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制图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制图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66628.jpg)
- 徐绍军,云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577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工程制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制图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2.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必要性和意义1
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3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14689—19933
1.1.2 标题栏(摘自GB/T17825—1999、JB/T5054.3—2000)4
1.1.3 明细栏(摘自GB/T17825—1999、JB/T5054.3—2000)5
1.1.4 比例(摘自GB/T14690—1993)6
1.1.5 字体(摘自GB/T14691一1993)7
1.1.6 图线(摘自GB/T17450—1998、GB/T4457.4—2002)9
1.1.7 尺寸注法(摘自GB4458.4—2003、GB/T19096—2003)12
1.2 几何作图17
1.2.1 斜度17
1.2.2 锥度(摘自GB/T15754—1995)17
1.2.3 圆弧连接18
1.2.4 椭圆22
1.3 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及画图22
1.3.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22
1.3.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23
1.3.3 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23
1.3.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23
1.4 徒手画图24
1.4.1 徒手画图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4
1.4.2 徒手画图的基本方法24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9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9
2.1.1 投影法原理和种类29
2.1.2 工程上常见的投影图30
2.1.3 平行投影的特性31
2.2 物体的正投影32
2.2.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32
2.2.2 三面投影(投影图)32
2.2.3 物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34
2.3 点的投影35
2.3.1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投影规律35
2.3.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36
2.3.3 两点的相对位置37
2.4 直线的投影38
2.4.1 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38
2.4.2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41
2.4.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3
2.5 平面的投影45
2.5.1 平面的表示法45
2.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45
2.5.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49
第3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的投影52
3.1 立体的投影52
3.1.1 平面立体的投影52
3.1.2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和直线54
3.1.3 回转体的投影55
3.1.4 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和直线57
3.1.5 不完整回转体61
3.2 截交线62
3.2.1 平面立体截交线62
3.2.2 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64
3.3 相贯线74
3.3.1 回转体表面相贯线的作图方法74
3.3.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79
3.3.3 组合相贯线的画法80
3.3.4 过渡线的画法81
第4章 组合体82
4.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和形体分析法82
4.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82
4.1.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82
4.1.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83
4.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84
4.2.1 组合体的视图选择85
4.2.2 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85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88
4.3.1 组合体标注尺寸的要求88
4.3.2 尺寸的种类88
4.3.3 尺寸基准89
4.3.4 标注尺寸的方法89
4.3.5 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91
4.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92
4.4.1 读图的基本方法和要领92
4.4.2 读图的步骤94
4.5 组合体的轴测图表达97
4.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97
4.5.2 正等轴测图99
4.5.3 斜二轴测图105
4.6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106
4.6.1 构型的基本原则107
4.6.2 构型的基本方法108
4.6.3 构型设计举例109
第5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111
5.1 视图111
5.1.1 基本视图111
5.1.2 向视图113
5.1.3 局部视图113
5.1.4 斜视图114
5.2 剖视图116
5.2.1 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116
5.2.2 剖视图的种类119
5.2.3 剖切方法122
5.3 断面图126
5.3.1 断面图的概念及种类126
5.3.2 断面图的画法与标注127
5.4 其他表达方法128
5.4.1 局部放大图128
5.4.2 简化画法129
5.5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133
5.6 剖视图的轴测表达136
5.7 第三角画法简介136
第6章 计算机二维绘图139
6.1 AutoCAD基础知识139
6.1.1 中文版AutoCAD 2006的用户界面139
6.1.2 AutoCAD命令的输入方式139
