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杨泉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587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2

第一节 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教学2

一、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2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3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5

一、识字与写字6

二、阅读7

三、关于写作教学15

四、口语交际22

五、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24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26

一、互动26

二、对话26

三、整合27

四、课程28

五、人文素养28

六、科学素养28

七、语感29

八、理念29

九、预设29

十、动态生成30

十一、文本30

十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31

十三、课程标准31

十四、课程资源32

本章小结33

第二章 关于教材编写建议35

第一节 关于教材概念的理解及其本质35

一、“教材”概念的类型与问题35

二、教材的本义36

三、“教材”概念的层次划分38

四、重建“教材”概念的意义40

第二节 教材编写建议解析42

一、语文教材应有鲜明的思想导向和当代品格,重视其学习主体的地位43

二、精心编制阅读课文的思考练习49

三、要为教学留有空间,满足不同需要50

第三节 语文教材编写建议操作要求52

一、选文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涵养52

二、内容的安排要注重整合和简化53

三、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54

四、语文教材的编写应有创意,追求特色,讲究规范55

第四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材观57

一、更新观念,处理好“用教科书”与“拓展教材”的关系,为教科书摆正位置57

二、与时俱进,发掘具有科学实效的语文教学资源59

三、一种别样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自身素养61

本章小结63

第三章 语文教材分析65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内涵及发展65

一、语文教材的特点65

二、语文教材的沿革67

第二节 语文教材编写依据和体例69

一、基础理论69

二、学科理论73

三、文艺学理论75

四、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87

第三节 如何进行语文教材分析94

一、对教材分析的理解94

二、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95

第四节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案例97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97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102

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105

本章小结108

第四章 语文教材的使用和评价110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策略110

一、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策略要求110

二、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具体操作120

第二节 让助读系统的助读效益最大化123

一、用好“单元导语”,优化教学过程123

二、解读“文本作者”,感悟写作背景124

三、巧引“课文导学”,推进深层阅读125

四、牵手“课后练习”,舒展语文教学127

五、巧用“课后资源”,提升实践能力129

第三节 教材评价的维度及初中语文教材评价130

一、评价维度130

二、教材评价的标准: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132

本章小结136

第五章 语文课文分析139

第一节 课文分析的原则和方法139

一、课文分析的原则139

二、课文分析的方法143

三、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156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文分析的特殊性162

一、语文教师阅读课文与普通读者阅读文章的区别162

二、语文教师阅读课文的三阶段164

三、语文教师阅读课文应该读出一些什么166

第三节 语文课文分析案例168

一、钱理群的《孔乙己》分析(个性视角)168

二、孙绍振的《背影》解读(美学视角)172

三、《紫藤萝瀑布》课文分析(教学视角)176

本章小结181

附:《春风》182

参考文献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