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 周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57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与特点1

1.1.1 计算机的发展简介1

1.1.2 计算机的特点2

1.1.3 计算机的分类3

1.2 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方向4

1.2.1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4

1.2.2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6

1.3 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方式6

1.3.1 十进制和十进制数的表示方法6

1.3.2 计算机中的数制7

1.3.3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7

1.3.4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8

1.3.5 计算机内数的表示方法10

1.3.6 计算机中常用的信息编码11

1.4 计算机硬件系统15

1.4.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15

1.4.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16

1.4.3 计算机常用性能指标17

1.4.4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17

1.4.5 计算机系统25

1.5 计算机软件系统25

1.5.1 系统软件25

1.5.2 应用软件27

1.6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27

1.6.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28

1.6.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28

1.6.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28

1.7 计算机网络29

1.7.1 计算机网络概述29

1.7.2 网络连接设备与传输介质29

1.7.3 网络的拓扑结构30

1.7.4 网络协议及网络的体系结构31

1.8 计算机病毒与安全防范32

1.8.1 计算机病毒概述32

1.8.2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清除与防治33

1.8.3 计算机安全34

1.9 21世纪计算机的发展趋势34

第2章 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37

2.1 中文Windows XP概述37

2.1.1 Windows XP的特点37

2.1.2 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37

2.1.3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38

2.1.4 Windows XP的用户界面38

2.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39

2.2.1 图标操作39

2.2.2 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40

2.2.3 窗口的操作40

2.2.4 菜单的操作42

2.2.5 对话框的操作43

2.2.6 使用“Windows帮助”45

2.3 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46

2.3.1 启动“资源管理器”47

2.3.2 “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组成47

2.3.3 改变“资源管理器”左右窗口大小48

2.3.4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48

2.3.5 显示或隐藏“状态栏”48

2.3.6 改变对象查看方式48

2.3.7 设置对象排序方式49

2.4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49

2.4.1 选定文件和文件夹49

2.4.2 打开文件夹49

2.4.3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49

2.4.4 创建文件夹50

2.4.5 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51

2.4.6 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51

2.4.7 发送文件和文件夹52

2.5 回收站52

2.5.1 删除文件和文件夹52

2.5.2 恢复文件或文件夹52

2.5.3 清除文件53

2.6 快捷方式的使用53

2.6.1 创建快捷方式53

2.6.2 删除快捷方式53

2.7 “控制面板”简介53

2.7.1 进入“控制面板”窗口54

2.7.2 桌面设置54

2.7.3 添加/删除应用程序56

2.7.4 为系统添加新硬件57

2.8 设置字体和输入法58

2.8.1 字体设置58

2.8.2 汉字输入法59

2.8.3 输入法的切换59

2.8.4 中文输入法的屏幕显示59

2.8.5 智能ABC输入法简介60

2.9 Windows应用程序60

2.9.1 应用程序的启动60

2.9.2 应用程序之间的切换61

2.9.3 剪贴板61

第3章 数据库基本理论63

3.1 数据库概述63

3.1.1 数据库的发展阶段63

