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菌药物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抗菌药物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246244.jpg)
- 孙淑娟,袭燕主编;王凤山,张鉴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021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菌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1
一、概述1
二、国外临床药学的发展与临床药师培养3
三、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与未来4
第二节 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应掌握的知识框架12
一、了解国内外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采取的策略与措施12
二、应掌握的专业知识13
三、抗菌药物实验技能14
上篇17
第一章 抗菌药物17
第一节 概述17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方法及概念17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9
第二节 抗生素22
一、β-内酰胺类22
二、氨基糖苷类33
三、大环内酯类34
四、多肽类36
五、林可霉素类42
六、磷霉素43
七、四环素类44
八、酰胺醇类45
九、利福霉素类45
十、链阳霉素类46
十一、噁唑烷酮类46
第三节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47
一、喹诺酮类47
二、磺胺类51
三、硝基咪唑类52
四、呋喃类52
五、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53
六、抗麻风分枝杆菌药54
第二章 抗真菌药物56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56
一、抗真菌药物的分类56
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59
第二节 临床常用各类抗真菌药物及其应用61
一、多烯类61
二、唑类64
三、烯丙胺类76
四、核苷类77
五、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78
第三章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临床应用管理及活性评价81
第一节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81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及意义81
二、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86
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99
第二节 特殊病理、生理下抗菌药物的应用102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102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04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05
四、新生儿及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05
五、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07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109
一、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109
二、抗菌药物的体内相互作用111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116
一、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16
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基本原理与医院感染的关系117
三、抗菌药物滥用增加医院感染117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117
第五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18
一、概述118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120
三、美国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指南123
四、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131
第六节 抗菌药物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132
一、抗菌活性参数132
二、抗菌药物体外活性评价方法133
三、抗菌药物体内活性评价方法138
中篇141
第四章 细菌、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141
第一节 临床常见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141
一、非特异性检查142
二、病原体的实验室识别方法142
第二节 临床常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148
一、真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群149
二、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149
第三节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草案)155
一、定义155
二、诊断标准156
三、临床处理程序与防治策略156
四、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157
第五章 常见各系统感染159
第一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59
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160
二、掌握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特点,结合感染性疾病规律制定给药方案161
三、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161
四、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162
五、抗菌药物局部应用原则162
六、加强抗菌药物实验室检测163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3
一、化脓性脑膜炎163
二、脑脓肿174
三、结核性脑膜炎176
四、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8
第三节 呼吸系统感染179
一、上呼吸道感染180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83
三、肺炎184
四、肺结核209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227
一、概述227
二、心内膜炎的分类227
三、心内膜炎的治疗228
第五节 消化系统感染230
一、伤寒和副伤寒230
二、细菌性痢疾233
三、空肠弯曲杆菌肠炎235
四、耶氏菌肠炎238
五、假膜性肠炎239
六、霍乱和副霍乱240
第六节 泌尿系统感染242
一、概述242
二、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245
第七节 骨、关节感染246
一、化脓性骨髓炎246
二、化脓性关节炎248
三、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应用250
第八节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252
一、概述252
二、急性蜂窝组织炎253
三、丹毒255
四、疖256
五、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256
六、动物和人咬伤257
第六章 ICU常见感染及抗菌药物的选择262
第一节 ICU常见感染262
一、概述262
二、重症感染的处理原则266
第二节 ICU常见耐药菌所致感染与治疗271
一、MRS所致感染与治疗271
二、VRE所致感染与治疗277
三、PRSP所致感染与治疗281
四、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与治疗284
五、不动杆菌属所致感染与治疗287
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及治疗289
七、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与治疗292
八、产AmpC的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与治疗294
第三节 ICU侵入性诊疗与相关感染296
一、输血相关感染296
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301
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相关感染303
四、呼吸机相关感染305
五、导尿相关感染309
六、透析相关感染310
第七章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315
第一节 手术切口分类及其相关概念315
一、手术切口分类方法316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317
第二节 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318
一、预防用药的目的318
二、应用原则318
三、用药选择321
第八章 临床常见真菌感染及治疗327
第一节 真菌感染的分类327
一、浅部真菌感染327
二、深部真菌感染328
第二节 ICU深部真菌感染及其治疗331
一、概述331
二、ICU常见深部真菌感染333
三、重症患者IFI真菌感染的诊断343
四、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345
下篇353
第九章 医学微生态学353
第一节 微生态概述353
一、微生态的形成353
二、微生态系统354
三、人体正常菌群及作用355
四、影响因素356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失调与防治358
一、微生态平衡358
二、微生态失调与防治359
第三节 医学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361
一、医学微生态学361
二、感染微生态学的产生362
第四节 微生态制剂365
一、概念365
二、类型366
三、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366
四、微生态制剂的应用367
第十章 常见细菌病原菌及其耐药性370
第一节 概述370
一、相关概念370
二、常用的细菌分类方法、细菌的形态与结构372
三、细菌的理化性状375
四、细菌的新陈代谢376
五、细菌的人工培养及形态学检查378
第二节 细菌各论382
一、葡萄球菌属382
二、链球菌属384
三、奈瑟菌属388
四、嗜血杆菌属391
五、肠杆菌科细菌392
六、弧菌属399
七、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402
八、分枝杆菌属402
九、假单胞菌属405
十、不动杆菌属406
十一、产碱杆菌属407
十二、黄杆菌属407
十三、莫拉菌属407
十四、厌氧性细菌408
十五、棒状杆菌属410
十六、布氏菌属412
十七、芽胞杆菌属413
十八、耶尔森菌属414
第三节 常见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商品化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415
一、关于CLSI415
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常用方法415
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释416
四、细菌耐药性检查方法417
五、特殊耐药菌检测417
六、如何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418
七、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影响因素419
八、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419
九、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420
第四节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427
一、概述427
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428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研究方法435
一、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研究方法435
二、主动外排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438
三、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的测定方法439
四、细菌生物膜研究方法440
五、β-内酰胺酶测定方法442
六、ESBLs测定方法444
第十一章 常见真菌病原菌449
第一节 真菌概述449
一、真菌及其分布449
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450
三、真菌的分类451
第二节 浅部感染真菌454
一、皮肤感染真菌454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456
第三节 深部感染真菌457
一、致病性真菌457
二、条件致病性真菌458
第四节 真菌的致病性462
一、致病性真菌感染462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462
三、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463
四、真菌性中毒463
五、真菌毒素与肿瘤463
第五节 真菌耐药机制与抗真菌耐药策略464
一、真菌耐药机制464
二、抗真菌耐药性的方法研究进展470
第十二章 病原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472
第一节 细菌耐药性控制策略472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72
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基因播散473
三、加强药政管理474
四、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耐药性监测475
五、加强新药开发475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摘要)476
一、前言476
二、干预概要477
参考文献481
附录483
附录1常用抗菌药物的英汉名词对照483
附录2常见致病菌的中外文名称对照487
附录3常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510
附录4主要抗菌药物相互作用515
附录5常见病原菌感染选用药物参考520
附录6常用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524
中文索引527
英文索引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