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结节能减排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烧结节能减排实用技术
  • 许满兴,张天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7798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烧结-节能减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烧结节能减排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钢铁工业节能的途径1

1.1.1 管理节能1

1.1.2 工艺节能1

1.1.3 设备节能2

1.1.4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2

1.2 钢铁工业余能余热资源利用现状2

1.3 钢铁工业污染物的来源及其特征3

1.3.1 钢铁工业废气来源3

1.3.2 钢铁工业废气的组成与特征3

1.3.3 钢铁工业废水来源4

1.3.4 钢铁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与特征4

1.3.5 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来源5

1.4 烧结烟气特点及排放特征5

1.4.1 烧结烟气特点5

1.4.2 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7

1.5 粉尘的危害及控制技术8

1.5.1 粉尘的危害8

1.5.2 粉尘的控制技术9

1.6 烧结烟气的治理10

1.6.1 烟气脱硫方法分类10

1.6.2 脱硫工艺比较分析和发展趋势11

1.6.3 烧结烟气脱硝技术12

1.7 环境保护对烧结生产的要求13

2 绿色原料场建设14

2.1 绿色原料场工艺简述15

2.1.1 绿色原料场组成与特点16

2.1.2 唐钢原料场主要设备17

2.2 原料场类型及相关技术19

2.2.1 A型原料场19

2.2.2 B型原料场19

2.2.3 C型原料场20

2.2.4 D型原料场20

2.2.5 E型原料场21

2.2.6 自动化技术在原料场中的应用22

2.2.7 环保技术在原料场中的应用22

2.2.8 未来原料场发展方向23

2.3 长形封闭料场内部的粉尘防控24

2.3.1 长形封闭料场工艺布置24

2.3.2 长形封闭料场内部产生粉尘的原因分析25

2.3.3 长形封闭料场内部粉尘的防控措施25

2.4 圆形混匀料场应用的探讨27

2.4.1 圆形混匀料场的基本结构27

2.4.2 圆形混匀料场的工作原理和物料混匀工艺30

2.4.3 圆形混匀料场的特点30

2.5 青岛特钢综合原料场新技术应用实践31

2.5.1 环保封闭料棚技术31

2.5.2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31

2.5.3 装备及控制技术32

2.5.4 物流管理技术33

2.6 包钢综合原料场功能设计及特点34

2.6.1 综合料场设计原则34

2.6.2 主要功能及特点35

2.6.3 原料储运38

2.6.4 铁矿石混匀40

2.6.5 整粒系统40

2.6.6 取制样系统40

2.7 宝钢原料场环保新技术的运用41

2.7.1 皮带机通廊全封闭41

2.7.2 回程管状皮带机41

2.7.3 环保型封闭料场42

2.7.4 微雾抑尘技术42

2.7.5 远程射雾器技术42

2.7.6 实施效果43

参考文献43

3 清洁烧结生产44

3.1 清洁生产的意义44

3.1.1 清洁生产的概念44

3.1.2 清洁烧结生产措施45

3.2 燃料特性及对烧结指标的影响46

3.2.1 烧结燃料燃烧性的试验46

3.2.2 厚料层烧结燃料粒度的选择48

3.2.3 无烟煤对烧结指标的影响研究48

3.2.4 兰炭作为烧结燃料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50

3.3 太钢烧结细粒燃料分加技术研究53

3.3.1 烧结生产关键参数53

3.3.2 主要烧结工艺参数变化54

3.3.3 烧结矿理化性能变化54

3.3.4 存在的问题54

3.3.5 效果55

3.4 烧结点火制度的优化55

3.4.1 烧结料面受热强度55

3.4.2 空燃比对料面最高温度的影响56

3.4.3 空燃比对高温持续时间的影响56

3.4.4 空燃比对料面受热强度的影响56

3.4.5 点火炉热电偶测温与料面受热强度关系57

3.4.6 点火炉操作关键参数的选择58

3.5 马钢二铁烧结点火技术的进步及应用59

3.5.1 存在问题59

3.5.2 节能技术应用59

3.5.3 实施效果60

3.6 重钢烧结微负压点火优化实践61

3.6.1 点火煤气消耗高的原因61

3.6.2 炉膛高负压对烧结过程带来的危害61

3.6.3 实现微负压点火需要改进的措施62

3.6.4 生产效果63

