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货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货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381466.jpg)
- 马寅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15093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货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中国之银本位问题3
一、银之金价高与银之金价低3
1.何谓银之金价3
2.银价趋贱之结果4
3.银价趋贵之结果6
二、中国于银价趋贱时之纠纷7
1.禁银进口8
2.征收白银进口税9
3.有限银本位9
三、美国何以收买白银与黄金10
四、中国所受美国购银政策之影响14
五、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害处孰大?15
六、美国收买白银对中国提出之理由16
第二章 世界各国之金本位问题18
一、金本位之条件18
二、金本位与物价之关系(由单一国家看)19
1.准备率减低之场合19
2.准备率增加之场合21
三、金本位与物价之关系(续)(由多数国家看)22
四、金本位与国际汇兑之关系24
五、稳定内价与稳定外价可得兼乎?27
六、金本位之崩溃29
第三章 金本位与银本位之基础32
一、脆弱之基础32
1.信用膨胀与紧缩32
甲 消费与生产之连锁关系33
乙 信用膨胀之流弊34
丙 信用紧缩之危险34
2.金本位可以救济信用之流弊34
二、金本位之致命伤35
三、应付办法——改用纸本位37
四、纸本位下之通货控制法40
第四章 从收支均衡说到金本位与纸本位之异同43
一、支付均衡之意义43
二、假定中国采用金本位46
1.贸易差额与输出现金46
2.现金输出之结果48
三、金本位崩溃之原因50
四、假定中国采用纸本位则外汇将何如?51
第五章 内价与外价如何可以同时稳定?53
一、内价与外价难以同时稳定之理由53
二、欧战后印度维持物价之效果55
三、英国财政部发表之国际货币合作计划对于外汇之规定56
四、时人何以往往惊视外汇之剧变?58
五、费雪氏稳定物价之理论及其批评60
六、管理货币制下救济外汇变动之方法62
1.期货外汇62
2.设立外汇平准基金63
3.政府协助64
第六章 内价与外价之关系65
一、欧战后马克内价外价之分离65
1.货币内价影响外价之理由又分二点66
甲 补偿说66
乙 价格制度说66
2.货币外价影响及于内价之理由67
3.货币内价与外价相互影响之理由68
二、战时外汇何以有剧烈之变动?69
三、外价与内价间之空隙70
四、战时之外价何以不易回复原状?72
五、外价内价与货币数量说73
第七章 外汇变动之风险如何免除75
一、买卖期货外汇75
1.第一场合77
2.第二场合79
3.第三场合81
4.第四场合81
二、长期风险之免除83
三、外人对华投资之保障85
第八章 外汇平准基金87
一、外汇投机之流弊87
二、设立汇兑平准基金之必要89
三、美国之希望90
四、投机未必一定有害无利92
五、平准基金不能应付长期之贸易差额92
六、中国平准基金设立之因素及其停顿之原因93
1.日本人套汇94
2.商人竞买94
3.投机盛行94
七、中英两国外汇平准基金之异同95
第九章 所谓新金本位97
一、再述金本位放弃之原因97
二、放弃金本位与国际贸易思想之改变98
三、国际贸易思想变迁所及于国际贷借之影响100
四、英美法三国货币协定之缔结100
五、三国汇兑平准基金之设立及其作用101
六、新金本位之意义与黄金移动之变质102
七、信用准备金与汇兑平准基金之关系104
八、以前数章之总括结论105
第十章 汇兑平准基金与信用准备金之关系107
一、黄金价值不因放弃金本位而失坠107
二、经济动态之势力108
1.人口之繁殖108
2.资本之增加109
3.新发明或新发现111
4.管理之进步111
5.欲望之变迁112
三、动态经济与准备金之关系112
四、黄金不足之救济办法115
1.增加保证额之成数115
2.重估金价115
3.开掘金矿116
五、维持汇兑平衡基金之前提117
六、战后外汇市场应否继续加以管制?119
第十一章 黄金支配通货乎?抑通货支配黄金乎?122
一、黄金与通货122
二、金本位制之缺点123
三、美国之封存黄金124
四、货币数量说与物价之操纵125
五、美国何以能操纵他国物价127
六、美国如何操纵国内物价(使投资等于储蓄)129
七、加萨尔教授与惠利思及考克博士意见之歧异132
第十二章 投资等于储蓄135
一、储蓄为放款之基础135
二、强制储蓄137
三、银行之自动调节工作138
四、动态的研究140
第十三章 法币何以钉定于外汇?142
一、中国何以维持外价,牺牲内价?142
二、中国在当时何以加入英镑集团而不加入美元集团?144
1.因英国放弃金本位有经济上的必要,为世人所原谅,故不失世人信用144
2.因英国放弃金本位后,并未将金镑贬值145
3.因英国尚有自由金市场145
4.因英国银行制度较优145
三、法币与外币联系之利益146
