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子》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子》学史
  • 耿振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5290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065页
  • 文件大小:411MB
  • 文件页数:1083页
  • 主题词:法家;《管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子》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管仲与《管子》2

第一章 论管仲2

第一节 管仲生卒故里考辨2

第二节 管仲所处时代及其治道改革13

第二章 论《管子》22

第一节 《管子》托名管仲的历史意蕴22

第二节 《管子》治道思想29

第三节 《管子》轻重学说40

第四节 《管子》经济寓言53

第五节 《管子》版本流传及《管子》学述略63

第二编 春秋战国秦汉《管子》学72

第一章 春秋战国思想家对管仲的评说72

第一节 《论语》中的管仲评说72

第二节 《孟子》《荀子》中的管仲评说74

第三节 《庄子》《韩非子》中的管仲评说77

第四节 《吕氏春秋》中的管仲评说83

第二章 秦汉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86

第三章 秦汉《管子》学(一)96

第一节 汉初黄老之治对《管子》思想的实践96

第二节 贾谊对《管子》思想的研习104

第三节 晁错对《管子》思想的研习112

第四节 《淮南子》对《管子》成书的诠释及其思想的汲取117

第五节 司马迁、刘向对《管子》的诠释及编校126

第四章 秦汉《管子》学(二)135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135

第二节 东郭咸阳等对《管子》轻重学说的实践及发展138

余论及本编小结151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管子》学156

第一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156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管子》学(一)162

第一节 诸葛亮治蜀对《管子》思想的实践162

第二节 傅玄对《管子》“轻重”篇的辨伪171

第三节 刘勰对《管子》文辞的评述177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管子》学(二)184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184

