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投服研究 第1辑 2018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投服研究 第1辑 2018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1327178.jpg)
- 郭文英,徐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638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证券市场-投资者-法律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投服研究 第1辑 2018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投资者保护的立法价值3
第一节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3
一、投资者与发行人的关系4
二、投资者与证券经营机构的关系4
三、投资者与管理人的关系5
四、投资者与服务机构的关系6
五、投资者与监管者的关系7
六、小结7
第二节 投资者特别保护的理论基础9
一、投资者保护的理论架构9
二、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变迁10
三、契约调整手段12
四、法律调整手段13
五、行政主导调控机制15
第三节 投资者保护的实践意义17
一、保护投资者利益17
二、稳定证券市场秩序18
三、管理与防范市场风险19
第四节 投资者保护立法的性质20
一、投资者保护的制度供给20
二、投资者保护的立法模式25
三、法律与行政法规之间的选择29
第二章 我国投资者保护的现状和问题30
第一节 我国投资者保护的现状30
一、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30
二、投资者权益的综合保护31
三、现有保护机制的问题33
第二节 重实体保护、轻程序保护36
一、现有规定的梳理36
二、程序性保护规范缺位38
三、民事赔偿程序不健全40
第三节 重一般规范、轻特别规范44
一、概述44
二、投资者分类管理和保护45
三、上市公司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46
四、股权众筹中的投资者保护47
第四节 重行为规范、轻裁处规范48
一、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及法条修订49
二、操纵市场民事责任及法条修订50
三、欺诈客户民事责任及法条修订52
四、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及法条修订53
五、擅自发行证券的民事责任及法条修订54
第五节 重行政监管、轻市场自律和社会约束54
一、行政监管及其优劣55
二、市场自律57
三、社会约束59
第三章 投资者保护的境外经验61
第一节 境外经验概况61
第二节 英国和美国经验63
一、英国经验63
二、美国经验68
第三节 法国和德国经验80
一、法国经验80
二、德国经验83
第四节 日本经验86
一、立法背景86
二、主体和客体88
三、金融商品交易业者的行为规范90
四、金融领域诉外制度101
五、投资人保护基金105
第五节 韩国经验108
一、立法背景109
二、主体和客体110
三、金融商品交易业者的行为规范114
四、金融领域诉外制度117
第六节 中国台湾地120
一、制度背景121
二、主体和客体122
三、金融消费者的保护124
四、金融消费争议处理126
五、台湾地区“投保法”的调处机制130
六、保护基金132
七、团体诉讼134
第四章 证券投资者136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比较136
一、投资者的基本概念136
二、投资者与客户137
三、投资者与股东138
四、投资者与交易者138
五、投资者与存托凭证持有人139
六、投资者与消费者140
第二节 证券投资者的分类142
一、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142
二、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143
三、境内投资者与境外投资者145
四、中小投资者145
第三节 投资者适当性148
一、投资者适当性的含义148
二、投资者适当性的内容150
三、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现状与建构152
第五章 投资者的权利156
第一节 投资者权利的概述156
一、投资者权利的法域性:组织法与交易法156
二、投资者权利的结构性:多样性和复杂性157
三、投资者权利的属性:个人权利与市场秩序157
第二节 投资者权利——实体性权利159
一、知情权160
二、信息安全权166
三、其他权利170
第三节 证券经营者的义务171
一、经营者义务的概述171
二、信息披露义务173
三、说明义务175
四、禁止不当劝诱义务176
五、保障信息安全的义务176
六、保证财产安全的义务177
七、教育义务177
八、最佳执行义务178
九、一般性反欺诈条款的设置178
第四节 救济权——程序性权利179
一、法理基础180
二、救济权的具体建构181
三、诉讼救济结果185
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免责事由187
第六章 投资者保护的义务体系188
第一节 投资者权益保护概述188
一、投资者保护的三种范式189
二、金融法与证券法保护范式之选取191
第二节 公力保护与私力保护193
一、公力保护之利弊分析193
二、私人保护之利弊分析195
三、公力与私力相结合之保护模式196
第三节 国家保护政策198
第四节 上市公司的保护义务202
一、概述202
二、对《证券法(修订草案)》的分析203
三、对投资者资产收益权的保护义务204
第五节 经营者的保护义务206
一、概述206
二、经营者的保护义务207
三、经营者保护义务的社会化210
第七章 投资顾问业务中的投资者保护211
第一节 我国投资顾问业务概述211
一、我国投资顾问业务类型212
二、投资顾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217
第二节 投资顾问业务的域外立法218
一、欧美立法采用“广义投资顾问说”219
二、日、韩立法采用“狭义投资顾问说”220
三、不同立法逻辑对我国的启示221
第三节 投资顾问机构的行为规范222
一、投资者适当性原则223
二、受托人义务(又称“受信义务”“诚信义务”)225
第四节 投顾产品的投资劝诱规范框架227
一、投资劝诱的域外立法227
二、我国投资劝诱的法律定位230
三、投资劝诱中的投资者保护框架232
第五节 投资者的利益冲突防范机制233
一、直接利益冲突的防范:禁止自我交易和双方代理233
二、间接利益冲突的防范:投资顾问关联方的行为准则235
第八章 证券投资者保护组织237
第一节 概述及评价237
一、我国投资者保护组织的概述237
二、我国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评述238
第二节 投资者保护组织的理论基础241
一、股东积极主义241
二、团体244
三、证券市场与投资者245
第三节 投资者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247
一、现有学术主张的评析248
二、境外投资者保护组织249
三、我国的选择与创新252
四、中证投服中心与保护基金公司并存模式的评价253
五、投资者保护组织的性质254
第四节 中证投服中心257
一、中证投服中心及其职能257
二、中证投服中心资金来源及其改进260
三、中证投服中心职责范围及其改进263
四、中证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及其改进264
五、中证投服中心调解规则的改进265
第九章 投资者补偿基金271
第一节 我国投资者补偿基金制度的形成271
一、“全额兑付”阶段(2004年9月底以前)272
二、适当收购与限额收购阶段(2004年10月以后)273
三、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法制化阶段275
四、小结277
第二节 保护基金与赔偿基金278
一、保护基金与赔偿基金的差异278
二、赔偿基金281
第三节 保护基金及保护基金公司的性质286
一、“非营利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模式287
二、保护基金公司的公益性288
三、保护基金的法律属性289
第四节 基金的筹集、使用292
一、基金的筹集292
二、基金的使用294
第十章 证券纠纷解决机制298
第一节 证券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及评述298
一、法律现状298
二、难点问题与争议300
三、境外法制的经验301
四、我国的借鉴:申诉专员与多元化机制305
第二节 民事诉讼306
一、证券诉讼的特点306
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307
三、境外多样化的投资者权益救济模式310
四、我国证券欺诈纠纷群体诉讼制度的具体设置313
第三节 公益诉讼314
一、证券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4
二、证券公益诉讼与现行法律的衔接问题315
三、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团体诉讼经验316
四、我国证券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318
第四节 民事调解与仲裁320
一、民事调解320
二、民事仲裁327
第十一章 附录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