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360605.jpg)
- 王明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727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教育-教育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古代医学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分析2
二、对开展古代医学教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概述7
第一节 古代医学教育基本模式与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8
一、古代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9
二、古代医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9
第二节 古代医学教育目的论与价值论20
一、古代医学教育目的论、价值论管窥20
二、对古代医学教育目的论与价值论产生影响的思想渊源29
第三节 古代医学教育人才论34
一、古代医学教育的人才标准34
二、古代医学教育对象的选拔42
第四节 古代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论44
一、古代医学的教学内容44
二、古代医学的教学方法50
三、古代医学教育的治学观53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56
第一节 先秦时期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及其特点59
一、医官教育及其特点60
二、民间医学教育及其特点61
三、稷下学宫讲学式医学教育62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64
一、论医学教育目的与价值64
二、论医学教育对象的选择65
三、论受教育者所应具有的理念66
四、论教学内容68
五、论教学方法72
六、论治学观74
第三章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76
第一节 淳于意的医学教育思想79
一、喜好医药,转益多师79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0
三、谦虚谨慎,求真务实82
四、收授弟子,热心医学教育83
第二节 华佗的医学教育思想84
一、专心医学,心无旁骛84
二、医者仁心,不事权贵85
三、收授弟子,热心医学教育86
第三节 张仲景的医学教育思想87
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87
二、要有正确和强烈的学习动机88
三、强调学习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89
四、理想的医学生是天赋与勤奋并举90
第四节 皇甫谧的医学教育思想90
一、安贫乐道、潜心著述91
二、勤奋刻苦,广闻博识92
三、倾心医学,穷搜博采92
四、热心教育,精心育人93
第五节 葛洪的医学教育思想94
一、儒家纲常名教与道教戒律相结合的慈心救世思想95
二、注重实践与创新97
三、寻求明师与个人修行相结合的求学思想99
四、择生慎传,因材施教101
第六节 陶弘景的医学教育思想103
一、医学教育的人才观:良医103
二、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观:医须“研精药术”104
三、医学教育的认知观:强调实践出真知106
四、医学研究观:审慎严谨的研究之风108
第七节 董奉等医家对医学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109
第八节 医学学校教育的萌生111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114
第一节 许胤宗、甄权的医学教育思想116
一、许胤宗的医学教育思想116
二、甄权的医学教育思想118
第二节 孙思邈的医学教育思想121
一、培养“苍生大医”的医学教育目的论122
二、博采融通的医学教学内容观123
三、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25
第三节 苏敬的医学教育思想131
一、心系生民,倾情本草131
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133
第四节 王焘的医学教育思想135
一、为医的前提——尊重生命,反对迷信136
二、治学著书之法——广收博采,无遗古今137
三、良医的必备条件——严谨治学,注重实践138
四、学医不忘孝道139
第五节 王冰的医学教育思想140
一、注重中医典籍的整理与学习140
二、严谨的治学态度142
第六节 鉴真的医学教育思想143
一、普度众生、救济人间疾苦的医学目的143
二、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医药,是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典范144
第七节 昝殷、蔺道人的医学教育思想146
一、昝殷的医学教育思想146
二、蔺道人的医学教育思想147
第八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学校教育149
一、基本概况149
二、医学教育思想152
