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兽医产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兽医产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37254.jpg)
- 赵兴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043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兽医学:产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兽医产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兽医产科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
二、学习兽医产科学的主要目的2
三、兽医产科学的发展简史及重大进展3
四、兽医产科学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8
第一章 生殖内分泌学10
第一节 内分泌学概述10
一、内分泌学的基本概念10
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13
三、激素作用的特点16
四、受体与激素作用17
五、激素的分类及其转运方式20
第二节 生殖激素21
一、松果腺激素23
二、丘脑下部激素25
三、垂体激素29
四、胎盘促性腺激素36
五、性腺激素38
六、局部激素42
七、外激素46
八、与生殖有关的神经递质47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繁殖50
一、细胞因子的基本特性50
二、细胞因子对繁殖功能的调节53
第四节 生殖激素的作用原理57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57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62
三、前列腺素的作用原理63
第五节 生殖内分泌学研究技术65
一、外科手术65
二、组织细胞学技术66
三、药理学方法68
四、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68
五、激素免疫技术69
六、生殖激素测定技术70
七、分子生物学技术72
第二章 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76
第一节 卵子发生与卵泡发育76
一、卵子发生及其调节76
二、卵泡生长及发育79
三、卵泡发生的动力学特点83
四、卵泡发育的调节85
第二节 生殖功能的发展88
一、初情期88
二、性成熟89
三、繁殖适龄期89
四、繁殖年限89
第三节 发情周期90
一、发情周期的分期90
二、发情周期中生殖内分泌的变化92
三、发情周期中卵巢的变化93
四、发情周期中生殖道的变化100
五、发情周期中性行为的变化101
六、发情周期的调节101
第四节 母畜发情周期的特点及发情鉴定104
一、牛的发情周期105
二、羊的发情周期109
三、猪的发情周期110
四、马和驴的发情周期111
五、犬和猫的发情周期112
第三章 受精114
第一节 配子在受精前的准备114
一、配子的运行114
二、精子在受精前的变化118
三、卵子在受精前的变化121
第二节 受精过程122
一、精、卵的识别和结合123
二、精子与卵质膜的结合和融合123
三、皮质反应及多精子入卵的阻滞124
四、卵子激活124
五、原核发育和融合125
六、受精的分子机理125
七、异常受精127
八、孤雌生殖127
第四章 妊娠129
第一节 妊娠期129
一、影响妊娠期的因素130
二、胎儿数目131
第二节 母体的妊娠识别133
一、反刍动物的妊娠识别134
二、啮齿类动物的妊娠识别135
三、猪的妊娠识别135
四、灵长类和马属动物的妊娠识别137
五、妊娠识别的机理138
第三节 胚胎发育及胚泡附植142
一、受精卵的发育142
二、胚泡附植147
三、胚胎的生长发育152
第四节 胎膜及胎盘153
一、胎膜的发育153
二、胎盘及其功能157
三、胚胎的营养164
第五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166
一、生殖器官变化166
二、全身变化167
三、内分泌变化168
第五章 分娩173
第一节 分娩预兆173
第二节 分娩启动175
一、启动分娩的因素175
二、分娩启动的机理177
第三节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179
一、产力179
二、产道181
三、胎儿与产道的关系181
第四节 分娩过程184
一、宫颈开张期184
二、胎儿产出期184
三、胎衣排出期187
第五节 接产188
一、接产的准备工作189
二、接产的方法步骤189
第六节 产后期191
一、行为变化191
二、生殖器官变化191
第七节 诱导分娩193
一、适用情况193
二、方法和步骤194
三、注意事项195
第六章 辅助繁殖技术197
第一节 人工授精技术197
一、人工授精技术的意义197
二、鲜精人工授精技术198
三、冻精人工授精技术203
四、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205
第二节 胚胎移植技术205
一、供体的超数排卵207
二、同期发情208
三、配种208
四、收集胚胎208
五、移植胚胎210
第三节 胚胎及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技术212
一、冷冻原理212
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213
三、胚胎冷冻保存214
四、解冻215
第四节 胚胎分割和融合技术216