第二节 孔琳之等对《管子》货币理论的批判188

第四章 隋唐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191

第五章 隋唐《管子》学(一)199

第一节 魏征等对《管子》文句的辑录199

第二节 尹知章《〈管子〉注》209

第三节 孔颖达等对《管子》的辨伪及解读219

第六章 隋唐《管子》学(二)226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226

第二节 刘彤等对轻重学说的理论借鉴229

第三节 第五琦等对轻重学说的实践及发展233

第四节 陆贽等对轻重学说的理论阐释236

余论及本编小结241

第四编 宋金元《管子》学246

第一章 宋代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246

第二章 宋代《管子》学(一)255

第一节 《管子》的官方地位、刻本及杨忱《〈管子〉序》255

第二节 苏轼《管仲论》259

第三节 苏辙《管晏列传》264

第三章 宋代《管子》学(二)270

第一节 张嵲《读〈管子〉》270

第二节 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对《管子》的解读274

第三节 朱熹《弟子职》注及《管子》辨伪277

第四节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对《管子》的解读284

第五节 黄震《黄氏日抄》对《管子》的解读293

第六节 韩元吉等对《管子》的研究304

第四章 宋代《管子》学(三)309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309

第二节 李觏对轻重学说的阐释及完善314

第三节 范仲淹等对轻重学说的实践、批评及完善320

第四节 王安石对轻重学说的实践及发展323

第五节 张方平等对轻重学说的诠释328

第五章 金元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335

第六章 金元《管子》学(一)340

第一节 赵秉文等对管仲的评论及评论背后的社会心态340

第二节 刘因等对《管子》的诠释346

第七章 金元《管子》学(二)350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350

第二节 阿合马等对轻重学说的发展及实践353

余论及本编小结359

第五编 明代《管子》学366

第一章 明代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366

第二章 明代《管子》学(一)375

第一节 刘绩《〈管子〉补注》375

第二节 朱东光等刊刻中都本《管子》386

第三节 赵用贤刊刻《管子》390

第四节 陈深《〈管子〉品节》401

第五节 凌登嘉《〈管子〉治略窽言》408

第三章 明代《管子》学(二)414

第一节 陆可教等《〈管子〉玄言评苑》和焦竑等《〈管子〉品汇释评》414

第二节 张榜《〈管子〉纂》437

第三节 朱长春《〈管子〉榷》440

第四节 梅士享《〈管子〉删评》及《诠叙〈管子〉成书》455

第四章 明代《管子》学(三)472

第一节 沈鼎新等《〈管子〉评注》472

第二节 归有光《〈管子〉汇函》483

第三节 陈仁锡《〈管子〉奇赏》500

第五章 明代《管子》学(四)506

第一节 周是修等对管仲及其思想的评论和对《管子》的征引及诠释506

第二节 杨慎等对《管子》的研究509

第六章 明代《管子》学(五)518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518

第二节 丘浚等对轻重学说的批判、发展及实践523

本编小结538

第六编 清代《管子》学544

第一章 清代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544

第二章 清代《管子》学(一)552

第一节 洪颐煊《〈管子〉义证》552

第二节 王念孙《〈管子〉杂志》560

第三节 宋翔凤《〈管子〉识误》580

第三章 清代《管子》学(二)586

第一节 丁士涵《管子》校诂残稿及陈奂《管子》研究586

第二节 俞樾《〈管子〉平议》596

第三节 张文虎《〈管子〉随笔》《〈管子〉余笔》615

第四节 戴望《〈管子〉校正》620

第四章 清代《管子》学(三)627

第一节 郭嵩焘《〈管子〉评注》627

第二节 孙诒让《〈管子〉札迻》632

第三节 章炳麟《〈管子〉札记》《〈管子〉余义》638

第四节 于鬯《校〈管子〉书》654

第五章 清代《管子》学(四)667

第一节 杨沂孙《〈管子〉今编》667

第二节 宋枬《读〈管子〉寄言》673

第三节 张佩纶《〈管子〉学》683

第四节 何如璋《〈管子〉析疑》700

第六章 清代《管子》学(五)721

第一节 《弟子职》在历代史《志》及各类书目中的著录721

第二节 洪亮吉等《弟子职》研究725

第三节 孙同元等《弟子职》及《管子·地员》研究733

第四节 任大鹤等《弟子职》研究739

第七章 清代《管子》学(六)751

第一节 顾炎武等对管仲及其思想的评论和对《管子》的征引及诠释751

第二节 方苞等《管子》研究756

第八章 清代《管子》学(七)766

第一节 币制及盐业等官榷政策766

第二节 王夫之等对轻重学说的诠释、发展及实践770

本编小结784

第七编 民国《管子》学790

第一章 民国时局、财经及文化三方发展态势790

第二章 民国《管子》学(一)797

第一节 梁启超《管子传》797

第二节 支伟成《〈管子〉通释》810

第三节 戴濬《管子学案》816

第四节 王毓瑚《管仲》822

第三章 民国《管子》学(二)832

第一节 谢无量等《管子》研究832

第二节 石一参《〈管子〉今诠》850

第三节 胡适等《管子》辨伪862

第四章 民国《管子》学(三)879

第一节 甘乃光《先秦经济思想史》之《管子》研究879

第二节 黄汉《〈管子〉经济思想》885

第三节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之《管子》研究899

第四节 俞寰澄《〈管子〉之统制经济》908

第五节 吕思勉《〈管子〉“轻重”篇札记》916

第五章 民国《管子》学(四)925

第一节 民国期刊简介925

第二节 民国期刊所见《管子》经济思想研究927

第三节 民国期刊所见《管子》政法思想研究948

第四节 民国期刊所见《管子》其他思想研究958

第五节 民国期刊所见《管子》思想的实践价值研究964

第六节 民国期刊所见《管子》辨伪研究968

第六章 民国《管子》学(五)977

第一节 币制和中西方对盐业的争夺及相应榷卖政策977

第二节 古代榷卖制的扩大——国民党政府实施统制经济983

第三节 孔祥熙对传统榷卖理论的发展及实践990

本编小结996

结语 《〈管子〉学史》撰写后的几点思考1000

思考一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谈古今社会价值观1000

思考二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谈治国富民1002

思考三 “仓廪实则知礼节”与“利出一孔”——谈《管子》治国理政1004

思考四 管仲形象的历史感召力——兼谈管仲与中国精神1007

思考五 明人子书评点的编纂刊刻及文学意义——从《管子》的编纂刊刻谈起1013

思考六 《管子》轻重学说实践价值的综合审视及评价——以《管子》市场观为切入点1025

主要征引书目10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