高季式1137
高岳1138
高德政1139
高洋1140
高演1141
高殷1142
高归彦1142
封子绘1143
高浟1144
封述1145
高湛1146
高俨1147
高宾1148
高湝1148
高延宗1149
高纬1150
高元海1152
高绍义1153
高劢1154
高六奇1154
李子雄1155
封伦1155
高履行1157
高瑀1157
高重1158
高元裕1158
高少逸1159
封舜卿1159
孙博1160
戈瑄1160
刘光祚1161
刘三章1162
王阶1163
李孔嘉1164
张衡1164
李廷徵1165
张羽绂1165
张鏳1166
张澄1166
魏廷珍1166
李基确1168
曹国勋1168
张敏1168
张华年1169
张耀曾1169
封大受1169
张畇1171
刘景芳1172
第八章 中华民国时期人物补遗1173
孟广润1173
阎治堂1173
阎庆朴1174
孙振纲1174
高汝桐1174
赵云鹏1174
池峰城1175
曹福林1176
孙殿科1177
第二十六编 闻人记略1179
第一章 党政军界领导1179
陈东1179
曹中南1180
马金昌1182
刘东平1183
张勇1183
韩锡瓒1185
郗光1186
沈同1186
刘晨光1187
王萍1187
张荣昌1189
刘抗生1189
郝志新1190
张旗1191
李景新1192
马庆选1193
宋金升1194
金松龄1195
王文东1195
苏华连1196
张福有1196
杨福成1197
刘汉卿1197
第二章 经济界名人1198
杨宪卿1198
张建中1199
第三章 科教文卫界名人1200
王书波1200
李天祥1200
冯景源1200
王湘波1201
郭志刚1201
封毓昌1202
张树铭1202
夏自正1203
薛中锐1204
高金香1206
华拓1206
刘景德1207
王东桥1208
解黔云1209
第四章 港澳台名人1210
刘鼎汝1210
第二十七编 南下干部专记1211
第一章 南下干部名录1212
第二章 传记1222
张瑞徵1222
戴凤岐1222
曹少农1223
张锡庚1223
张哲1224
张世忠1224
张秀桐1225
第三章 简介1226
刘凤昆1226
党文盛1226
张涛1227
孙明熹1229
崔连贵1229
高石峰1230
韩炳臣1230
刘乃端1231
常维新1232
曹荫禄1232
姜云龙1233
张连捷1234
张裕林1234
辛博泉1235
朱文成1235
宋景惠1238
刘金璞1239
姚清臣1239
黄国栋1240
第二十八编 人物名表1241
第一章 景县劳动模范名录1241
第二章 景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1244
第三章 中华民国时期景县籍军政职官补录1245
第四章 游子录1247
本志编纂始末1267
编后记1271
本志供稿人员名单1273
索引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