6.1.3 AutoCAD数据的输入方法140
6.1.4 AutoCAD的坐标141
6.1.5 AutoCAD的几个常用功能键141
6.1.6 AutoCAD 2006的工作过程141
6.1.7 对象特性设置和编辑143
6.2 辅助绘图工具145
6.2.1 图形显示控制(Zoom、Pan)145
6.2.2 使用正交模式147
6.2.3 使用对象捕捉模式147
6.3 用AutoCAD绘制简单二维图形148
6.4 阴影图案填充151
6.5 文字标注153
6.5.1 设置文字样式命令(style)153
6.5.2 文本标注命令text、dtext、mtext154
6.5.3 文本编辑命令ddedit155
6.5.4 输入特殊字符155
6.6 图形的编辑156
6.6.1 构造选择集156
6.6.2 删除和恢复图形157
6.6.3 移动图形(Move)157
6.6.4 延伸与伸展图形158
6.6.5 倒角与圆角159
6.6.6 修剪与截断图形160
6.6.7 特殊点编辑161
6.6.8 复制图形161
6.6.9 阵列图形(Array)162
6.6.10 镜像图形(Mirror)163
6.6.11 偏移实体163
6.6.12 旋转和缩放图形164
6.6.13 对象特性编辑165
6.7 尺寸标注165
6.7.1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165
6.7.2 用尺寸标注命令标注尺寸168
6.8 图块与属性172
6.8.1 图块的创建与应用172
6.8.2 块的属性定义与编辑174
6.9 零件图绘制举例175
第7章 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182
7.1 概述182
7.2 三维坐标和三维界面182
7.2.1 三维坐标182
7.2.2 三维界面183
7.3 创建三维实体184
7.3.1 长方体(Box)184
7.3.2 球体(Sphere)184
7.3.3 圆柱体(Cylinder)185
7.3.4 圆锥体(Cone)185
7.3.5 楔形体(Wedge)185
7.3.6 圆环体(Torus)186
7.3.7 拉伸实体(Extrude)186
7.3.8 旋转实体(Revolve)188
7.4 修改三维实体190
7.4.1 实体圆角(Fillet)190
7.4.2 实体倒角(Chamfer)191
7.4.3 切割实体(Section)191
7.4.4 剖切实体192
7.4.5 拉伸面193
7.4.6 移动面193
7.4.7 旋转面194
7.4.8 偏移面195
7.4.9 倾斜面195
7.4.10 修改面的颜色196
7.5 用户坐标系196
7.5.1 概述196
7.5.2 定义用户坐标系(UCS)197
7.6 观察三维图形199
7.6.1 视点设置(Vpoint)199
7.6.2 视点预置200
7.6.3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201
7.6.4 多视口202
7.6.5 动态观察三维图形(3Dorbit)204
7.6.6 消隐(Hide)204
7.6.7 着色(Shade)205
7.7 组合实体的造型205
7.7.1 组合实体的造型方法205
7.7.2 布尔运算205
7.7.3 组合实体的造型207
7.7.4 轴承座的剖切217
7.8 由三维造型图生成二维工程图219
7.8.1 打开轴承座三维造型图219
7.8.2 将轴承座模型空间的造型图转换到图纸空间,并调整视口大小219
7.8.3 将轴承座造型图转化为二维投影图220
7.8.4 除去轴承座造型图的视口222
7.9 其他CAD软件简介224
7.9.1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软件简介225
7.9.2 Pro/ENGINEER中文版简介225
第八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226
8.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26
8.2 键、销连接242
8.2.1 键连接242
8.2.2 销连接243
8.3 滚动轴承(GB/T4459.7—1998)245
8.4 弹簧250
8.5 齿轮252
第九章 零件图260
9.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260
9.2 零件的视图选择261
9.2.1 主视图的选择261
9.2.2 其他视图的选择263
9.2.3 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263
9.2.4 优化表达方案时的要点266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70
9.3.1 尺寸基准及其种类270
9.3.2 尺寸基准的选择271
9.3.3 尺寸标注形式272
9.3.4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272
9.4 零件的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275
9.4.1 铸造工艺结构275
9.4.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76
9.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80
9.5.1 表面粗糙度280
9.5.2 极限与配合285
9.5.3 形状和位置公差293
9.6 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295
9.7 零件测绘298
9.7.1 测绘工具及尺寸的测量方法298
9.7.2 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300
第十章 装配图305
10.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305
10.1.1 装配图的作用305
10.1.2 装配图的内容305
10.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305
10.2.1 规定画法307
10.2.2 特殊表达方法307
1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09
10.3.1 尺寸标注309
10.3.2 技术要求310
10.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310
10.4.1 编写零件序号的方法和规定310
10 4.2 明细栏的编制311
10.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312
10.5.1 配合面与接触面的合理性312
10.5.2 螺纹联接的合理结构313
10.5.3 滚动轴承轴向固定的合理结构313
10.5.4 密封装置的合理性314
10.5.5 有利于装拆的合理结构314
10.6 部件测绘与装配图的画法315
10.6.1 部件测绘315
10.6.2 装配图的画法317
10.7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22
10.7.1 读装配图322
10.7.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24
第11章 其他图样简介331
11.1 展开图331
11.1.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331
11.1.2 可展曲面的展开333
11.1.3 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336
11.2 焊接图339
11.2.1 焊缝的表示方法339
11.2.2 焊缝符号及标注法339
11.2.3 常见焊接标注方法示例344
11.2.4 读焊接图344
11.3 房屋建筑图345
11.3.1 概述345
11.3.2 房屋建筑图的图示特点346
10.3.3 读厂房建筑图353
附录1361
附录2 标准件367
附录3 极限与配合377
附录4 常用金属材料384
主要词汇中英文对照386
参考文献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