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丛书 锣鼓书音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丛书 锣鼓书音乐](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351977.jpg)
- 谈敬德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55201032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丛书 锣鼓书音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锣鼓书音乐简述1
一、千年神鼓的传说1
二、关于锣鼓书的文字记载2
三、仪式的需要,产生了一系列的曲牌3
四、众多的书目,丰富了锣鼓书的基本调唱腔3
第二节 整体风格凸显海派4
一、演唱时使用上海方言,体现了上海语言特色4
二、唱腔脱胎于当地民歌,显示了上海乡土特色4
三、兼容地方戏曲,体现海纳百川的上海特色6
第三节 音乐形态独具一格7
一、基本腔中显个性8
二、吟诵腔里存古风8
三、打击乐中见特色9
第二章 “太保书”时代的原生态锣鼓书基本调10
第一节 东乡调11
一、东乡锣鼓调13
二、东乡镗锣调14
三、塘东镗锣调20
四、东乡西调21
第二节 西乡调23
一、松江神鼓调24
二、神鼓悲调26
三、青浦锣鼓调27
四、嘉定西乡调28
五、奉贤因果高调34
第三节 平湖调36
一、平湖基本调(一)37
二、平湖基本调(二)38
三、平湖基本调(三)40
四、平湖基本调(四)41
第四节 启东基本调45
第三章 锣鼓书基本腔的演变与发展48
第一节 东乡调48
一、东乡原板49
二、东乡长短板54
三、东乡长板56
四、东乡快中板58
五、东乡急调、快急调60
六、叫板、散板62
第二节 西乡调65
一、松江基本调65
(一)神鼓调(悲调)65
(二)西乡书调65
二、青浦基本调67
三、嘉定基本调68
(一)西乡基本调68
(二)西乡慢调68
四、奉贤基本调70
(一)角调71
(二)敬神调72
五、闵行基本调72
(一)开篇调73
(二)西调74
第三节 平湖调75
第四章 锣鼓书的其他唱腔81
第一节 月令儿腔系81
一、传统唱腔81
二、【月令儿】腔系85
(一)用于人物介绍89
(二)用于渲染气氛96
(三)用于心理描写104
第二节 小调类112
一、由仪式音乐衍变的曲牌113
(一)宣卷调113
(二)颂调122
(三)酬神调132
二、由姐妹曲(剧)中吸收的曲调138
(一)东乡山歌139
(二)东乡钹子调147
(三)皮影调157
(四)道情调161
三、由民歌类吸收的曲调163
(一)骂调165
(二)劝调170
(三)清板173
(四)?调175
(五)莲花?调180
(六)舟船调187
(七)摇船调190
(八)小扳艄192
(九)采桑调194
(十)花名调199
(十一)四季调201
(十二)拜年调203
(十三)报喜调205
(十四)月儿高211
(十五)相传山歌212
(十六)四句头山歌214
(十七)五字调216
第五章 锣鼓书打击乐219
第一节 圆通219
一、鼓类221
二、锣类222
三、钹类222
四、板类223
五、打击乐附件223
六、鼓架安装223
第二节 锣鼓经225
一、常用锣、鼓、钹(三件套)字谱225
二、三响头(五件套)锣鼓字谱226
三、戏曲锣鼓介入锣鼓书的锣鼓字谱226
四、基本鼓点226
(一)以镗锣、书鼓、书钹(三件套)同时亮击为“记数”单位命名的鼓点227
(二)锣鼓书传统鼓点227
(三)艺人借用传统民间器乐曲名称命名的鼓点227
五、运手要领228
第三节 圆通术229
一、击乐姿势230
二、各种手式230
三、运签姿势231
四、锣鼓选择232
五、打击乐练习曲232
第六章 锣鼓书的音乐伴奏248
第一节 民族小乐队的伴奏249
一、吹管乐器249
二、弹拨乐器249
三、弓弦乐器250
四、乐队中的打击乐250
第二节 锣鼓书丝弦伴奏的常用过门251
一、宫调式字过门251
二、商调式字过门251
三、角调式字过门251
第三节 打击乐的伴奏252
一、起首镶眼打过门252
二、烘托衬垫贴对联253
第四节 常用闹场256
一、商调式的闹场锣鼓256
二、宫调式的闹场锣鼓260
三、徵调式的闹场锣鼓262
四、羽调式的闹场曲264
五、具有“特色”的闹场锣鼓265
第七章 锣鼓书唱腔设计269
第一节 精通基本唱腔269
一、第一基本腔270
二、【月令儿】腔系270
三、小调类唱腔271
第二节 研究锣鼓书的词格272
一、浊辅音的声母对锣鼓书的影响272
二、入声字的韵母对锣鼓书的影响273
三、上海话中的特殊词语、特殊字音273
第三节 锣鼓书音乐写作手法275
一、横变276
二、竖变279
三、翻变280
四、演变282
第四节 唱腔的铺排284
一、通读曲本,通盘考虑284
二、编写唱段,结构严谨285
三、过门写作,承上启下286
附录:相关作品289
一、风花雪月289
二、节气歌290
三、莺莺操琴293
四、黄道婆296
五、木兰从军301
六、电大圆我知识梦308
七、和谐社会是个圆314
八、手拉手 心连心319
九、红色娘子军·永葆这战斗青春(选段)322
十、水乡新镇325
十一、水乡古镇春光美331
十二、一条海塘一支歌335
十三、魅力浦东339
十四、金光灿灿浦东桥342
十五、浦东大佬倌348
参考文献353
编后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