一、胚胎分割216
二、胚胎融合218
第五节 细胞核移植和克隆技术220
一、核移植和动物克隆的原理221
二、哺乳动物克隆操作技术221
三、影响哺乳动物克隆效果的因素224
四、发展前景225
第六节 性别控制技术226
一、性别控制的理论基础226
二、X、Y精子鉴定及分选技术227
三、胚胎性别鉴定技术228
第七节 体外胚胎生产技术229
一、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231
二、精子的体外获能233
三、体外受精233
四、早期胚胎培养234
第八节 转基因技术235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236
二、基因重组236
三、重组DNA的转化、筛选及制备237
四、转基因动物的制备237
五、转基因哺乳动物表达系统238
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239
第九节 犬和猫的节育技术240
一、节育和绝育的手术方法240
二、节育的药物学方法244
三、节育的免疫学方法249
第十节 辅助繁殖技术与疫病控制251
一、人工授精与疫病控制251
二、胚胎移植与疫病控制254
第七章 妊娠期疾病257
第一节 流产257
第二节 早期胚胎死亡264
第三节 胎水过多267
第四节 孕畜截瘫269
第五节 孕畜浮肿270
第六节 阴道脱出271
第七节 绵羊妊娠毒血症275
第八节 马属动物妊娠毒血症277
第八章 分娩期疾病280
第一节 难产概述280
一、难产的发病率280
二、难产的病因280
三、各种动物常见的难产类型283
第二节 难产的检查284
一、病史调查284
二、母畜的全身检查285
三、产科检查285
四、术后检查288
五、难产的预后288
第三节 手术助产的术前准备289
第四节 助产手术290
一、用于胎儿的手术290
二、用于母体的手术300
三、助产手术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307
第五节 助产后母畜的检查及护理309
第六节 常见难产及手术助产310
一、产力性难产311
二、产道性难产313
三、胎儿性难产324
第七节 危重情况的处理342
一、休克342
二、子宫破裂343
第八节 难产的预防344
第九章 产后期疾病346
第一节 产道及子宫损伤346
一、阴道及阴门损伤346
二、子宫颈损伤347
三、子宫破裂348
第二节 胎衣不下349
第三节 子宫内翻及脱出353
第四节 子宫复旧延迟357
第五节 产后感染358
一、产后阴门炎及阴道炎358
二、产后子宫内膜炎359
三、产后败血症和产后脓毒血症360
第六节 生产瘫痪362
第七节 产后截瘫368
第八节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369
第十章 母畜科学372
第一节 不育的原因及分类372
一、评价母畜生育力和不育的标准372
二、不育的原因及分类375
三、不育的检查376
第二节 先天性不育383
一、近亲繁殖与种间杂交不育383
二、两性畸形384
三、异性孪生母犊不育387
四、生殖道畸形391
第三节 饲养管理及利用性不育392
一、营养性不育392
二、管理利用性不育396
三、繁殖技术性不育397
四、环境气候性不育398
五、衰老性不育399
第四节 疾病性不育400
一、非传染性疾病400
二、传染病及侵袭病425
第五节 免疫性不育433
一、免疫系统对繁殖功能的影响433
二、抗精子抗体性不育434
三、抗透明带抗体性不育437
第六节 防治不育的综合措施438
一、个体繁殖障碍原因的调查438
二、群体生育力的评价440
三、建立完整的繁殖记录442
四、繁殖母畜的日常管理及检查443
五、完善管理措施444
六、重视青年后备母畜的饲养445
七、严格执行卫生措施445
第十一章 公畜科学446
第一节 公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446
一、公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446
二、精子发生及其调节448
三、公畜生殖功能的内分泌调节450
第二节 公畜的性行为452
一、性行为的表现452
二、公畜性行为的调节和影响因素455
第三节 公畜的不育457
一、公畜不育的病因及分类457
二、公畜不育的检查459
三、睾丸及附睾疾病461
四、精索、输精管及副性腺疾病467
五、外生殖器官疾病468
六、功能性不育473
第十二章 新生仔畜科学477
第一节 新生仔畜的生物学特点和护理477
一、新生仔畜的解剖生理学特点477
二、初生时母仔关系的建立与行为479
三、新生仔畜的喂养482
四、新生仔畜的护理483
第二节 新生仔畜疾病485
一、围产期胎儿死亡485
二、窒息486
三、孱弱486
四、胎粪停滞487
五、脐炎487
六、新生仔畜溶血病488
七、新生仔猪低血糖症490
八、新生犊牛搐搦症491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492
第一节 泌乳生理492
一、乳汁的形成和成分493
二、乳腺的发育494
三、乳汁生成及其调节496
四、泌乳与排乳497
五、乳腺的退行性变化498
第二节 奶牛乳房炎498
一、乳房炎的分类499
二、乳房炎的病因学特点500
三、乳房炎的发病机理500
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502
五、乳房炎的临床症状506
六、乳房炎炎症的基本指标及诊断507
七、乳房炎的治疗511
八、乳房炎的预防522
第三节 其他乳房疾病533
一、乳房浮肿533
二、乳房创伤534
三、乳池和乳头管狭窄及闭锁535
四、漏乳536
五、血乳536
六、乳房坏疽537
七、酒精阳性乳537
附录 兽医产科学专业术语英汉对照539
主要参考文献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