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蓝牙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蓝牙技术
  • 禹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121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蓝牙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蓝牙技术的起源与特色1

1.1 蓝牙技术的发展背景2

1.2 蓝牙技术的特色3

1.3 蓝牙SIG协会的发展目标4

1.4 蓝牙SIG协会持续制定新的技术标准6

1.5 蓝牙技术的应用模式6

第2章 电波发射层协议的功能与特色11

2.1 蓝牙技术的通信协议体系12

2.2 电波发射层协议的功能与特点13

2.2.1 制定ISM通用频段13

2.2.2 发射功率14

2.3 调制方式15

第3章 基带层协议的功能与特色21

3.1 设备地址22

3.1.1 BD_ADDR22

3.1.2 AM_ADDR23

3.1.3 PM_ADDR23

3.1.4 AR_ADDR23

3.2 物理通道23

3.3 跳频24

3.4 主设备与从设备间的时序同步26

3.5 主从网络27

3.6 分散网络28

3.7 数据传输类型29

3.7.1 SCO链路29

3.7.2 ACL链路30

3.7.3 链路数目31

3.8 语音编码32

3.8.1 PCM32

3.8.2 CVSD33

3.9 差错控制33

3.9.1 FEC34

3.9.2 ARQ34

3.10 蓝牙包结构34

3.10.1 访问码35

3.10.2 包头37

3.10.3 有效载荷38

3.11 蓝牙包的个别分析40

3.11.1 共同包41

3.11.2 SCO链路上的包43

3.11.3 ACL链路上的包44

3.12 设备的工作状态47

3.13 设备的连接状态48

3.13.1 Active48

3.13.2 Sniff49

3.13.3 Hold49

3.13.4 Park50

3.14 设备的中间状态51

3.14.1 进入中间状态的时机51

3.14.2 连接过程51

3.14.3 查询与呼叫的跳跃频率52

3.14.4 查询进行过程53

3.14.5 呼叫进行过程55

3.15 逻辑通道56

第4章 高层通信协议的功能与特色57

4.1 LMP58

4.1.1 LMP协议层位置58

4.1.2 建立LMP连接时的信号交换过程59

4.1.3 LMP层的功能60

4.2 HCI的组成体系与信号处理61

4.3 L2CAP62

4.3.1 L2CAP协议层位置62

4.3.2 逻辑通道的建立63

4.3.3 L2CAP的调用函数65

4.3.4 L2CAP的功能66

4.3.5 两个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68

4.4 RFCOMM71

4.4.1 RFCOMM的主要功能71

4.4.2 建立RFCOMM会话71

4.5 服务发现协议72

4.6 TCS Binary73

4.7 AT指令73

4.8 对象交换协议73

4.9 TCP/IP协议74

4.10 音频74

第5章 蓝牙技术的操作模式75

5.1 为什么要定义操作模式标准76

5.2 每个操作模式实现互通性的方法77

5.3 蓝牙技术标准定义的各种操作模式78

5.3.1 通用操作模式79

5.3.2 交互模式81

5.3.3 TCS-Based(与电话相关操作模式)85

5.3.4 串行端口操作模式89

5.3.5 耳机操作模式91

5.3.6 拨号上网操作模式95

5.3.7 传真操作模式97

5.3.8 局域网访问操作模式100

5.3.9 普通对象交换操作模式103

5.4 未来将制定出更多的操作模式109

5.5 应用模式与操作模式的关系109

第6章 蓝牙的安全保护机制113

6.2 安全机制的模式114

6.1 蓝牙设备所充当的角色114

6.3 在应用层建立的安全机制115

6.4 在链路层建立的安全机制116

6.5 链路层的验证程序117

6.5.1 产生初始化密钥118

6.5.2 验证120

6.5.3 产生设备密钥121

6.5.4 产生链路密钥122

6.6 链路层的编码程序123

6.7 私有链路密钥的时效性125

第7章 蓝牙芯片与模块的发展127

7.1 蓝牙模块的硬件构造128

7.3 蓝牙技术商品化遇到的问题130

7.2.2 单芯片130

7.2.1 低成本130

7 2 蓝牙模块的发展目标130

7.3.1 兼容性131

7.3.2 软件开发131

7.3.3 小型化131

7.4 生产蓝牙模块的关键技术132

第8章 蓝牙产品的发展趋势133

8.1 各厂商对蓝牙产品的设计与规划134

8.2 应用模式的实现140

8.3 蓝牙产品的发展阶段140

