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防治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匡忠祥,宋卫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4291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金属矿-矿山安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防治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金属矿床的分类与特性1
1.1.1 金属矿石的种类1
1.1.2 金属矿床的分类1
1.1.3 金属矿床的特性2
1.2 金属矿床采矿与安全2
1.2.1 采矿方法分类2
1.2.2 地下金属矿山灾害分类3
1.3 武钢矿业公司主要矿山简介7
1.3.1 程潮铁矿7
1.3.2 大冶铁矿8
1.3.3 金山店铁矿8
2 深埋破碎松软矿体采准巷道综合维护技术与实践9
2.1 软岩的分类及其工程特点9
2.1.1 软岩的分类及力学特性9
2.1.2 基于三轴实验的软岩破坏准则10
2.1.3 软岩采准巷道的变形规律13
2.1.4 软岩巷道的工程特征18
2.1.5 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18
2.2 矿岩水理特性研究19
2.2.1 矿岩所含矿物成分类型及含量19
2.2.2 亲水性19
2.2.3 崩解特性21
2.2.4 膨胀特性23
2.2.5 矿岩的软化性24
2.2.6 水理性机理分析25
2.3 采动应力分布规律与围岩变形机理28
2.3.1 采动地压显现的宏观特征28
2.3.2 采动应力分布规律30
2.3.3 无底柱采场巷道围岩变形机理33
2.3.4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38
2.3.5 联巷岔口稳定性分析40
2.4 井巷综合维护技术与工程实践41
2.4.1 概述41
2.4.2 垮冒巷道直接维护技术42
2.4.3 采场巷道间接综合维护措施44
2.4.4 采场巷道支护技术改进49
2.4.5 采场巷道垮冒综合治理效果52
2.5 采准巷道支护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践54
2.5.1 采准巷道分级支护设计54
2.5.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60
2.5.3 支护专家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65
2.5.4 程潮铁矿支护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75
3 主溜井特大塌方综合治理及稳定性分析85
3.1 绪论85
3.1.1 问题的提出85
3.1.2 国内溜井使用及研究的现状88
3.1.3 岩石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研究概况89
3.1.4 锚固工程设计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1
3.1.5 灌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92
3.1.6 技术路线94
3.2 主溜井破坏因素分析95
3.2.1 溜破系统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95
3.2.2 岩体力学计算参数的确定97
3.2.3 数值计算方法的选择97
3.2.4 主溜井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98
3.3 主溜井加固工程实例109
3.3.1 新城金矿主溜井加固工程109
3.3.2 小官庄铁矿主溜井截堵工程113
3.3.3 焦家金矿1号主溜井加固117
3.4 程潮铁矿2号主溜井返修加固的工程结构119
3.4.1 传统加固方法存在的问题119
3.4.2 2号主溜井垮冒后围岩稳定性评价120
3.4.3 主溜井整体加固结构设计129
3.5 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施工工艺及作用机理142
3.5.1 岩层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特点及实施过程142
3.5.2 岩层高压灌浆作用机理研究144
3.5.3 锚索与灌浆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145
3.6 高压灌浆预应力锚索参数的设计与优化152
3.6.1 预应力锚索参数的理论设计153
3.6.2 预应力锚索参数的优化154
3.7 主溜井加固效果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工程验证156
3.7.1 2号主溜井加固效果稳定性数值分析156
3.7.2 2号主溜井加固效果稳定性的工程验证174
3.8 结论177
4 崩落法开采围岩错动机理及工程对策179
4.1 概述179
4.1.1金属矿山地表移动研究的特点和难点179
4.1.2地表移动的研究方法及现状180
4.1.3金属矿岩层移动研究进展182
4.1.4 岩层移动的工程控制研究状况182
4.2 地下金属矿山崩落法采矿岩层移动规律调查183
4.2.1 影响地表变形的方面和因素183
4.2.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矿山地表移动调查实例186
4.3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矿岩移动过程与机理195
4.3.1 基本工艺及特点195
4.3.2 矿岩崩落与地表移动机理195
4.4 东主井地表岩层变形监测与错动机理199
4.4.1 矿区地质概况199
4.4.2 开采过程调查200
4.4.3 东区地表塌陷情况调查200
4.4.4 东区近期地表移动监测206
4.4.5 东主井地表变形破坏机理212
4.5 程潮铁矿西区地表围岩崩落机理与移动规律预测222
4.5.1 岩石力学性质实验和岩体绝对应力量测222
4.5.2 西区地表移动规律神经网络智能预测225
4.5.3 西区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值模拟研究242
4.5.4 西区地表变形预计的随机介质理论274
4.5.5 西区开采围岩错动对工程建设影响和对策282
4.6 金山店铁矿地表围岩崩落机理与移动规律预测285
4.6.1 地表变形的宏观表现及其特征285
4.6.2 地表变形地质分析及围岩移动过程286
4.6.3 地表变形离散单元法模拟计算分析287
4.6.4 平行矿体同步开采相似材料模拟294
5 深凹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技术308
5.1 概述308
5.1.1 国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技术发展现状309
5.1.2 国内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技术发展现状309
5.1.3 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技术问题310
5.1.4 露天工作的安全措施311
5.2 大冶铁矿工程背景313
5.2.1 矿区地质314
5.2.2 矿体地质特征316
5.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16
5.2.4 矿床开拓317
5.2.5 开采顺序318
5.2.6 开采现状319
5.3 大冶铁矿最终边坡稳定性研究320
5.3.1 东露天边坡稳定性研究总结320
5.3.2 东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力学指标研究324
5.3.3 本次计算参数的确定328
5.3.4 计算剖面的选取329
5.3.5 边坡岩体稳定性监测331
5.3.6 极限平衡理论计算边坡稳定性334
5.3.7 数值模拟计算339
5.4 露天转地下开采巷道围岩应力场变化规律348
5.4.1 问题的提出348
5.4.2 采场地压显现和巷道稳定性调查349
5.4.3 采准巷道稳定性模拟计算分析350
5.5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69
5.5.1 模拟计算方案369
5.5.2 剖面VI′露天转地下开采370
5.5.3 剖面V′露天转地下开采378
5.5.4 剖面I-2露天转地下开采384
5.6 东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错动范围388
5.6.1 VI′剖面开采错动范围389
5.6.2 V′剖面开采错动范围391
5.6.3 1-2剖面开采错动范围393
5.6.4 东露天转地下开采错动范围的确定393
5.7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井下防洪排水396
5.7.1 设计频率暴雨径流渗入量计算397
5.7.2 工程实例398
5.8 露天矿残留矿柱的安全回采403
5.8.1 露天坑底矿柱回采403
5.8.2 露天边帮残留矿体回采407
5.8.3 露天矿残留三角矿柱回采410
5.8.4 工程实例411
参考文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