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发展思想时代价值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发展思想时代价值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26384.jpg)
- 张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073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43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发展思想时代价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本书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
二 本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点3
(一)国外关于政治发展的研究3
(二)国内关于政治发展的研究6
(三)本书的创新与不足12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2
第一章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认识与评价15
一 西方政治发展问题的提出15
二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18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政治发展理论18
(二)20世纪70年代时期的政治发展理论21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23
三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成就与贡献27
四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局限与不足30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阐释35
一 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表达35
(一)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35
(二)政治发展与社会生产的辩证关系37
(三)政治发展与阶级斗争的推动关系39
二 政治发展的多样性40
(一)发展时间上的多样性40
(二)发展空间上的多样性40
(三)发展过程的多样性41
(四)发展模式的多样性41
三 政治发展的制度设计42
(一)阶级统治的实现形式42
(二)人民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44
(三)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45
四 政治发展的终极目的47
(一)自由人联合体47
(二)物质生产与社会发展49
(三)社会民主与政治民主51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53
一 奠定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之基53
(一)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53
(二)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55
(三)政治发展的最激烈表现形式56
二 明确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主体和道路选择58
(一)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58
(二)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60
三 提供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理念62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62
(二)人民利益至上观念的实践应用63
(三)人民当家做主思想的制度化建构64
四 揭示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性65
(一)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性65
(二)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偶然性67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性69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现状分析71
一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成就71
(一)政治民主建设成效显著71
(二)依法治国得到贯彻落实72
(三)政治发展环境持续改善73
(四)政治关系健康和谐有序发展74
二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特征76
(一)政治变革的自主性76
(二)政党主导的明确性77
(三)改革进程的渐进性79
三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80
(一)利益分配的均衡问题80
(二)公共权力的规范问题81
(三)法制权威的树立问题83
(四)社会思潮中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问题84
四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85
(一)政治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强86
(二)政治参与的持续扩大87
(三)政治文化的积极建构88
(四)政治能力的不断提升89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9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91
(一)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91
(二)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道路93
(三)坚定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选择9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战略9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战略基本内容9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战略实施步骤97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99
(一)政治民主99
(二)政治廉洁101
(三)政治稳定103
(四)政治效率104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动力105
(一)调整利益结构105
(二)强化参与协商的理念106
(三)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107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实现途径109
(一)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109
(二)发挥政治文化的导向功能110
(三)多种发展措施相结合111
结论115
参考文献118
致谢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