8.4 发射电波对航空安全的影响141

8.5 诺基亚发布的蓝牙套件142

8.6 爱立信的蓝牙手机R520142

8.6.3 蓝牙设备名称144

8.6.1 功能144

8.6.2 支持操作模式的规范144

8.6.4 查询与呼叫145

8.7 Tactel推出与PalmV连接的蓝牙模块146

8.7.1 Sword146

8.7.2 BlueV147

8.8 爱立信的蓝牙应用程序开发工具148

第9章 蓝牙与其他无线技术的比较151

9.1 蓝牙技术与红外线技术152

9.2 无线局域网802.11155

9.2.1 不同传输介质对应到不同MAC层156

9.2.2 802.11定义的MAC层157

9.2.3 802.11定义的物理层159

9.2.4 网络连接体系163

9.2.5 漫游165

9.2.6 无线设备如何加入BSS166

9.2.7 省电模式167

9.2.8 安全保护机制167

9.2.9 无线局域网内的电波传播168

9.2.10 物理层的包结构170

9.2.11 WECA兼容性测试单位175

9.2.12 应用前景175

9.3 新一代的标准IEEE802.11b176

9.4 蓝牙技术与无线局域网176

9.4.3 价格与产品种类177

9.4.4 HomeRF与蓝牙177

9.4.2 数据传输方式177

9.4.1 传输距离与速率177

9.5 3种无线通信标准的应用场合178

第10章 蓝牙SIG协会的认证计划181

10.1 认证与测试的重要性182

10.2 测试项目的分类182

10.3 测试项目的涵盖范围183

10.3.1 电波发射183

10.3.2 协议184

10.3.3 操作模式185

10.4 必须认证的蓝牙产品187

10.5 通过认证后取得的专用标志187

10.6 负责认证的机构与申请步骤188

第11章 GPRS网络的标准制定与特点191

11.1 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1G)192

11.2 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2G)193

11.3 GSM移动通信系统194

11.4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G)195

11.5 从2G网络升级到3G网络197

11.6 数据传输的类型197

11.6.1 线路交换198

11.6.2 包交换198

11.7 什么是GPRS200

11.8 GPRS网络的发展前景201

11.9.1 标准制定的过程202

11.9 GPRS标准制定的过程与阶段202

11.9.2 标准制定的阶段203

11.10 GPRS网络的发展过程204

11.11 手机用户得到的方便与服务205

11.12 电信运营商得到的机会与商机206

11.13 GPRS网络所面临的问题207

第12章 GPRS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209

12.1 GSM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210

12.1.1 移动站MS210

12.1.2 基站BSS子系统211

12.1.3 交换机SS子系统211

12.1.4 GSM系统的标识码213

12.1.5 GSM网络的地理阶层215

12.2.2 手机的位置更新218

12.2 GSM移动通信的信号交换过程218

12.2.1 通话交递218

12.2.3 系统建立通话联机时的信号交换221

12.2.4 用户验证与信号编码222

12.3 GPRS网络的网络结构223

12.3.1 在GSM网络加入新的设备223

12.3.2 原有GSM网络上的通信设备225

12.4 GPRS网络的地理阶层227

12.4.1 蜂窝小区更新228

12.4.2 用户验证与数据编码228

12.4.3 登录GPRS网络230

12.4.4 开启PDP Context231

12.4.5 无线通信协议WAP234

12.4.6 将MS连接上WAP网站238

12.4.7 修改与关闭PDP Context239

12.4.8 注销GPRS网络240

第13章 移动通信系统上的各种应用服务241

13.1 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环境242

13.2 无线网络应用服务的特点243

13.3 移动通信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243

13.3.1 定位服务244

13.3.2 其他应用服务249

第14章 日本经营i-mode的成功经验255

14.1 NTT DoCoMo发展数据传输的成功经验256

14.2 成功的因素258

14.3 手机上网方式与网页语言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