三、对域外医学教育的影响157
第五章 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159
第一节 范仲淹的医学教育思想164
一、官办医学教育的思想165
二、“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医学价值论166
第二节 王安石的医学教育思想167
一、实行医学“三舍法”168
二、培养博学精专的实用医学人才169
三、严格考试制度,选拔医学人才170
第三节 沈括的医学教育思想171
一、“视人命贵千金”的医学道德观172
二、对医学教育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认识173
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科学精神175
第四节 刘完素的医学教育思想176
一、医德育人177
二、著述传人178
三、创立学派179
第五节 张元素的医学教育思想182
一、宗《内经》法,学仲景心183
二、师古而不泥古,自为家法184
三、撰写医学著作,启迪后学184
第六节 李杲的医学教育思想185
一、培养传道之医186
二、教学方法灵活恰当188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189
第七节 张从正的医学教育思想189
一、学医不可盲从的教育思想190
二、富有创新的学术精神191
三、不随波逐流的行医原则192
第八节 曾世荣的医学教育思想193
一、治学严谨194
二、行医须有定见195
三、重视医德196
第九节 朱震亨的医学教育思想198
一、医必具仁德199
二、辨证论治,不拘古方200
三、重视经典,容纳众长201
第十节 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学校教育202
一、中央医学教育202
二、地方医学教育209
第六章 明代的医学教育思想213
第一节 戴思恭的医学教育思想216
一、尊师爱生,薪火相传217
二、尊经重道,宽厚基础219
三、注重临床,随记心得220
四、德能超群,处世有方221
第二节 王纶的医学教育思想221
一、学习动机:事亲济人222
二、治学原则:专博结合223
三、良医良相,集于一身224
四、宗法前人,有所发扬225
第三节 汪机的医学教育思想228
一、医德为先,志在济世228
二、聪敏善思,灵活缜密229
三、勤于临证,书墨传承230
四、终身教育,自我完善231
第四节 薛己的医学教育思想232
一、教育目标,人才质量233
二、课程设置,经典名家234
三、注重实践,勤于临证236
四、教学过程,重视师承237
五、传承学术,有所建树238
第五节 李时珍的医学教育思想239
一、教育的指导思想240
二、师生选择241
三、教学内容242
四、教学方法247
五、科学实验252
第六节 龚廷贤的医学教育思想253
一、教育目的:培养仁医253
二、教育人才观254
三、教学方法258
四、论医德教育261
五、论病人教育262
六、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264
第七节 孙一奎的医学教育思想266
一、精研医理,执着追求267
二、博采众长,探索新路268
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69
第八节 陈实功的医学教育思想272
一、博学笃志,献身医学273
二、治学严谨,学思务实276
三、德才兼备,普济众生279
四、承前启后,继承发展283
第九节 缪希雍的医学教育思想284
一、读万卷书,以厚基础285
二、行万里路,以扩视野287
三、以医会友,发展学术288
四、仁术济世,普救众生290
第十节 张介宾的医学教育思想292
一、中医人才观293
二、尊经重典,融合各家295
三、打好基础,勤于临证298
四、传承中医,发掘创新300
第十一节 吴有性的医学教育思想302
一、勤学慎思,继承发扬302
二、实地考察,科学推断304
三、拓展思路,创立新说305
第十二节 李中梓的医学教育思想307
一、刻苦治学,博而能约308
二、精心临证,承前启后310
三、学术交流,勤于著述313
四、授人以渔,造就名医315
第十三节 明代医学学校教育318
一、明代医学教育特征概述318
二、明代医学教育机构323
三、明代医学学校教育模式326
第七章 清代的医学教育思想337
第一节 侣山堂的医学教育思想340
一、重视古典中医理论著作341
二、师生共同探讨,开展研究性教学341
三、重视医德教育342
第二节 喻昌的医学教育思想342
一、基础临床并重343
二、重视医德344
三、诊治规范345
第三节 吴门医派叶天士的医学教育思想346
一、虚心学医346
二、遵经不泥古347
三、培养大量名医,奠定吴门医派348
第四节 徐大椿的医学教育思想350
一、教育目的351
二、人才培养目标351
三、教育内容、方法353
第五节 赵学敏的医学教育思想358
一、重视民间医学358
二、广收博采,编纂本草著作359
三、治学态度严谨361
第六节 陈念祖的医学教育思想362
一、教育内容362
二、教学方法364
三、教材撰著体例368
第七节 山阳医派吴瑭的医学教育思想370
一、医必求精的学习观371
二、医书必“美备”的著述观373
三、广博宽厚的知识观374
四、灵活变通的临证观375
五、以德统才的人才观375
第八节 孟河医派费伯雄的医学教育思想376
一、首重医德377
二、崇尚经典,师古不泥377
三、医尚和缓,学归醇正378
四、不尚空谈,不执成见380
五、注重医学的教育传承381
第九节 清代医学学校教育382
一、清代医学教育的形式382
二、太医院医学教育383
主要参考书目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