3.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64

3.1.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64

3.1.4 数据模型65

3.2 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67

3.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术语67

3.2.2 关系运算68

3.2.3 关系的完整性69

第4章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71

4.1 VFP的特点、技术指标、工作环境及启动和退出71

4.1.1 VFP的特点71

4.1.2 VFP的技术指标72

4.1.3 VFP的启动和退出72

4.1.4 VFP的用户界面73

4.1.5 设置工作环境74

4.2 VFP的文件类型77

4.2.1 数据库文件77

4.2.2 文档文件77

4.2.3 程序文件78

4.3 VFP的工作方式和命令结构78

4.3.1 VFP的工作方式78

4.3.2 VFP的命令结构80

4.4 VFP的可视化辅助设计工具82

4.4.1 向导(wizard)82

4.4.2 设计器(designer)84

4.4.3 生成器(builder)84

4.5 项目管理器86

4.5.1 “项目管理器”的功能86

4.5.2 创建项目87

4.5.3 “项目管理器”的组成88

4.5.4 打开和关闭项目89

4.5.5 “项目管理器”的界面操作90

4.5.6 定制“项目管理器”93

4.6 简单实例94

第5章 VFP的基本数据元素97

5.1 VFP的数据和数据类型97

5.1.1 数据的分类97

5.1.2 数据类型97

5.2 常量98

5.3 变量99

5.3.1 字段变量100

5.3.2 系统变量100

5.3.3 内存变量101

5.3.4 数组变量103

5.4 表达式与运算符104

5.5 常用函数及其应用107

5.5.1 数值型函数107

5.5.2 字符型函数109

5.5.3 日期时间函数111

5.5.4 转换函数112

5.5.5 测试函数113

5.5.6 其他函数115

第6章 创建数据库和表117

6.1 数据库、自由表和数据库表117

6.1.1 数据库和数据库表117

6.1.2 自由表118

6.2 设计数据库118

6.3 建立自由表120

6.3.1 使用“项目管理器”创建自由表121

6.3.2 使用菜单方式创建自由表123

6.3.3 使用命令方式创建自由表123

6.4 创建数据库123

6.4.1 使用“项目管理器”创建数据库123

6.4.2 使用“新建”命令创建数据库124

6.4.3 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创建数据库125

6.5 打开、修改与关闭数据库125

6.5.1 打开数据库126

6.5.2 修改数据库127

6.5.3 关闭数据库127

6.5.4 删除数据库128

6.6 建立数据库表128

6.6.1 创建数据库表129

6.6.2 设置数据库表的字段属性131

6.6.3 设置索引134

6.6.4 设置记录级有效性规则及触发器134

6.7 数据库表的添加、移去、删除、修改和浏览135

6.7.1 将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中135

6.7.2 从数据库中移去或删除表136

6.7.3 修改表结构136

6.7.4 浏览数据库表136

第7章 表的基本操作138

7.1 表的打开与关闭138

7.1.1 表与工作区138

7.1.2 表的打开138

7.1.3 表的关闭140

7.2 表结构的显示、修改和复制141

7.2.1 显示表结构141

7.2.2 修改表结构142

7.2.3 复制表结构143

7.3 向数据表中添加记录144

7.3.1 利用菜单添加记录144

7.3.2 利用APPEND命令通过键盘添加记录145

7.3.3 从其他表文件添加记录145

7.4 显示记录146

7.4.1 用LIST命令显示记录147

7.4.2 用DISPLAY命令显示记录148

7.5 移动记录指针148

7.5.1 菜单方式149

7.5.2 命令方式149

7.6 记录的浏览和编辑150

7.6.1 浏览记录150

7.6.2 逐条记录编辑155

7.6.3 更新记录156

7.6.4 插入记录156

7.6.5 删除记录157

7.6.6 复制记录158

7.7 记录的排序与索引159

7.7.1 排序159

7.7.2 索引的概念161

7.7.3 建立索引163

7.7.4 打开和关闭索引文件167

7.7.5 设置主控索引168

7.7.6 索引文件的修改与删除169

7.8 数据查询170

7.8.1 顺序查询LOCATE命令170

7.8.2 继续查找命令CONTINUE171

7.8.3 索引查询171

7.9 表的统计172

7.9.1 计数命令173

7.9.2 求和命令173

7.9.3 求平均值命令173

7.9.4 计算命令174

7.9.5 汇总命令174

7.10 多表操作175

7.10.1 工作区的概念及选择工作区175

7.10.2 工作区互访176

7.10.3 表间关系177

7.10.4 建立表间临时关系177

7.10.5 建立表间永久关系181

7.10.6 设置参照完整性183

7.10.7 多表连接与数据更新184

第8章 查询、视图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188

8.1 创建查询188

8.1.1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188

8.1.2 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189

8.1.3 设置查询字段191

8.1.4 筛选记录191

8.1.5 查询结果排序192

8.1.6 查询结果分组汇总193

8.1.7 限制查询结果194

8.1.8 查询的输出方向194

8.1.9 保存查询196

