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温州民俗大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温州民俗大观
  • 叶大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361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简介-温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温州民俗大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岁时节令民俗1

一、温州十二月风俗谣1

二、温州人过年1

三、永嘉人过年4

四、乐清十二月风俗谣4

五、乐清人的过年4

六、瑞安人的过年5

七、平阳、苍南人过年6

八、文成人的过年6

九、洞头人过年6

十、泰顺人过年7

十一、畲族人过年8

十二、温州古代立春四俗8

十三、“燂春”和“煨春”9

十四、温州元宵灯会9

十五、瓯海泽雅“挑灯会”11

十六、乐清蒲岐灯会和“抬阁”12

十七、苍南金乡“抬高阁”12

十八、瑞安曹村元宵灯会13

十九、平阳“灯酒宴”14

二十、泰顺三魁“百家宴”15

二十一、洞头岛的鱼灯16

二十二、洞头岛的“放孔明灯”16

二十三、洞头岛的“迎火鼎”和“迎火兽”17

二十四、温州的“布龙灯”17

二十五、乐清的“龙船灯”18

二十六、乐清、永嘉的“龙档”19

二十七、平阳鳌江“划大龙”20

二十八、鹿城仰义的“档龙”20

二十九、温州的“板凳龙”20

三十、梧田南塘的“大头龙”22

三十一、龙湾沙城的“拼字龙”23

三十二、温州的大型“珠灯”24

三十三、平阳的“头发吊灯”25

三十四、泰顺的“药发木偶”25

三十五、平阳走马灯26

三十六、永嘉马灯26

三十七、春灯和春谜26

三十八、“高跷”和“马驾”26

三十九、参龙27

四十、吃汤圆和吃毛芋28

四十一、二月初一的“拦街福”29

四十二、二月初二吃芥菜饭30

四十三、畲族的状元夜、二月二和三月三31

四十四、四月初八浴佛节31

四十五、温州的立夏节32

四十六、温州的清明节32

四十七、畲族的吃清明饭、过雄黄节和中秋节34

四十八、温州端午节的“划斗龙”34

四十九、温州南塘河的“划台阁”37

五十、永嘉上下塘的斗龙舟38

五十一、乐清的划水龙38

五十二、吃蚕豆粽和送节38

五十三、乐清重午吃锡饼39

五十四、喝午时茶、草头汤和菖蒲酒40

五十五、系长命线、挂香袋和虎饰40

五十六、文成五月初四过端午41

五十七、温州六月尝新节41

五十八、伏日吃伏茶42

五十九、六月六晒霉和洗垢龊42

六十、温州人过七夕节42

六十一、洞头的七巧人、七星亭和拜七星娘娘43

六十二、祭祖先和盂兰盆会、放水灯44

六十三、插柚球和点柚灯45

六十四、温州的中秋节46

六十五、温州的中秋小摆设47

六十六、温州人过重阳节48

六十七、冬至大如节49

六十八、温州人的小除夕50

六十九、温州人过除夕50

七十、温州腊月敲梆53

七十一、畲民除夕煨年猪53

第二章 经济民俗54

一、温州十二月节候丰稔歌54

二、温州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55

三、温州的农谚气候56

四、采茶56

五、浸种、播种和开秧门56

六、“养萍”、“分萍”和“判萍”58

七、挖河泥和施肥58

八、割稻、堆稻秆和上仓58

九、长年和对工、帮工59

十、种涂田和插笱60

十一、捉蝤蛑和捉蟛蜞61

十二、稻田养鱼和捉泥鳅61

十三、养蚕62

十四、养猪和租养牲畜62

十五、牛俗63

十六、“风水树”、“路荫树”和“坟树”63

十七、开山和判山63

十八、温州山区的标志物64

十九、山区的传统捕鱼法64

二十、瑞安东源村的活字印刷术66

二十一、瓯海泽雅纸山民俗67

二十二、平阳鹤溪的百年缸窑69

二十三、温州漆器民俗69

二十四、温州米塑70

二十五、苍南矾塑71