3.7 太钢660m2烧结机点火保温炉技改及效果63

3.7.1 点火炉系统及特点63

3.7.2 点火炉监控维护技术65

3.7.3 使用效果及效益66

3.8 烧结料面喷洒蒸汽的研究与实践66

3.8.1 试验方法67

3.8.2 料面喷洒蒸汽对烧结废气成分的影响67

3.8.3 喷洒蒸汽对烧结废气减排的影响67

3.8.4 首钢京唐公司烧结蒸汽喷洒工业试验68

3.9 焦炉煤气强化烧结技术在梅钢的应用69

3.9.1 气体燃料辅助烧结技术原理及实验结果69

3.9.2 喷吹焦炉煤气生产应用70

3.10 富氧烧结技术70

3.10.1 技术要点70

3.10.2 技术优劣势分析70

3.10.3 应用前景分析71

3.10.4 唐山国丰富氧烧结试验71

3.11 圆筒混合机制粒技术73

3.11.1 圆筒混合机技术参数73

3.11.2 圆筒混合机衬板材质74

3.11.3 河北同业含油尼龙衬板74

3.11.4 河北同业三段式、逆流混合机衬板新技术75

3.11.5 混合机加水方法和自动化检测技术76

3.12 强力混合机制粒技术78

3.12.1 强力混合机与圆筒混合机综合比较79

3.12.2 韩国浦项开发的强化制粒工艺80

3.12.3 米塔尔比利时根特烧结厂强化制粒技术80

3.12.4 采用强力混合机案例81

3.12.5 强力混合机的优势和应用范围81

3.12.6 江阴创裕CQ系列立式强力混合机81

3.13 承钢防止混合料仓黏料技改措施84

3.13.1 矿槽黏料原因分析84

3.13.2 矿槽改造措施84

3.13.3 改造效果86

3.14 鞍钢提高混合料温度的措施86

3.14.1 提高混合料温度的措施86

3.14.2 生产效果87

3.15 本钢生石灰加热水消化生产实践88

3.15.1 生石灰加热水消化的试验与结果88

3.15.2 生石灰热水消化工业试验结果88

3.16 超厚料层烧结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89

3.16.1 超厚料层烧结生产的经济技术价值90

3.16.2 马钢超厚料层烧结操作技术及其创新90

3.16.3 马钢超厚料层的经济技术效果92

3.17 烧结箅条黏结机理研究及防治应用92

3.17.1 箅条黏结物成分分析93

3.17.2 烧结箅条黏结机理分析93

3.17.3 防治烧结箅条黏结措施94

3.17.4 包钢新型无动力烧结箅条清理装置95

3.18 烧结机漏风的治理97

3.18.1 早期烧结机头尾密封形式97

3.18.2 秦皇岛新特柔磁性密封100

3.18.3 鞍山蓬达柔性动态密封100

3.18.4 秦皇岛鸿泰摇摆涡流式柔性密封102

3.18.5 宝鸡晋旺达柔性差压侧密封103

3.18.6 鲅鱼圈烧结机密封改造106

3.19 烧结机布料技术的发展107

3.19.1 铺底料布料107

3.19.2 混合料布料107

3.19.3 日本JFE公司优化制粒和布料研究109

3.19.4 首钢矿业对三种偏析布料形式的研究112

3.19.5 凌钢圆辊给料机故障处理114

3.19.6 莱钢、攀钢透气辊小改造115

3.20 烧结矿筛分技术116

3.20.1 直线振动筛116

3.20.2 椭圆等厚振动筛116

3.20.3 棒条筛117

3.20.4 棒条筛与椭圆等厚筛筛分室布置对比118

3.20.5 威猛WFPS超环保节能复频筛119

3.21 宝钢3号烧结机升级改造121

3.21.1 主要节能技术121

3.21.2 主要环保措施123

3.21.3 实施效果124

3.22 主抽风机变频调速节能技术124

3.22.1 太钢变频改造实例124

3.22.2 涟钢变频改造实例125

参考文献126

4 烧结余热利用129

4.1 我国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129

4.1.1 烧结余热回收利用形式130

4.1.2 我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130

4.1.3 烧结余热发电的类型与投资建设方式130

4.1.4 烧结余热发电存在的问题130

4.1.5 烧结余热发电的发展建议131

4.2 循环烟气性质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2

4.2.1 循环烟气O2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2

4.2.2 循环烟气CO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3 循环烟气CO2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4 循环烟气H2O(g)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5 循环烟气SO2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6 循环烟气NOx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7 循环烟气温度对烧结过程的影响133

