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源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54897.jpg)
- 李含琳编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87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资源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资源经济学基础理论1
第一节 资源概念和资源特点1
一、资源概念1
二、资源特点3
三、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5
第二节 资源权力结构和资源系统6
一、资源的权力结构6
二、资源时间观9
三、资源生产力10
四、资源系统12
第三节 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5
一、资源的使用价值15
二、资源的价值18
三、资源的总价值21
第二章 资源分类理论23
第一节 资源的基本分类23
一、按照经济活动的属性来分类23
二、按照经济资源本身的属性来分类23
第二节 资源的多角度分类25
一、从资源的可利用程序分类25
二、从资源的地理分布分类26
三、从资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分类26
四、从资源与消费的关系分类28
五、从现实资源的生产力形态分类28
第三节 不同资源的概念和特征29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9
二、生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31
三、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33
四、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35
五、能源资源的概念和分类36
第三章 资源配置理论40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概念和原则40
一、资源配置的概念40
二、资源配置的原则42
第二节 资源的供求关系与数量平衡45
一、自然资源供求关系的特殊性45
二、资源使用价值的数量关系和平衡45
三、资源价值的数量关系和平衡46
四、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8
五、自然资源的数量关系与平衡48
第三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50
一、资源在部门和地区间的配置50
二、资源短缺理论53
第四节 资源商品的价格57
一、资源价格的重要性57
二、资源价格的本质和估算58
三、调整资源价格势在必行60
第四章 资源的社会性和城乡资源流动63
第一节 社会资源的社会阶层的占有与分配63
一、社会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63
二、中国城市四大职业阶层占有社会资源的特点65
三、社会阶层占有社会资源的作用69
第二节 资源的综合配置关系70
一、资源综合配置的重要性70
二、资源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72
三、资源综合研究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和决策部门74
第三节 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与流动76
一、城乡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和若干规律76
二、城乡资源配置与交换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77
三、城乡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79
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81
第四节 农业资源游离理论84
一、农业资源游离的理论界定84
二、农业资源游离的基本类型85
三、农业资源游离的形成机理88
第五章 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践应用92
第一节 科学认识比较优势的理论思路92
一、科学认识比较优势92
二、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96
三、发挥比较优势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99
第二节 西部地区特色资源产业的评价标准103
一、资源和产业独有标准103
二、资源和产业规模标准104
三、资源和产业专业化标准106
四、资源和产业效益标准107
第三节 农业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110
一、市场竞争优质是发挥比较优势的根本问题110
二、辐射能力强的企业才是直正的公头企业111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运行机制建设113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开发115
第一节 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观和实践观115
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协调发展观115
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工业化的文明观117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观118
四、其他六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119
第二节 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121
一、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贡献121
二、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研究问题122
三、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124
第三节 资源伦理观126
一、资源利用伦理的概念126
二、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代际公平原则127
三、可持续利用意识的功能128
第四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能力建设130
一、科技能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130
二、中国的科技能力现状131
三、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的对策133
第七章 中国资源存量特点及资源弹性理论137
第一节 中国资源存量特征137
一、中国资源的基本特点137
二、中国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140
第二节 中国资源的预期供需愿望142
一、未来30至50年中国资源的需求预期142
二、未来30至50年中国资源的供给保证程度143
三、要客观评价中国资源的富集程度146
第三节 资源弹性理论与资源开发战略的调整149
一、资源弹性理论149
二、资源战略误导151
三、资源弹性的实证分析153
四、建立高效低耗型经济发展模式155
第八章 中国资源的分类供需展望159
第一节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展望159
一、中国矿产资源基本概况159
二、中国矿产资源的供应缺口160
三、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64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供需展望164
一、中国土地资源基本概况164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166
三、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68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供需展望170
一、中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170
二、中国水资源的存量与分布173
三、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174
第四节 中国森林资源供需展望178
一、中国森林资源概况178
二、中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80
三、中国森林资源的供需预测182
第五节 中国淡水资源供需展望183
一、中国淡水水产资源概况183
二、中国淡水水产资源的特点183
三、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与问题184
第六节 中国海洋资源供需展望187
一、中国海洋资源概况187
二、中国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的战略地位188
三、中国海洋资源危机与开发预期189
第七节 中国旅游资源供需展望190
一、中国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190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2
第九章 世界性资源危机195
第一节 资源危机是个世界性话题195
一、世界资源危机综述195
二、世界资源危机的影响197
第二节 世界资源危机的表现200
一、世界土地资源危机200
二、世界森林和草地资源危机201
三、世界淡水资源危机202
四、世界海洋资源危机203
五、世界生物资源危机204
六、世界矿产资源危机205
第三节 中国资源危机的表现206
一、中国土地资源危机206
二、中国草地资源危机207
三、中国森林资源危机208
四、中国水资源危机210
五、中国矿产资源危机212
六、中国生物资源危机214
第四节 资源安全215
一、资源安全概念的提出215
二、国外对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216
三、我国对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217
四、资源安全机理问题219
第十章 中国能源问题与能源战略222
第一节 能源分类和能源问题222
一、能源分类222
二、能源发展的历史轨迹223
三、能源与环境224
第二节 能源消费结构与效率226
一、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226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227
三、能源消费量及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228
第三节 中国能源供需展望229
一、中国的常规能源229
二、中国的新能源资源233
三、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234
第四节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特点235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利用235
二、中国能源利用的特点236
三、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国际比较237
第五节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对策239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战略239
二、中国能源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40
三、中国能源的比较优势240
四、中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宏观环境242
五、中国改善能源结构的思路244
六、中国实施新的能源战略保证条件244
第六节 以煤代赈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246
一、农村能源结构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247
二、西方发达国家农村能源结构的演变史及我们的差距248
三、以煤代赈的可行性条件分析249
四、以煤代赈和其他国家扶持政策的配合251
第十一章 中国资源战略对策选择253
第一节 中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战略选择253
一、实施开源与节流并重的资源开发战略253
二、实施国际性全方位资源开发战略255
三、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战略257
四、实施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战略259
第二节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类战略与对策选择261
一、矿产资源战略与对策261
二、土地资源战略与对策262
三、水资源战略与对策264
四、森林资源战略与对策266
五、淡水资源战略与对策268
六、海洋资源战略与对策271
第十二章 中国国土资源配置问题273
第一节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273
一、集中统一的微观企业式管理273
二、“条块分割”的微观企业式和宏观调控式相混合的管理274
三、集中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275
第二节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277
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现状277
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81
三、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284
第三节 培育和开发国土整治产业289
一、国土整治产业的理论价值和研究对象289
二、国土整治产业的特点和主要内容289
三、国土整治产业的发展对策290
第四节 西部国土资源优势开发293
一、西部国土资源的优势293
二、西部国土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思路293
第十三章 西部地区的资源结构与开发对策296
第一节 西部资源开发的基本问题296
一、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96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和方法297
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资源结构302
一、广阔的土地资源302
二、富饶的矿产资源303
三、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305
四、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307
五、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308
六、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309
第三节 资源转化成本和优劣势问题310
一、资源转化310
二、资源转化的成本312
三、资源转化的优势313
四、资源转化的劣势316
第四节 西部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317
一、西部资源的开发历程317
二、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矛盾320
三、实现西部地区资源市场配置的对策321
第五节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对策323
一、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323
二、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与质量324
三、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326
第六节 在西部建设中国中药生产和加工基地328
一、在西部建设中药基地的市场条件328
二、在西部建设中药基地的战略选择329
后记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