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1291097.jpg)
- 毛树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5952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3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我国棉花生产和科技现状分析3
一、棉花生产现状3
(一)建国后发展历程3
(二)区域生产现状7
(三)棉花质量现状24
二、棉花科技现状33
(一)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和基地建设,科学利用光热水资源33
(二)改造中低产田,改革棉区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与稳定棉田面积34
(三)棉花新品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35
(四)先进适用植棉新技术对促进增产作用显著36
(五)棉花种植模式化与生产管理规范化38
三、我国棉花科技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原因38
(一)近10年世界棉花生产概况38
(二)我国棉花生产和科技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原因简析39
第二章 21世纪前30年棉花发展的战略目标45
一、棉花生产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分析45
(一)21世纪原棉需求量增加,人均占有仅相当于20世纪80—90年代水平45
(二)原棉质量需求普遍提高,对纤维强度和细度的要求更高49
(三)棉花发展战略目标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些关系52
二、实现原棉目标需求量的可行性分析54
(一)单产水平预测54
(二)棉田面积需求预测60
第三章 21世纪前30年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62
一、21世纪棉花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62
(一)农业和植棉业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自然灾害问题62
(二)棉花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济问题64
(三)棉花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69
(四)气候变化及其对棉花生产趋势的影响72
二、21世纪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75
(一)走中国特色的棉花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集约(精细)可持续生产75
(二)确立国家棉花生产和科技进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77
(三)建立国家棉花科技创新体系89
三、与棉花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配套措施92
(一)产前配套措施92
(二)棉花生产的产业化经营94
(三)产后配套措施97
(四)加强区域综合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产稳产农田98
第二篇 各论103
第四章 棉花生物技术创新103
一、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与任务103
(一)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现状103
(二)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任务106
二、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主要领域106
(一)基因工程106
(二)细胞工程107
(三)离体发育生物学研究111
三、棉花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111
(一)有用基因的分离112
(二)适用于广泛基因型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112
(三)适用于广泛基因型的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114
(四)转基因棉花的安全性评价115
四、发展我国棉花生物技术的主要对策和措施115
(一)发展我国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基本思路115
(二)发展我国棉花生物技术的对策与策略116
第五章 棉花品种和品质改良创新120
一、棉花新品种选育和资源收集成就120
(一)棉花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成就120
(二)棉花种质资源征集与利用122
二、棉花资源和育种的遗传基础理论123
(一)棉花种质资源123
(二)棉花质量性状遗传124
(三)棉花数量性状遗传125
三、棉花育种技术125
(一)产量育种125
(二)品质育种126
(三)抗病育种126
(四)低酚棉育种127
(五)短季棉育种127
(六)抗虫育种127
(七)杂种优势利用128
四、21世纪我国棉花品种和品质创新目标128
(一)棉花产量目标129
(二)棉花纤维遗传品质目标129
(三)棉花新品种抗逆性目标129
(四)棉花新品种熟性目标130
(五)棉花新品种数量目标130
五、实现目标的主要对策措施130
(一)以常规育种为基础,并与高新育种技术紧密结合130
(二)引进创新优异种质,丰富棉花遗传基础132
(三)以生态区为基础,建立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和分中心133
(四)改进良种繁育技术,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133
第六章 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创新134
一、棉花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新进展134
(一)棉花生产技术要素的确定134
(二)麦棉两熟生产技术体系135
(三)新疆棉区密矮早膜栽培技术体系139
(四)简捷化高效化生产技术体系139
(五)全国棉花栽培技术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141
二、棉花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144
(一)高产超高产栽培尚未形成体系144
(二)棉花生产中成本效益观念和生态观念不强145
(三)技术体系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146
三、21世纪我国棉花栽培学重点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146
(一)重点发展方向146
(二)21世纪我国棉花栽培学主要目标任务147
(三)实现目标任务的对策措施148
第七章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创新149
一、我国棉花病虫害研究现状150
(一)历史的回顾150
(二)研究进展151
(三)存在的问题157
二、我国棉花病虫害研究的发展方向159
(一)2010年的目标159
(二)发展方向162
(三)对策措施165
第八章 棉花化控栽培工程创新167
一、棉花化学控制栽培工程的建立和发展168
(一)化学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68
(二)棉花化控栽培工程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173
二、棉花化控栽培工程的研究和应用的潜力与展望175
(一)发展棉花化控栽培工程的必要性175
(二)化控栽培工程涉及的技术变革及应用潜力176
(三)棉花化控栽培工程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对策178
第九章 棉花模拟模型与生产管理系统创新181
一、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181
(一)棉花模拟模型181
(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183
(三)典型系统分析185
二、21世纪研究展望194
(一)棉花模拟模型194
(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195
三、我国棉花模拟模型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对策197
(一)存在问题197
(二)对策建议198
第十章 棉花栽培生理生态学200
一、棉花栽培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200
(一)棉花栽培生理研究进展200
(二)棉花生态研究进展207
(三)光合作用及其调节生理生态学210
(四)逆境栽培生理生态学214
二、21世纪棉花栽培生理生态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216
(一)面临的问题216
(二)21世纪棉花栽培生理生态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任务218
三、对策220
(一)建立国家棉花栽培生理生态研究中心220
(二)重视栽培科技队伍的建设221
(三)在棉花生理生态研究中应用高新技术221
第十一章 棉花种子产业化经营222
一、我国棉种质量现状222
二、我国棉种行业问题分析与对策225
(一)问题分析225
(二)建议与对策227
三、我国棉种质量与行业发展展望230
(一)棉花原、良种繁育体系230
(二)棉种加工与处理体系231
(三)棉种的供应与经营体系232
(四)棉种标准体系234
(五)棉种管理体系237
参考文献240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