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碰撞三十年:改革开放十次思想观念交锋实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碰撞三十年:改革开放十次思想观念交锋实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226235.jpg)
- 刘吉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528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历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碰撞三十年:改革开放十次思想观念交锋实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思维一变 空间无限1
第一章 打破个人崇拜的桎梏,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16
一、个人崇拜的溯源16
二、斯大林个人崇拜对中国的影响19
三、毛泽东时代的个人崇拜21
四、林彪在个人崇拜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5
五、邓小平对个人崇拜的批判29
六、对毛泽东思想的全面评价32
七、“个人崇拜”的理论基础是英雄史观37
八、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39
第二章 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41
一、“文革”结束后的“左”倾错误41
二、华国锋与“两个凡是”44
三、邓小平等人反对“两个凡是”46
四、艰难的第三次复出50
五、胡耀邦任中央党校校长52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产生54
七、真理标准大讨论58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61
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65
第三章 走出姓“马”姓“修”的误区,坚持树立生产力标准的观点69
一、“文革”期间穷革命、富则修69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71
三、唯生产力论76
四、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彻底否定79
五、农村包产到户83
六、“猫论”的出台89
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92
八、生产力标准的提出96
九、“三个有利于”标准100
十、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2
第四章 搞清姓“社”与姓“资”的误区,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106
一、姓“社”姓“资”观念的形成106
二、姓“社”姓“资”露出水面109
三、邓小平上海带来“春风”112
四、皇甫平文章引起争议114
五、姓“社”姓“资”大争论121
六、“南方谈话”拨云见日127
七、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131
八、历史选择了“市场经济”135
九、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141
第五章 澄清姓“公”姓“私”问题,树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144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44
二、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147
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150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152
五、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的历程157
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163
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69
八、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及其特征171
九、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益无害175
十、继续调整和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178
第六章 走出“有产”和“无产”的困惑,坚信人民群众会逐步从少数人先富走向共同富裕的观点181
一、“无产”和“有产”的来历及其内涵181
二、“无产者”和“有产者”的划分标准184
三、毛泽东的富民政策及其结果188
四、国民对“有产”和“无产”的认识191
五、邓小平的富民政策及其效应194
六、同步富裕还是先富共富197
七、当代中国国民对“无产”和“有产”的再认识200
八、当代中国国民共同富裕的实现207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后任务与奋斗目标的变化216
一、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217
二、中国共产党出色地发挥了革命职能220
三、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新情况、新任务222
四、中国共产党的初步转型227
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艰辛探索232
六、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意识的理性觉醒239
七、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转型242
八、中国共产党成功转型后的启示247
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51
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255
第八章 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从理想到现实258
一、作为理念的和谐25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谐262
三、作为现代化的和谐265
四、作为现实运动的和谐269
五、党执政必须学会的一种本领271
六、经济应和谐275
七、政治应民主279
八、文化要自觉282
九、社会需自治285
十、共建和谐世界288
第九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硬”发展GDP没道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292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292
二、建国初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297
三、“大跃进”时期的发展观301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的发展观303
五、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发展观304
六、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308
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310
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13
九、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315
十、历史的经验教训与现实实践的启示:科学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出路321
第十章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2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羞羞答答的资本主义32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33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336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344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349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354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358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需要怎样的发展战略361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需要怎样的文明369
余论:我们未来的社会,是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374
结论 十次思想解放的十点结论37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375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完整地表达了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379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两个“坚定不移”383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实现“三个解放出来”388
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393
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398
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坚持“三个面向”401
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405
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09
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11
后记417
主要参考文献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