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FT 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TFT 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141365.jpg)
- 戴亚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99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FT LCD面板的驱动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了解TFT LCD1
1.1了解显示器1
像素(pixel,即picture element)1
对比度(contrast)3
灰阶(gray level)3
颜色(color)5
1.2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8
光阀的概念9
如何利用LCD制成光阀9
如何控制液晶光阀13
液晶电容15
进一步认识液晶18
1.3了解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20
TF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0
TFT的电流-电压特性21
TFT与MOSFET的比较22
1.4了解TFT LCD23
TFT LCD架构23
彩色TFT LCD的亚像素23
TFT LCD的比喻24
1.5名词解释25
第1章练习26
第2章 TFT LCD的工作原理29
2.1 TFT LCD的工作方式29
2.2极性反转(polarity inversion)31
什么叫做“极性反转”31
为什么可以“极性反转”31
驱动电压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31
为什么必须要有“极性反转”32
像素阵列极性反转的方式36
2.3充电(charging)37
充电与放电电流37
充电时间38
电压范围39
预充电(pre-charge)43
2.4电位保持(holding)45
漏电的路径45
储存电容(storage capacitor)47
储存电容的参考电压48
点缺陷型漏电50
2.5电容耦合效应(coupling)51
电容耦合的原理51
像素中的电容54
扫描线的电容耦合效应57
数据线的电容耦合效应68
2.6信号延迟(delay)68
信号延迟的原理68
信号延迟的计算方法70
扫描线上的信号延迟73
数据线上的信号延迟74
共电极的信号延迟75
2.7综合效应77
充电与电荷保持77
充电与电容耦合78
充电与信号延迟78
电荷保持与电容耦合79
电容耦合与信号延迟80
第2章练习82
第3章 面板设计实例84
3.1从产品规格开始84
认识TFT LCD的产品规格84
专业领域的整合86
产品规格的协调制定87
TFT面板设计相关的专业规格88
3.2 TFT LCD像素排列89
像素完全相同与最坏情况设计(worst case design)89
初始设计89
初始像素布局95
布局后模拟99
像素设计实例99
3.3像素阵列之外115
扫描线与数据线布线115
下板共电极布线116
共电极金胶点与共电极电源布线116
对准标示116
测试键(test keys)119
电荷分享预充电设计120
静电防治、阵列测试与激光修补设计120
其他设计项目121
第4章 TFT LCD的驱动系统123
4.1驱动系统概述123
时序控制电路(timing controller)123
扫描驱动电路(scan driver)124
数据驱动电路(data driver)124
共电极参考电压源124
电压源转换电路124
Г(Gamma)校正参考电压125
4.2扫描驱动电路125
扫描驱动电路的基本功能区块125
扫描驱动电路子系统概观128
4.3数据驱动电路129
数据驱动电路的基本功能区块129
Г校正参考电压137
数据传输界面145
数据驱动电路子系统概述147
4.4时序控制电路148
视频数据处理148
电荷分享(charge sharing)节省电源150
响应时间补偿(response time compensation,RTC)150
第4章练习154
第5章 设计的现实考量157
5.1静电防治设计157
静电破坏158
TFT的静电防治设计159
驱动负载的增加161
静电保护设计的方式与有效阶段162
5.2阵列测试设计163
阵列测试的时机与目的163
阵列电性测试的方式164
5.3激光修补设计168
激光修补的目的168
激光修补的方式168
5.4布局考量170
TFT的布局方式171
像素布局设计172
阵列外布局设计173
面板接合光刻掩模设计173
基板上面板放置与其掩模接合设计176
上下基板对位设计177
布局检查177
5.5制程与环境的变动178
电极线宽定义及对准179
薄膜厚度180
环境温度变化180
5.6显示画质不良的分析181
点缺陷与线缺陷181
斑驳182
串扰(cross-talk)183
闪烁(flicker)与直流残留(DC residue)191
渐层(shading)192
区块(blocking)192
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192
第5章练习193
第6章 面板设计的进一步发展195
6.1低温多晶硅型TFT(LTPSTFT)195
元件结构及制程195
栅极与半导体层的位置关系197
激光退火198
离子注入199
Top ITO架构199
6.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200
基本元件发光结构200
像素等效电路201
TFT OLED面板的设计与驱动202
第一版后记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