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纺织品设计 原理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纺织品设计 原理与方法
  • 李栋高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8958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纺织品-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纺织品设计 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纺织品设计的方法特点3

第一节 现代工业设计方法的形成3

一、产业革命与工业设计方法的形成3

二、现代工业设计方法的体系特征4

三、工业设计的基础要求6

第二节 纺织品的设计目标7

一、纺织品的设计目标—风格7

二、纺织品的设计目标—功能8

三、纺织品的设计目标—耐用性9

四、纺织品设计的工艺设计属性9

第三节 纺织品设计的特征分析10

一、纺织品设计的传统化特征10

二、纺织品设计的人性化特征11

三、纺织品设计的感性化特征11

四、纺织品设计的生态化特征12

五、纺织品设计的工业美特征13

六、纺织品设计的功能性特征14

第四节 纺织品设计的方法类型14

一、本构关系设计法15

二、黑箱设计法16

三、经验设计法17

第五节 纺织品设计系统构成17

一、广义与狭义的设计概念17

二、产品设计流程和研发阶段的关系19

三、纺织品设计的技术组成19

第二章 设计创新与思维创新22

第一节 定型设计与创造设计22

一、定型设计的特点22

二、创造设计的特点23

第二节 创造设计的方法原理23

一、创造法则法23

二、思考演算法29

第三节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31

一、逻辑思维的应用32

二、非逻辑思维的应用34

第四节 创造设计常用的创作技法35

一、通过组织形式变化形成创作技法36

二、按创造设计方法原理形成创作技法36

三、利用非逻辑思维方法形成创作技法37

第三章 纺织品开发的经济特征分析38

第一节 纺织品的创新诱导机制38

一、纺织品消费形态的特点38

二、纺织品创新的技术推进机制38

三、纺织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机制39

第二节 需求预测与技术预测42

一、需求预测的基本内容42

二、技术预测的基本内容42

三、预测的特点与步骤45

第三节 产品预测的技术方法45

一、直观预测法45

二、时间序列预测法52

三、回归模型预测法54

第四节 产品生命力的经济表述58

一、产品生命力表征58

二、新产品成本与价格的生命规律59

三、产品活力的经济表述60

第四章 感性设计目标的内涵与物化63

第一节 内涵分析的意义63

第二节 风格的生理物理学内涵64

一、风格的基本概念64

二、视觉风格的生理物理学机理64

三、肤觉风格的生理物理学机理69

第三节 光泽感的内涵与物化72

一、光泽感的形成72

二、用变角光度法采集光泽感信息74

三、用偏光光度法采集光泽感信息76

四、光泽感的物化方法81

第四节 色感觉的表达与利用84

一、色感觉产生的条件84

二、色彩的客观量度与主观响应间的关系86

三、颜色名称的表示方法91

四、视觉传达的心理影响与色感觉转移94

第五节 形态风格的内涵与物化98

一、用伞形悬垂法采集形态风格信息99

二、形态风格的表述102

三、形态风格的物化方法103

第六节 形貌风格的内涵与物化106

一、有规则纹理形貌的纹面织物106

二、无规则纹理形貌的纹面织物107

三、绒面织物117

四、革面织物119

第七节 手感的内涵与物化121

一、手感物化的逻辑过程122

二、物理特征值的提取122

三、手感的物化方法127

第八节 热舒适感的内涵与物化137

一、热舒适感与纺织品的热舒适性137

二、显热在纺织品中的传递139

三、潜热在纺织品中的传递140

四、透通能力与对流散热的实现142

五、纺织品的孔隙相结构与热舒适性的关系143

第五章 感性设计目标的效果评估147

第一节 基于统计分析理论的评估方法147

一、比较分类法147

二、秩位尺度法157

第二节 基于非概率理论的评估方法161

一、模糊综合评估法162

二、贴近度评估法164

三、冲击度评估法167

第六章 设计方案的优选抉择169

第一节 优选抉择的原则与方法169

第二节 风险型抉择172

一、按最大可能准则抉择172

二、按最大期望值准则抉择173

第三节 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优选抉择176

一、乐观准则176

二、悲观准则177