8.1.10 运行查询196

8.2 多表查询196

8.3 视图198

8.3.1 使用向导创建视图199

8.3.2 使用“视图设计器”创建本地视图199

8.3.3 创建远程视图201

8.3.4 运行视图201

8.3.5 利用视图更新数据202

8.3.6 视图与查询、视图与表的比较204

8.4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204

8.4.1 SQL概述205

8.4.2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205

8.4.3 SQL的数据更新功能208

8.4.4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209

第9章 报表设计215

9.1 创建报表215

9.1.1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215

9.1.2 使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218

9.1.3 打开报表设计器220

9.1.4 使用“快速报表”创建报表220

9.2 设置报表数据源221

9.2.1 设置报表的数据源221

9.2.2 为数据环境中的表设置索引222

9.3 报表布局222

9.4 数据分组223

9.5 报表输出224

第10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226

10.1 程序设计基本知识226

10.1.1 算法226

10.1.2 结构化算法227

10.1.3 怎样设计结构化算法229

10.2 程序文件的建立、编辑和运行230

10.2.1 菜单方式230

10.2.2 使用“项目管理器”建立程序231

10.2.3 命令方式232

10.3 程序中常用命令233

10.3.1 常用的系统状态设置命令233

10.3.2 交互式数据输入命令234

10.3.3 非格式输出命令236

10.3.4 基本屏幕输入输出命令237

10.3.5 文本输出命令TEXT…ENDTEXT240

10.3.6 其他命令241

10.4 顺序结构与分支结构程序设计242

10.4.1 顺序结构242

10.4.2 选择结构243

10.5 循环结构249

10.5.1 DO WHILE…ENDDO语句249

10.5.2 SCAN…ENDSCAN语句253

10.5.3 FOR…ENDFOR语句254

10.5.4 多重循环255

10.6 数组的使用257

10.6.1 数组的插入、删除、复制和排序函数257

10.6.2 数组与数据表之间的数据传递257

10.7 过程与自定义函数260

10.7.1 子程序260

10.7.2 过程262

10.7.3 变量的作用域263

10.7.4 自定义函数265

10.7.5 过程和自定义函数的使用266

10.8 程序调试方法267

10.8.1 调试的概念267

10.8.2 调试器268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273

11.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概念273

11.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273

11.1.2 类(class)273

11.1.3 对象(object)的基本特征276

11.1.4 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276

11.1.5 事件驱动程序设计278

11.1.6 VFP中的操作符279

11.1.7 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280

11.2 表单程序设计282

11.2.1 创建表单282

11.2.2 表单设计器285

11.2.3 “表单设计器”工具栏286

11.2.4 “表单控件”工具栏286

11.2.5 为表单设置数据环境287

11.2.6 表单的属性窗口289

11.2.7 代码编辑窗口291

11.2.8 表单程序设计291

11.2.9 表单的保存294

11.2.10 表单的运行295

11.3 表单中的对象295

11.4 常用表单控件及应用297

11.4.1 控件的基本操作297

11.4.2 标签298

11.4.3 文本框298

11.4.4 命令按钮和命令按钮组299

11.4.5 编辑框303

11.4.6 选项按钮组304

11.4.7 复选框307

11.4.8 列表框和组合框307

11.4.9 表格308

11.4.10 微调控件311

11.4.11 页框312

11.4.12 图像313

11.4.13 计时器313

11.4.14 形状控件314

11.4.15 线条控件314

11.5 Active X控件314

11.5.1 Active X控件概述314

11.5.2 在表单中添加Active X控件315

11.6 用户定义类316

11.6.1 类的建立316

11.6.2 用户定义类的编辑318

11.6.3 用户定义类的使用318

第12章 菜单程序设计322

12.1 建立菜单322

12.1.1 使用“项目管理器”创建菜单322

12.1.2 使用“新建”命令创建菜单322

12.1.3 使用CREATE MENU命令创建菜单323

12.1.4 在“菜单设计器”窗口中创建菜单323

12.1.5 创建快捷菜单324

12.1.6 生成菜单程序324

12.2 为菜单指定任务325

12.2.1 为菜单指定子菜单325

12.2.2 为菜单指定命令326

12.2.3 为菜单指定过程327

12.3 定义键盘访问键和快捷键327

12.3.1 定义键盘访问键328

12.3.2 定义键盘快捷键328

12.4 菜单项的逻辑分组328

12.5 综合程序设计方法简介329

附录331

附录一 Visual FoxPro命令概要331

附录二 Visual FoxPro 6.0主要函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