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
  • 湖南农学院农作物教研组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16109.306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1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1

第二节 繁殖与发育2

一、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2

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4

第三节 遗传和变异6

一、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6

二、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8

三、遗传和变异在作物良种选育中的作用11

第二章 细胞与遗传13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3

一、细胞的结构13

二、染色体15

三、细胞分裂16

第二节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22

第三节 细胞与遗传25

一、细胞核与遗传26

二、细胞质与遗传27

三、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29

第三章 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30

第一节 分离规律(关于一对性状的遗传)31

一、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33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34

三、分离规律的应用37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关于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39

一、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39

二、独立分配规律及其验证40

三、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43

四、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44

第三节 连锁和交换46

一、连锁遗传现象46

二、连锁与交换的实质49

三、交换值51

四、连锁群51

五、连锁与交换规律的应用52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52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52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多基因假说54

第四章 核酸与遗传57

第一节 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7

一、转化作用57

二、细菌病毒的试验58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59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61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和传递63

一、遗传信息63

二、复制63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64

第四节 关于蛋白质合成问题67

第五章 突变与诱变69

第一节 基因突变69

一、基因突变的特征70

二、突变发生的时期和影响范围72

三、突变的显现72

第二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74

一、缺失74

二、重复75

三、倒位76

四、易位78

第三节 诱发突变80

一、诱变因素80

二、处理的剂量82

三、诱变效应85

第六章 植物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基本知识87

第一节 染色体组概念87

第二节 单倍体88

一、什么是单倍体植物88

二、植物单倍体的来源89

三、单倍体植物的特点90

四、单倍体植物在遗传育种上的意义92

五、人工获得单倍体的途径94

第三节 多倍体95

一、什么是多倍体95

二、多倍体的产生96

三、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99

四、多倍体的细胞遗传特点101

五、多倍体的人工诱导103

六、植物多倍体的鉴定109

七、多倍体育种的若干原则112

第七章 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利用的原理114

第一节 杂种优势114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114

二、关于杂种优势的解释115

三、杂种优势的固定119

四、杂种优势的预测120

第二节 雄性不育利用的原理121

一、“三系”配套122

二、雄性不育性的遗传124

三、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127

第二编 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130

第八章 水稻育种和良种繁育130

第一节 水稻的育种任务和目标130

一、水稻育种的任务130

二、水稻育种目标131

第二节 水稻育种途径和程序134

一、征集、研究育种原始材料136

二、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动摇育种原始材料的遗传性,促使遗传性产生变异136

三、进行比较鉴定,选出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138

第三节 育种材料主要性状的分析及品种资源141

一、关于生育期141

二、关于产量性状144

三、关于抗逆性152

四、关于米质166

五、关于脱粒性171

第四节 引种172

一、引种的意义172

二、引种的依据173

三、引种规律174

四、引种中应注意的问题178

五、引种试验179

第五节 系统育种181

一、系统育种的意义181

二、系统育种的理论基础182

三、系统育种的步骤和方法184

第六节 杂交育种(品种间有性杂交)190

一、杂交育种的意义190

二、杂交亲本的选配和杂交方式191

三、杂交197

四、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202

五、杂种后代的培育选择和处理228

第七节 辐射育种238

一、辐射育种的意义和特点238

二、我国水稻辐射育种的主要成就239

三、辐射育种的方法和技术242

四、辐射后代的选育247

第八节 水稻单倍体育种—花粉植株的培育251

一、水稻花粉植株培养在育种上的作用252

二、水稻花粉植株的培养方法254

第九节 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270

一、品种试验的基本要求270

二、品系鉴定272

三、品种比较试验(简称品比试验)277

四、区域试验(简称区试)287

五、加快育种步伐,多、快、好、省地选育新的杂交品种293

第十节 良种繁育299

一、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300

二、如何防止品种混杂退化302

三、加速良种繁育310

四、种子检验312

第十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316

一、水稻的杂种优势316

二、“三系”配套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318

三、“三系”的选育321

四、繁殖、制种和杂种栽培331

五、主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简介339

附:培育水稻“三系”记载标准341

第九章 小麦育种和良种繁育343

第一节 我省小麦育种的任务及目标343

一、小麦育种的任务343

二、制定育种目标344

第二节 小麦的品种资源及其利用347

一、小麦属的分类347

二、小麦品种在我省利用情况351

三、小麦原始材料的征集、研究和利用355

第三节 引种356

一、引种的经验356

二、引种试验357

第四节 系统育种359

一、系统育种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359

二、选择方法361

第五节 杂交育种363

一、杂交亲本的选配363

二、杂交组合的配置365

三、杂交技术371

四、杂种后代的培育和选择374

第六节 其他育种途径简介382

一、辐射育种383

二、单倍体育种386

三、远缘杂交育种389

四、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392

第七节 小麦的良种繁育393

一、小麦良种退化的原因394

二、防止和克服良种退化的方法395

三、精量播种,加速繁育良种397

附:小麦品种介绍398

第十章 棉花育种和良种繁育405

第一节 我省棉花育种的任务和目标405

一、棉花育种的任务405

二、棉花育种的目标406

第二节 棉花的品种资源407

一、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407

二、主要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的研究408

第三节 棉花育种的途径414

一、引种414

二、系统育种414

三、杂交育种416

四、杂种优势利用427

五、辐射育种428

第四节 棉花的良种繁育429

一、棉花退化的原因429

二、良种繁育技术430

第五节 棉花的优良品种434

第十一章 油菜育种和良种繁育437

第一节 我省油菜育种的任务和目标437

一、油菜育种的任务437

二、油菜育种的目标438

第二节 油菜育种的原始材料439

一、原始材料的分类439

二、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441

三、油菜育种材料主要性状的选择和鉴定443

第三节 油菜育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444

一、引种444

二、系统育种446

三、杂交育种448

四、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462

第四节 油菜良种繁育465

一、油菜良种繁育的特点466

二、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466

第五节 油菜的优良品种468

一、湖南省油菜优良品种简介468

二、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系统图471

附:油菜品种试验记载项目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