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由史入思 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由史入思 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
  • 吴国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3015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由史入思 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科学思想史3

科学与人文3

1.人文与人文精神3

2.科学作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自由的学问5

3.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9

4.近代西方的科学概念: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13

5.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分裂与合流18

6.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21

科学精神的起源25

1.何谓科学精神25

2.理性思维的本质是追求内在性27

3.科学精神之源:自由的人性理想29

4.理性科学的开始:自然的发明32

自然的发现35

1.“自然”初释35

2.“自然”作为“本质”38

3.“自然物”的划定42

4.“自然”作为“内在性”与“自然”的失落45

5.中国古代未做出“自然的发现”47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51

1.概念上的准备51

2.现代人的空间概念:背景特征与几何化特征53

3.不存在与Spacc相应的希腊语词汇:对τοποζ和χωρα的考察54

4.背景特征的阙如:对τοποζ和κενον的分析60

5.宇宙论化而非儿何化的空问63

6.希腊人的空间哲学69

自然哲学的复兴72

1.“自然”概念考略73

2.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76

3.转折时期80

4.牛顿的自然哲学89

5.德国自然哲学92

6.自然概念的重建96

论宇宙的有限无限105

1.宇宙有限无限的二律背反105

2.宇宙图景和空间观的演变114

3.评有关争论138

米利都自然哲学的宇宙论阐释145

1.宇宙论与物理学145

2.泰勒斯147

3.阿那克西曼德149

4.阿那克西米尼154

5.原始宇宙论与现代宇宙学156

是“天球”不是“天体”158

1.一字之差158

2.天球作为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假定160

Equant译名刍议165

1.什么是Equant165

2.现有译法种种167

3.点还是圆168

4.等距还是匀速171

5.结论173

说中国古代有无科学174

1.历史的回顾174

2.说中国古代无科学176

3.说中国古代有科学181

博物学:传统中国的科学184

1.概念界定184

2.李约瑟范式及其局限186

3.以博物学眼光重建中国科学史:天地农医192

第二编 现象学科学哲学201

重建自然哲学201

1.超越科学201

2.诉诸历史208

自然本体化之误213

1.自然的本体化213

2.自然本体化之误220

第二种科学哲学239

1.正统科学哲学及其两个教条239

2.第二种科学哲学:科学存在论244

3.超越科学249

4.超越方法论255

5.走向自然哲学261

海德格尔与科学哲学265

1.思想背景简述265

2.现代科学与前现代科学的区别268

3.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物的经验:数学化的自然图景271

4.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275

世界图景悖论——兼论埃舍尔《画廊》的哲学意义277

1.大全的悖论278

2.宇宙图景的悖论281

3.《画廓》283

4.在世的荒谬性286

走向现象学的科学哲学288

1.现象学作为逆思(反思)288

2.科学哲学由“顺思”走向“逆思”290

再读库恩297

1.《科学革命的结构》五十年297

2.颠覆实证主义300

3.走向科学解释学301

走向第二种科学哲学306

1.科学与哲学308

2.批判科学:从认识论到存在论310

3.科学史与科学哲学312

第三编 现象学技术哲学317

技术哲学: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317

1.技术哲学的兴起317

2.技术哲学的四个思想来源322

技术与人文331

1.人文:自由的理想331

2.技术:人的本质构成332

3.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一):语言334

4.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二):时间336

5.技艺与人文:匠心337

6.现代技术与人文:异化338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343

1.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344

2.现代技术作为座架351

芒福德的技术哲学358

1.人性与技术359

2.现代技术的本质:巨机器364

技术释义369

1.英语中的技术370

2.德语和法语中的技术372

第四编 科学传播学379

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379

1.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379

2.科学传播的涵盖性382

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384

1.解析“科学文化”385

2.科学传播: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386

3.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并重389

4.学界、媒体与市场391

关于我国科普事业宏观战略问题的思考393

1.科普的界定393

2.目前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四大趋势和相关对策395

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401

1.科普:主流与正统401

2.科技传播:术语更新406

3.科学传播:批判学派407

第五编 学科建设415

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来建设415

1.把科技哲学当作学科来建设415

2.把科技哲学建设成为哲学学科416

中国科技哲学30年420

1.历史背景420

2.两大传统423

3.名实冲突428

4.未来展望431

走向西方近代早期科学史研究434

1.为什么要走向西方近代早期科学史研究435

2.西方科学史界关于近代早期的研究概述436

3.国内的研究概况440

4.我的思路和计划442

走向西方科学史、走向科学通史444

1.关于科技史教学444

2.关于科学通史446

3.关于西方科学思想史451

后记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