二十六、温州绸塑71

二十七、刺瓯绣72

二十八、挑花72

二十九、瓯绸73

三十、苍南夹缬73

三十一、瓯塑74

三十二、乐清黄杨木雕74

三十三、乐清细纹刻纸74

三十四、平阳县太平钿剪纸75

三十五、桥墩的点色刻纸75

三十六、温州彩石镶嵌75

三十七、温州石雕76

三十八、洞头贝雕76

三十九、弹棉花77

四十、温州的“油伞”和“龙须席”78

四十一、平阳的制竹筘78

四十二、乐清市的竹壳雕78

四十三、玻璃银光刻79

四十四、大观园——微型工艺造型79

四十五、温州风信俗语80

四十六、温州的渔船及其装饰80

四十七、温州的“公婆船”84

四十八、“织网”和“结绳”84

四十九、温州的淡水捕捞法85

五十、温州的淡水养殖法87

五十一、温州的商业区和商业帮88

五十二、温州人的商店取名88

五十三、百年老店和招牌标志89

五十四、温州的钱庄、银号和银背89

五十五、典当89

五十六、摊贩、行贩、伢郎91

五十七、剃头担、糖人担和货郎担91

五十八、乐清白石三月初十大会市92

五十九、乐清大荆五月大会市92

六十、乐清蒲岐九月市93

六十一、瓯海瞿溪二月初一大会市94

六十二、畲族的农事习俗95

六十三、畲族的捕猎野兽法97

六十四、畲族的猎物分配制度97

六十五、畲族信猎神98

六十六、畲族妇女的手工织物98

第三章 物质民俗100

服饰100

一、双梭布和拷纱、茜纱100

二、红花染布和冻绿染布100

三、温州妇女的旗袍及其他服饰101

四、洞头渔民的笼裤和栲衣102

五、奶哺衣、利市衣和百家衣102

六、开(瞒)裆裤、背带裤和连脚棉裤103

七、温州儿童的佩戴103

八、学士帽、西瓜帽和小儿帽104

九、画眉、开面、蓄须和齿饰104

十、布鞋、棉鞋和绣花鞋104

十一、蒲鞋、棕鞋和麻鞋105

十二、畲族的男女服饰105

十三、畲族妇女的头饰和发饰105

十四、畲族妇女的竹镯106

饮食107

一、温州月令点心谣107

二、瓯菜107

三、温州粉干、纱面和麦饼109

四、温州海鲜食俗四法110

五、牡蛎、泥蚶和江蟹111

六、温州海味四珍112

七、盆菜生、腌萝卜、盐蚕豆和菜蕻112

八、鱼饼、鱼糕和胶冻113

九、蛏子羹、鱼面和鱼皮馄饨113

十、戚公饼和白蛇烧饼113

十一、矮人松糕和长人馄饨114

十二、县前汤圆和陡门头灯盏糕114

十三、白象香糕和虹桥绿豆糕114

十四、冬米糖、糯米糖和鸡脚糖115

十五、喝茶习俗115

十六、饮酒习俗116

十七、山区和渔乡宴饮习俗117

十八、畲族的饮食习俗117

十九、畲族的饮酒、喝茶、分食习俗118

居住118

一、温州的农村建筑118

二、温州的城镇建筑119

三、温州的建房仪式121

四、泰顺古民居悬鱼装饰121

五、平阳顺溪古宅122

六、畲族的建屋民俗123

交通123

一、“河满溜”、花船和盘汤123

二、航船和舴艋船124

三、温州的卖水舟124

四、木排和竹筏125

五、渡船和渡口125

六、农村的堤梁桥——碇步126

七、石拱桥、石板桥和栏杆桥126

十、泰顺的戈场桥127

九、鹿城藤桥的“藤桥”127

十、桥俗128

十一、石板路,石子路和泥路128

十二、板车和人力车128

十三、便轿、平轿和轿兜、篷兜129

器具129

一、箸笼、笊篱和板甑129

二、手罐和汤罐130

三、踏床、琴凳和重盛130

四、袜板子、顶针和熨斗130

五、罐头灯、蜡烛台131

六、不求人、鸡囱和鹤兜131

医药131

一、刮痧、挑痧、拔罐和针灸131

二、城乡的中药铺和中医坐堂132

三、乡间的草药郎中132

第四章 人生礼仪民俗133

一、温州人的婚娶民俗133

二、媒妁、开合和踏亲、议聘134

三、从小定、大定到选日135

四、待嫁酒、上头和选糖金杏137

五、送嫁妆和六局利市138

六、洞头的哭嫁和哭嫁影139

七、洞头的“肉骨饭”和“压肚兜”139

八、温州的“抢洞房”139

九、永嘉楠溪江的“鸳鸯并宿”140

十、接代和拜堂140

十一、洞头人的“公鸡拜堂”141

十二、各地闹洞房习俗141

十三、温州农村婚宴习俗142