4.2.8 循环烟气比例对烧结矿产、质量指标的影响134

4.3 烟气循环烧结工艺极限循环风量研究134

4.3.1 烧结工艺废气排放规律134

4.3.2 烟气循环烧结工艺流程135

4.3.3 烟气循环烧结遵循的原则136

4.4 国内外几种烟气循环烧结工艺比较136

4.4.1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介绍136

4.4.2 烟气循环工艺的效果及优缺点141

4.4.3 几种烟气循环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应用现状142

4.5 首钢迁钢烧结机大烟道废热研究与实践143

4.5.1 大烟道废热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143

4.5.2 废气循环烧结的烧结杯实验143

4.5.3 迁钢废气循环工艺技术改造145

4.6 烧结冷却余热发电原理及现状146

4.6.1 烧结余热发电原理146

4.6.2 国内外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发展现状147

4.6.3 烧结冷却机废气余热资源的特点147

4.6.4 烧结冷却余热发电工艺148

4.7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案149

4.7.1 影响烧结冷却烟气品质的主要因素149

4.7.2 提高烧结余热热源品质的技术措施150

4.7.3 提高烧结余热热源稳定性的措施153

4.8 烧结余热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154

4.8.1 烧结余热回收原则154

4.8.2 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的提出155

4.8.3 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的关键问题156

4.8.4 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的优点158

4.9 日照钢铁烧结机余热发电生产技术158

4.9.1 提高发电量的措施159

4.9.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60

4.10 莱钢提高余热发电量的改造措施160

4.10.1 存在的问题160

4.10.2 优化改造措施161

4.10.3 改进效果163

4.11 昆钢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运行经验164

4.11.1 工艺流程164

4.11.2 运行情况及经验165

4.12 烧结环冷机密封和烟罩技术166

4.12.1 环冷机漏风的主要原因167

4.12.2 河北华通重工销齿传动水密封环冷机技术167

4.13 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169

4.13.1 竖罐式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流程170

4.13.2 竖罐结构形式171

4.13.3 烧结余热罐式回收利用工艺的结构特点172

4.13.4 竖罐式回收利用工艺流程的优点及节能分析173

4.13.5 竖罐式余热回收利用关键问题的研究175

4.13.6 天丰钢铁公司烧结竖冷窑余热发电实践175

参考文献179

5 烧结烟气治理180

5.1 我国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形势、标准推进及减排技术180

5.1.1 我国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形势180

5.1.2 我国钢铁烧结环保标准推进历程182

5.1.3 烧结污染物减排技术分析184

5.2 国内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运行现状分析186

5.2.1 烧结烟气脱硫运行效果188

5.2.2 烧结烟气脱硫运行成本188

5.2.3 结果分析190

5.3 石灰石-石膏法191

5.3.1 工艺原理与流程191

5.3.2 工艺系统与设备192

5.3.3 影响脱硫性能的主要因素195

5.3.4 使用维护要求196

5.4 氨法197

5.4.1 工艺原理及流程197

5.4.2 工艺特点199

5.4.3 主要设备及功能200

5.4.4 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202

5.4.5 操作及安全要求203

5.4.6 副产物硫酸铵的特点及再利用204

5.5 武钢四、五烧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比较204

5.5.1 四、五烧氨法脱硫工艺比较204

5.5.2 五烧脱硫设计改进206

5.6 南钢360m2烧结机氨法脱硫运行初期问题及措施208

5.6.1 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208

5.6.2 改进措施208

5.7 氧化镁法211

5.7.1 工艺原理211

5.7.2 工艺系统及设备211

5.8 双碱法213

5.8.1 工艺原理213

5.8.2 工艺系统及设备214

5.8.3 工艺优点及安全注意事项215

5.9 离子液法216

5.9.1 工艺原理及流程216

5.9.2 技术特点218

5.9.3 攀钢173.6m2烧结机离子液法脱硫应用219

5.10 有机胺法219

