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与意识形态 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与意识形态 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00338.jpg)
- 李春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3352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与意识形态 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1
一、重建文化语境——文化诗学之入手处2
二、尊重不同文类间的互文本关系——文化诗学的基本原则8
三、在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之间穿行——文化诗学的基本阐释策略14
四、文化诗学的其他方法论问题21
五、“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反思28
上篇 西周意识形态建构与诗之功用47
第一章 西周初期的意识形态建构47
一、周初的封建与贵族阶层的形成48
二、“制礼作乐”与意识形态建构51
三、“敬”与“德”的意识形态意义59
第二章 诗产生的文化空间66
一、关于“诗言志”67
二、诗作为人神关系语境的言说73
三、诗作为君臣关系语境的言说82
四、诗作为同侪或平辈之间的言说方式86
第三章 周初至战国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93
一、《周颂》与“正雅”的意识形态内涵93
二、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与诗歌功能的转变105
三、春秋“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127
中篇 儒学话语霸权形成原因及儒家诗学的基本品格145
第四章 中国古代士人乌托邦精神的原始生成145
一、春秋战国之际文化空间的变化145
二、话语的转换148
三、价值的转换153
第五章 儒学话语霸权形成的文化逻辑163
一、论点辨析163
二、儒家的“中间人”角色169
三、儒家能够成为“中间人”的原因173
第六章 士人思想家的“立法”活动与儒家对诗歌功能的新阐发181
一、士人思想家的“立法”冲动及策略181
二、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新认识188
三、孟子的认同意识及其诗学表征195
四、荀学与思孟之学的主要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212
第七章 士人乌托邦的诗性特征231
一、儒学的诗性意味232
二、道家之学的诗性特征234
三、易庸之学的诗性诉求242
四、《吕览》的诗性蕴涵252
第八章 关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257
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何谓?257
二、“诗亡然后《春秋》作”何谓?264
三、“诗亡”与“《春秋》作”的象征意味273
下篇 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汉代诗学的若干问题281
第九章 士人与君权的共谋: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轨迹281
一、儒者的努力281
二、君权系统对儒学的接受过程288
三、君权系统与士人阶层的结盟及儒学主导地位最终确立294
第十章 作为意识形态建构工程之重要部分的汉代诗学301
一、关于《诗序》传承与演变的逻辑轨迹304
二、汉儒“讽谏”观念的生成317
三、关于《诗大序》322
四、汉代诗学的另一种声音333
第十一章 郑玄诗学343
一、郑玄的价值取向344
二、郑玄的“正变”论352
参考书目363
后记369
再版附记370
中华学人丛书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