四、法币与英镑如何联系?147
第十四章 汇兑本位之放弃149
一、汇兑本位之由来与其意义149
二、金本位为金汇兑本位所破坏151
1.重述金本位之优点151
2.重述金本位之弱点152
3.金汇兑本位所以救金本位之穷152
4.金本位之原意将因此失去152
5.金汇兑本位对金本位之致命打击153
三、中国汇兑本位如何钉住于英镑与美元(实例)154
四、维持汇兑本位之理由155
1.利用外资156
2.国际援助156
3.便利资源开发157
4.促进直接投资158
5.保障国际贸易159
五、放弃汇兑本位之理由159
1.汇兑本位之足以扰乱国内金融及物价159
2.汇兑本位下容易失去金融控制权160
3.汇兑本位对接受存款国家之不利161
六、放弃后资金出入之处置161
第十五章 纸币之整理与物价指数之关系163
一、物价指数之种类163
1.国际物价指数与国内物价指数163
2.一部物价指数与全部物价指数164
3.物价指数与所得指数164
二、物价指数更具体之分析164
1.物品指数165
2.生活费指数165
3.生产力所得指数165
4.商业活动指数165
三、中国整理货币时应采取何种指数为标准乎?166
1.生产力所得指数166
2.物价渐低与渐升之比较168
3.生产力所得指数编制之困难169
甲 进步之程度不易预测169
乙 中立性货币之意义170
丙 货币之流通速率不易测知171
丁 债权人应得利益说之理由难以成立172
第十六章 纸币之整理与物价指数之关系(续)173
一、生活费指数173
二、一般商业活动指数175
三、物品指数179
四、国内一般物价指数说182
五、购买力平价说之根本缺点182
第十七章 中立货币之说能成立否?185
一、由工人方面看185
二、由托拉斯或独占者看187
三、由技术方面看189
四、由竞争之情形看190
五、由国际方面看192
六、结论193
第十八章 购买力平价与外汇195
一、购买力平价说之产生195
二、购买力平价究以何种物价为根据198
三、金本位之汇兑平价果非购买力平价耶?199
四、输送货物与输送黄金有同样之效果乎?201
五、汇价完全由购买力平价决定乎?201
第十九章 货币数量说(美国派)204
一、美国派之货币数量说204
1.世界万事万物互有关联205
2.货币数量说少实用上之价值207
3.货币数量说忽视人类心理之要素209
4.费雪氏理论前后不一贯211
5.物价与货币之质的关系214
二、评货币心理说214
第二十章 货币数量说(英国派)218
一、马歇尔之货币数量说218
二、凯恩斯氏之货币数量说及其批评220
三、庇古氏之货币数量说及其批评223
四、费雪、凯恩斯及庇古三氏数量说之比较225
五、评货币心理派之意见227
第二十一章 欧战后各国整理货币之概要230
一、各国货币之整理足为吾国之借鉴者230
1.奥国230
2.匈牙利231
3.比利时231
4.法国231
5.德国232
6.苏俄234
7.各国皆愿与美元联系235
二、各国整理纸币之方法236
1.膨胀法(即消灭法)237
2.提高法(即紧缩法)238
3.钉住法(贬值后加以钉住)239
三、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40
1.内价与外价常不一致240
2.照外价整理之利益241
3.照内价整理之利益242
4.照内价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43
5.照内价稳定,事实上亦最持平244
四、应请注意之要点245
第二十二章 再论调整货币价值之途径246
一、内价与外价一致之场合246
二、内价与外价不一致时之基本调整方法248
三、通货涨价与跌价过程中内价与外价差异之原因249
四、调整法币内价与外价差异之途径251
五、中国法币调整途径之预测254
六、本书各章的假设255
第二十三章 整理货币时应有之预防257
一、对内对外容易引起经济之不安定257
二、调整时应顾虑债务与债权双方之利益258
三、调整币价最好得到对手国之帮助260
四、英币在事实上之安定261
五、黑市与套汇有助于币值之稳定263
六、自然之汇价不能为经济力量之指标265
第二十四章 中国社会组织与传统的经济思想之关系266
一、中国战后第一步设施莫要于安定人心266
二、无论何种民族何种社会未有不受传统思想之熏陶267
三、中国之传统思想重在一“安”字,西洋则重在一“强”字268
四、儒道两派学说虽取径不同而其求“安”则一270
五、中国社会组织是儒家兼爱的学说,根据历史上“安”字的精神所创造的271
六、以事实证明中国民族精神重在一“安”字273
七、“安”由“均”而得,“均”为求“安”之手段,“安”为行“均”之目的274
八、安贫的思想不适合于今日之世界,应创造“均富”的新思想以替代之277
附录 英美加法国际货币计划之检讨及批评279
一、汇兑本位制与国际货币制之不同279
二、英美两个国际货币计划280
三、英美两计划之比较与批评283
四、英美两计划稳定汇率与调整国际收支均衡的方法及其批评288
五、法国代表发表之计划291
六、我国的步骤应如何?294
马寅初先生学术年表&周松田297
天公地道皆文章 宏论为民欲国强&彭松建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