十四、讨果子和要果子带143

十五、交家坐筵和分上下143

十六、谢媒和谢媒被144

十七、回花、孝顺席和会亲145

十八、永嘉的“定位舞”145

十九、乐清芙蓉的“百日回花”146

二十、温州山区的“作年婿”146

二十一、畲族的婚姻习俗146

二十二、畲族的歌作媒147

二十三、畲族的做表姊和唱哭嫁歌148

二十四、畲族的叫亲、烤赤郎和调新郎149

二十五、畲族的梳妆和戴凤冠向父母告别150

二十六、畲族的溜筷和含糖饭150

二十七、畲族的步行当轿、撒五谷和传代151

二十八、畲族的吃卵茶和举盘说花151

二十九、畲族的闹洞房、长夜对歌和回门对歌152

三十、打生、产房和快便肉、解胞粽152

三十一、坐褥和报喜153

三十二、开喉奶154

三十三、做月里和月里羹154

三十四、温州的做三朝154

三十五、泰顺的“洗三日”155

三十六、文成的“三旦酒”和“三旦树”155

三十七、“打光光”、“做对周”和“摸周”155

三十八、畲族的埋胎盘和吃落地酒156

三十九、畲族的拜树神和成丁礼156

四十、畲族的领养婴儿157

四十一、贺生日、做寿和暖寿157

四十二、送寿礼、献寿桃和寿桃山158

四十三、送寿匾、送寿联和吃寿面159

四十四、畲族的上寿民俗159

四十五、温州不同的葬式160

四十六、温州人传统丧葬的墓式种种161

四十七、苍南的千年孩儿坟163

四十八、温州的传统丧俗164

四十九、火葬、撒骨灰和以树代墓168

五十、畲族的唱哭歌、做功德和金瓶葬168

第五章 社会民俗170

一、温州的“桥会”170

二、温州的“施茶会”170

三、温州的“呈会”170

四、温州的“义龙会”171

五、温州的乡规民约172

六、瓯剧戏班和戏俗172

七、温州的宗族、宗祠习俗173

八、修谱、彩谱的仪式174

九、温州的亲属称谓习俗174

十、分家、赡养和抱异、过继175

十一、结拜和拜亲爷习俗176

十二、畲族的宗族、祠堂、祭祖和看祖图176

十三、畲族的财产继承民俗177

十四、畲族的禁山会和路会178

十五、畲族的唱考歌、唠歌和待客歌178

第六章 文化娱乐习俗180

一、瑞安的“藤牌舞”180

二、瓯剧的“浮缸舞”和“踢球舞”181

三、泰顺的“龙凤狮子灯舞”181

四、洞头的“贝壳舞”182

五、乐清、洞头的“鱼灯舞”182

六、温州的地方戏182

七、温州的水台183

八、温州的戏台184

九、温州的花鼓戏184

十、泰顺的“木偶戏”184

十一、苍南的单档布袋戏185

十二、温州鼓词186

十三、温州道情、花鼓和唱龙船儿188

十四、温州的劳动号子189

十五、温州的山歌和斗歌189

十六、温州的田歌、船歌、渔歌189

十七、温州的吹打班190

十八、永嘉的采茶灯舞191

十九、弹槐豆子和抢石子191

二十、模桩儿、造屋宕和捺背191

二十一、腾丁碰、丢三瞒和猜字瞒192

二十二、劈甘蔗和滚铜板192

二十三、掼沙袋和解绷绳192

二十四、温州的南拳193

二十五、畲族的盘瓠传说和创世神话193

二十六、畲族民歌的特点194

二十七、畲族的对歌195

二十八、畲族的杂歌197

二十九、畲族的小说歌197

三十、畲族的打尺寸198

三十一、畲族的畲家拳198

第七章 民间信仰200

一、洞头的妈祖信仰200

二、洞头的鱼神崇拜200

三、苍南蒲城的“拔五更”201

四、龙湾宁村的汤和信仰201

五、瓯海湗村的抢“排殿猪”202

六、永嘉的孝女崇拜203

七、永嘉的拜岩亲爷204

八、温州的陈靖姑信仰204

九、畲族的“拜树神”206

十、求雨206

十一、平阳雁荡的仙姑信仰207

十二、杨府爷信仰207

十三、畲族的图腾崇拜、祭祖和看祖图207

十四、畲族的奏名传法208

十五、畲族的信凤凰和凤凰装209

十六、畲族的插花娘娘、汤氏夫人和田公元帅209

附录210

一、温州方言210

二、民间传说选编211

三、民间歌谣225

四、谚语选编230

五、童谣、谜语选登234

彩色插图目录238

主要参考书目239

后记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