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显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3839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农业经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述1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1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界定1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8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演进14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基础30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定位35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比较35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特征37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位与功能39
第二章 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历史变迁44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演变44
(一)土地改革(1946—1952)44
(二)农业合作化(1953—1957)47
(三)人民公社的建立和体制调整(1958—1962)49
(四)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后(1963—1978)51
二、改革开放后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主体的形成与发展52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1979—1984)52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续稳定(1985—1992)57
(三)家庭经营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1993—2004)58
(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初步探索(2005—2012)59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60
(一)政策演进60
(二)发展趋势63
第三章 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探索70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70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70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和服务规模日益壮大72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74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76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跨界”融合趋势78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成效82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82
(二)优化农业农村资源配置85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88
(四)推动职业农民培育进程92
(五)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95
第四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99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99
(一)经营理念有差距,发展潜力没有充分释放99
(二)土地流转有阻滞,多个方面制约规模经营101
(三)自身管理有问题,导致治理结构不规范104
(四)支持政策不完善,综合效应受到影响108
(五)金融保险门槛过高,制约长远健康发展111
(六)经营和技术人才匮乏,致使瓶颈难以突破116
(七)生产经营相对落后,适应市场经济有难度118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问题成因分析121
(一)体制因素121
(二)机制因素123
(三)利益因素124
(四)成本因素125
(五)风险因素126
(六)外部性因素127
(七)法律基础因素129
(八)主体因素130
(九)社会服务因素132
第五章 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模式133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模式133
(一)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模式133
(二)山东省济宁市土地托管模式140
(三)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模式145
(四)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149
(五)垦区家庭农场模式155
(六)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59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探析164
(一)“三位一体”合力发展164
(二)“三维要素”共同推动166
(三)“三重目标”统一追求168
(四)“五化手段”协调驱动170
第六章 国内外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典型经验172
一、家庭农场扶持经验172
(一)典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概况172
(二)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政策174
(三)对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支撑175
二、新从业经营主体帮扶的国际经验177
(一)美国新进农场主培育政策177
(二)日本新农人支持政策181
三、职业农民培育的国际经验185
(一)欧盟青年农民培育政策185
(二)德国绿色职业证照制度188
(三)法国农民教育和再教育体系190
四、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191
(一)我国台湾地区农民技能的培训政策191
(二)日本农场主经营能力提升的目标及政策193
(三)美国职业农民培训政策197
第七章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路径200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1
(一)指导思想201
(二)基本原则202
二、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210
(一)实现适度集约可持续规模发展210
(二)推进多元融合212
(三)提升质量和效益213
(四)实行规范管理214
(五)加快创新驱动215
(六)推动“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6
三、基本支撑和发展路径217
(一)财税政策支撑217
(二)金融创新支撑219
(三)农业保险支撑220
(四)农业科技支撑222
(五)现代化农机装备支撑223
(六)农业基础设施支撑224
(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26
第八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展望229
一、主要观点229
(一)研究结论229
(二)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1
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政策建议232
(一)土地政策233
(二)农业补贴政策236
(三)金融保险政策238
(四)增加基础建设资金240
(五)完善社会化服务242
(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45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247
附录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特征与行为249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252
(一)家庭经营类252
(二)合作经营类253
(三)企业经营类256
二、激励约束相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机理257
(一)激励约束相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机理提出的意义258
(二)激励与约束的分类259
(三)激励与约束对象的界定259
(四)激励约束相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机理遵循的原则260
(五)激励约束相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机理系统类变量分析261
三、激励约束相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机理模型构建262
四、激励约束相容的实现途径263
(一)自我激励263
(二)外部激励265
(三)合作激励266
(四)自律约束268
(五)强制约束269
(六)政策配置271
附录1-1273
附录二 基于成本与利益分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用性分析280
一、基于成本控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用性281
(一)成本适用性系统认识281
(二)成本适用性分析282
(三)成本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285
二、基于利益分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用性288
(一)利益分配适用性提出的意义290
(二)利益分配适用性系统认识291
(三)利益分配适用性模型构建292
(四)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292
(五)利益合理分配实现途径分析296
(六)利益分配适用性相关启示298
附录2-1成本适用性模型构建301
附录2-2成本适用性模型假设及公式推导302
附录2-3农业经营主体成本适用性的模型推导304
附录2-4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分配适用性分析的模型推导305
主要参考文献307
后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