三、乐观系数准则178

四、等可能性准则178

第四节 优选抉择的线性规划法179

一、线性规划数学模型179

二、线性规划模型的图解法181

三、单纯形法182

第七章 本构关系设计法191

第一节 密织物的本构关系设计191

一、关子密织物的概念191

二、挤紧态结构的模型表达192

三、挤紧态结构的宏规判定194

四、密织物的结构表征195

五、挤紧度指标的引入与应用196

六、三维挤紧与二维盖复的紧度特征198

第二节 线粒纹效应的本构关系设计200

一、粒纹效应设计201

二、线纹效应设计205

三、线粒纹织物的风格优化210

第三节 非规则纹理的本构关系设计214

一、双绉纹理的形貌特征215

二、双绉纹理形貌风格的形成机理216

三、双绉纹理中的绉纱模型221

四、双绉的起绉能力设计222

第四节 闪色效应与再归反射功能的本构关系设计224

一、闪色效应的原理与设计224

二、再归反射功能的原理与设计229

第八章 实验分析设计法231

第一节 方形密度的概念设计231

一、方形密度概念的引入232

二、实有方形密度的计算235

第二节 基于相对密度概念的织物可密性设计237

一、相对密度的概念237

二、可密性设计方法的应用238

第九章 相似模化设计法243

第一节 相似模化的方法原理243

一、相似性质的表述243

二、相似的准则与判据244

三、纺织品相似设计的特点245

第二节 织物的相似设计法246

一、以盖复紧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相似设计法246

二、以单位面积重量为主要设计目标的相似设计法248

三、以相对密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相似设计法249

第十章 专家系统设计法253

第一节 专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253

一、专家系统原理概述253

二、专家系统的构建254

三、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专家系统CAD255

第二节 材料设计专家设计系统的构造方法256

一、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功能模块256

二、知识的组织与表达258

三、推理控制机构与系统数据259

第三节 双绉风格的专家设计系统259

一、系统模式259

二、风格设计的目标函数260

三、结构参数与目标函数问关系的实验证实262

四、风格设计方法263

第十一章 仿真丝绸的风格设计原理267

第一节 仿真丝绸的技术概念267

第二节 仿真丝绸结构的比较分析269

一、在静构造特征上表现出来的差别270

二、在动构造特征上表现出来的差别271

三、丝绸风格设计的构造机理272

第三节 与视觉仿真有关的风格设计目标274

一、与光泽感仿真有关的设计目标274

二、与形态风格仿真有关的设计目标277

三、与形貌风格仿真有关的设计目标278

第四节 与触觉仿真有关的风格设计目标280

一、与触觉风格有关的性能目标分析280

二、用二级组合指标分析有关的性能目标286

第五节 仿真丝素材的风格机理与设计288

一、异形截面与异截面混纤长丝纱的光泽感仿真288

二、异收缩长丝纱的手感仿真293

三、细纤化长丝纱的风格仿真295

第六节 形状记忆功能的加工设计原理303

一、形状记忆功能的制备303

二、热记忆处理304

三、反复记忆工艺的多重能量最小值原理305

四、实际形状记忆工艺分析308

第七节 减量柔软加工的设计原理313

一、真丝绸减量加工的风格机理314

二、仿真丝绸减量加工的风格机理316

第十二章 仿毛织物的风格设计原理323

第一节 风格设计目标的机理分析323

一、与手感有关的设计目标分析323

二、毛风格设计的构造机理325

第二节 仿毛织物的风格模拟326

一、纤维的空间形态模拟326

二、纤维的外表形貌模拟328

三、纤维的性能模拟332

第三节 仿毛短纤维纱的风格表达337

一、成纱时的风格表达技术338

二、染色时的风格表达与保护339

第四节 仿毛长丝纱的成形方法设计343

一、仿毛长丝纱的成形技术体系344

二、假捻变形法制备的纺毛长丝纱344

三、喷气变形法制备的仿毛长丝纱346

四、长丝短纤复合法制备的仿毛长丝纱347

五、异收缩法制备的仿毛长丝纱348

第五节 仿毛长丝纱的素材设计351

一、异收缩的生成351

二、异线密度—异收缩率关系的验证352

三、纤维间异收缩率的分布设计354

四、异线密度/异收缩率长丝纱的纺丝成纱工艺设计358

第六节 仿毛织物的风格实现360

一、引入减量工艺促进仿毛风格的实现360

二、引入高收缩工艺促进仿毛风格的实现361

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