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广播史学批评建构:以《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卷为个例展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广播史学批评建构:以《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卷为个例展开
  • 陈尔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453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广播事业-新闻事业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广播史学批评建构:以《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卷为个例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缘起1

二、《建构》示例的确定4

三、《建构》的框架6

四、广播史学批评与结合《通史》个例9

呼唤广播史学批评15

1.回望中国广播史学科建设15

1.1 孜孜不倦做学问最重要15

1.2 营造做学问的环境18

1.3 积累共享的史料19

1.4 吸纳整合之路20

1.5 精华源于调查23

1.6 敞一扇历史的窗口24

1.7 未尽人意25

2.中国广播史学批评现状27

2.1 讨论、争鸣、批评在线27

2.2 讨论、争鸣、批评须有规则31

2.3 史学批评没有进入自觉阶段33

3.呼唤广播史学批评35

3.1 原本一学派35

3.2 学派成长36

3.3 学派自身呼唤广播史学批评42

4.中国广播史的几个问题44

4.1 “中国广播”是根本范畴44

4.2 大时代走势下的“史职求真”45

4.3 反观思维的历史时代性47

4.4 治广播史的观照视点49

检核专史品格53

5.矮化·淡出·迷失53

5.1 《通史》对客观实际的矮化53

5.2 中国自己的广播诞生的必然因素被淡出56

5.3 中国自己的广播电台在《通史》中迷失58

6.中国广播诞生的直接科技背景不是电报60

6.1 游离于广播的“无线电”背景60

6.2 几个回避62

6.3 无线电话作为广播的科技背景衬托了什么64

7.《通史》只记述了5%的广播电台67

7.1 《通史》关于记述的定位67

7.2 《通史》述史的详略档次68

7.3 《通史》具体记述的实际70

8.广播本身的情形淡淡74

8.1 《通史》中广播本身情形似更不可或缺74

8.2 《通史》对中国95%的广播电台的广播本身的情形基本无记述77

8.3 对广播本身的情形《通史》似不特关注79

8.4 有突出有减弱81

8.5 《通史》对延安台广播本身情形的记述83

9.《通史》中广播人踪影稀疏86

9.1 《通史》中许多事件不提广播人86

9.2 《通史》中几百座台广播人踪影稀疏89

9.3 共产党领导的广播电台中的广播人91

检核良史品格97

10.疆里芜秽97

10.1 自揽芜秽97

10.2 认外台为中国的广播电台100

10.3 历史上对旧说的批评104

10.4 广播涵义之特定106

10.5 站不住的理由107

10.6 规正疆里110

11.错开首端112

11.1 人为的“两不像”112

11.2 未把错当错114

11.3 中国广播史遭割头换脸118

11.4 怎样看赵先生维护《通史》错开首端119

12.虚美与隐恶123

12.1 两“绝”123

12.2 一褒一贬129

12.3 一“命”三“气”132

13.不在意主权不可取134

13.1 广播电台关涉国家主权134

13.2 赵先生对境内外台说法的变化135

13.3 用“但是”和不用“但是”137

检核信史品格141

14.窜改史实必伤信史141

14.1 确实窜改了141

14.2 没什么不好理解144

14.3 史实改不得146

15.擅改开洛台史实149

15.1 擅改开洛台原形和开播时间149

15.2 擅改播音状态151

15.3 擅改收音机数量152

15.4 改动政府法令154

16.竟改出新的伪版本157

16.1 《通史》用心改动事实157

16.2 改史实难免不自洽159

16.3 北京广播无线电台的历史原貌161

17.擅改“收音员训练班”史实165

17.1 对照中看改变165

17.2 何以发生如此改变167

17.3 事实原样如此168

18.擅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史实171

18.1 不可思议的擅改171

18.2 擅改延安台广播发射机运到的时间172

18.3 擅改延安台广播发射机处置的史实173

18.4 窜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证据史料176

19.擅改美军台史实177

19.1 美军在中国设立广播电台177

19.2 改非法为合法178

19.3 把未经“批准”,改成批准179

19.4 美军军用广播电台是未被取缔的电台180

20.暗改哈尔滨台的史实182

20.1 窜改哈尔滨台的史实182

20.2 暗改史实却打着“均据”《东北人民广播史》的招牌183

20.3 “均据”的多重性185

21.擅改中联广播电台史实187

21.1 改动史实之被发现187

21.2 初步核对188

21.3 结论要在调查研究之后190

22.擅改晋察冀、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史实192

22.1 擅改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的史实192

22.2 擅改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史实194

23.擅改东北新华台的史实196

23.1 擅改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史实196

23.2 涂改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总台成立的相关史实198

23.3 改变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总台成立之前的史实200

23.4 擅改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总台成立后的史实202

24.擅改出来的“培训班”203

24.1 综观不出来却改出来的“培训班”203

24.2 有没有“编播训练班”205

24.3 “编播训练班”一说,是怎样引发人们考察的208

24.4 人民广播业务教育早期实情210

25.多种多样的史实改动213

25.1 关于更改史实213

25.2 对抗战前相关史实的改动214

25.3 改动史实之感情因素215

检核治史作风219

26.已改而未改完219

26.1 《通史》把“恢复广播”的时间改了219

26.2 关于“9·5说”的考察221

26.3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应是1945年8月29日恢复广播的223

27.特别倚重却又靠不住的史料226

27.1 吴梯青的《创办广播》226

27.2 《通史》特别倚重这一则材料227

27.3 会议是1927年开的,无人说吴是代表228

27.4 多项存疑230

27.5 历史的茬口对不上230

27.6 已有广播电台在先230

27.7 难说有过“核准”231

27.8 颠倒混乱的顺序232

27.9 “玄机”所在233

28.关于《通史》的注释235

28.1 “本文注”中的失误235

28.2 “引文注”的失误237

28.3 “编者注”的问题239

29.关于《通史》的大事记240

29.1 关于大事记240

29.2 中国自己的广播大事应有位置241

29.3 广播业务也有大事242

30.关于广播电台的统计244

30.1 对官办广播电台的统计244

30.2 对民营广播电台的统计245

30.3 对其它广播电台的统计246

31.关于《通史》的参考书刊及文章目录249

31.1 书刊、文章列目名称有的欠准确249

31.2 还有些书刊、文章可供“附录”三、四选择251

31.3 此三本书似不可少252

维护史学批评的健康255

32.学术批评须老老实实255

32.1 学术批评应讲诚信255

32.2 学术批评应尊重他人劳动成果257

32.3 学术批评应当光明磊落258

33.学术批评须助长正气262

33.1 坚持学术批评的正气262

33.2 杂念消减正气264

33.3 长正气必得煞邪气265

34.学术批评须认真负责267

34.1 认真与责任267

34.2 认真与细致269

34.3 不可先讲出去然后再说272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