5.10.1 基本原理220

5.10.2 莱钢银山型钢炼铁厂改造方案220

5.11 其他湿法脱硫工艺简介221

5.11.1 钢渣(FeO-MgO-CaO)法221

5.11.2 海水法221

5.11.3 膜分离法222

5.11.4 微生物法222

5.1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223

5.12.1 工艺原理223

5.12.2 工艺系统及设备225

5.12.3 主要工艺参数226

5.12.4 使用维护要求226

5.13 分段脱硫技术研究、工业试验与改造措施227

5.13.1 风箱烟气分段脱硫技术的提出227

5.13.2 湘钢烧结机分段脱硫工业试验227

5.13.3 福建三钢应用烟气循环技术实现全烟气脱硫229

5.14 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231

5.14.1 工艺原理及流程231

5.14.2 技术特点232

5.14.3 工艺系统及设备233

5.15 邢钢2号烧结机SDA脱硫实践235

5.15.1 系统设计特点236

5.15.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36

5.16 NID脱硫技术237

5.16.1 工艺原理及流程237

5.16.2 工艺特点238

5.16.3 主要设备结构及功能239

5.17 其他半干法脱硫工艺简介241

5.17.1 MEROS法241

5.17.2 密相干塔法241

5.18 活性炭干法烧结烟气净化技术242

5.18.1 工艺流程243

5.18.2 工艺原理244

5.18.3 工艺特点244

5.18.4 主要设备245

5.18.5 工艺影响因素246

5.18.6 操作要求247

5.19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247

5.19.1 过程机理248

5.19.2 工艺流程248

5.19.3 主要设备249

5.20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250

5.20.1 反应机理250

5.20.2 催化剂251

5.20.3 还原剂252

5.20.4 工艺特点及需注意的问题253

5.21 氧化吸收法254

5.21.1 工艺原理及流程254

5.21.2 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255

5.22 烧结工序二噁英减排技术及应用现状256

5.22.1 烧结工序二噁英的产生机理256

5.22.2 烧结工序二噁英减排技术256

5.22.3 国内外二噁英减排技术的应用现状258

参考文献261

6 粉尘回收利用262

6.1 除尘技术的发展262

6.2 烧结烟尘电除尘技术的特点及应用263

6.2.1 烧结烟尘特性263

6.2.2 技术途径264

6.2.3 应用实例267

6.3 新型高效电除尘技术268

6.3.1 湿式电除尘技术268

6.3.2 电凝并技术269

6.3.3 旋转电极板技术269

6.4 烧结机头烟气袋式除尘方案的探讨270

6.4.1 烧结机头“禁用”袋式除尘的原因270

6.4.2 防范烧结机停启时袋式除尘器结露的措施271

6.4.3 国内烧结机头除尘采用袋式除尘实例272

6.5 电袋复合除尘器原理及特点272

6.5.1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273

6.5.2 工程应用274

6.6 三种烧结机机尾除尘器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275

6.6.1 三种除尘设备性能比较275

6.6.2 设备投资比较276

6.6.3 运行费用比较276

6.6.4 维护费用比较277

6.6.5 综合比较和评价277

6.7 陕西龙钢机尾新建电袋除尘经验278

6.7.1 龙钢265m2烧结机机尾除尘器存在的问题278

6.7.2 管网改造方案279

6.7.3 设备改造方案279

6.7.4 应用效果280

6.8 湘钢电除尘改造为阻火器、布袋除尘器串联除尘工艺280

6.8.1 改造方案选择281

6.8.2 改造方案实施282

6.8.3 改造效果284

6.9 河北新钢120m2烧结机电除尘改电袋除尘实践284

6.9.1 原120m2电除尘现状284

6.9.2 电除尘改为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方案和效果285

6.10 宝钢烧结一次混合机烟气除尘方案探讨286

6.10.1 混合机扬尘现状与相关技术286

6.10.2 基于塑烧板除尘器的工业试验与方案制订288

6.11 鞍钢鲅鱼圈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290

6.11.1 鲅鱼圈工序固体废弃物回收情况290

6.11.2 混料加工过程292

6.11.3 混料的使用及效果293

6.11.4 存在的问题294

6.12 烧结除尘灰资源化利用新进展295

6.12.1 烧结除尘灰的来源与分类295

6.12.2 烧结除尘灰资源化利用方式296

6.12.3 前景展望298

6.13 马钢高钾烧结除尘灰脱钾方法研究299

6.13.1 高钾烧结除尘灰物化特性分析299

6.13.2 高钾除尘灰脱钾工艺研究300

6.13.3 水浸脱钾方案301

6.14 含锌尘泥的处理技术302

6.14.1 物理分选预富集工艺302

6.14.2 湿法处理工艺303

6.14.3 火法处理工艺303

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