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85015.jpg)
- 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877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1
第一节 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提出1
一、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改革实践提出的课题1
二、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现实性:对经济改革周期性变动的思考5
三、经济改革战略的含义7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8
一、起点模式的研究9
二、目标模式的研究10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11
一、过渡模式的含义11
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12
三、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13
四、对过渡模式的理论概括14
第四节 经济改革的利益机制16
一、经济利益机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16
二、运用利益机制的主要原则19
第五节 经济改革的实施问题21
一、经济改革的彻底性与渐进性的统一21
二、总体目标的确定与阶段目标的分解22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25
第一节 企业改革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25
一、对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的认识25
二、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治理通货膨胀28
第二节 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33
一、正确对待战后初期日本价格改革的经验34
二、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39
三、价格放开的环境及其与企业改革的关系41
第三节 企业改革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44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44
二、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47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51
第一节 企业承包制的过渡性质51
一、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51
二、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52
第二节 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56
一、公有制的界定56
二、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六个途径58
三、多种类型的股票交易和股票市场64
第三节 本企业职工入股与股份合作制企业65
一、关于本企业职工入股的合作经济性质65
二、资产存量债权化或资产存量租赁制与股份合作经济67
第四节 企业基金会与企业基金股68
一、企业股——一个有争议的问题68
二、企业基金会持股的可行性69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71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71
一、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71
二、近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3
三、中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6
四、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2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85
一、资源配置的中心问题——效率与公平85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6
第五章 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90
第一节 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分析90
一、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企业结构重组90
二、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企业重组91
三、企业集团是较高层次企业联合体的特称93
第二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分析95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与内部结构95
二、企业集团的分类98
三、企业集团的产生途径100
四、企业集团的经济功能101
五、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106
第三节 国家对企业集团的导向与政策109
一、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导向109
二、关于扶持企业集团的政策建议115
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119
第一节 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的对策选择119
一、市场疲软的结构性119
二、若干治理市场疲软的对策的分析121
三、启动资金投入科技开发领域的作用123
第二节 把科技开发与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结合起来126
一、重视投入科技的资金的使用126
二、持续的市场繁荣有赖于科技开发投资的不断增加130
三、增加科技投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结构134
第七章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137
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的新变化137
一、与农村分离的工业化进程137
二、农村工业化目标的确定140
第二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142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142
二、结构转换的选择144
三、农村工业部门的成长146
第三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151
一、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关系151
二、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的关系156
三、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性考察159
第四节 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161
一、推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161
二、促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协调162
三、协调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5
四、协调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6
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173
第一节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173
一、两类经济非均衡173
二、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的局限性174
三、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的局限性175
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内容以及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176
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176
二、计划工作的三项主要内容177
三、提高计划配额水平的必要性180
四、市场疲软条件下的计划配额183
五、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动态考察187
六、间接的计划调节与直接的计划调节190
七、两条警戒线与间接调节、直接调节的关系192
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