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电网络第三层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电网络第三层交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414273.jpg)
- (美)Regis J.(Bud)Bates,(美)Jr. Zeecil Kimmel著;卢泽新,陶孜谨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291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电网络第三层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传统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1
1.1 概述1
1.2 局域网的功能1
1.3 网络模型4
1.4 局域网体系结构5
1.5 局域网络接口卡7
1.6 多设备共享的单电缆系统7
1.7 中继器8
1.8 性能8
1.9 布线9
1.10 集线器9
1.11 桥接因子10
1.12 快速以太网11
1.12.1 局域网中的距离限制12
1.12.2 路由器12
1.13 交换式局域网13
1.14 网际互连16
1.15 千兆以太网17
1.16 规划建设局域网19
1.16.1 建立局域网的目标19
1.16.2 端用户的要求20
1.16.3 工作站的数量20
1.16.4 特殊功能20
1.16.5 安全性20
1.16.6 网络和系统的管理21
第2章 第二层和第三层协议管理和路由技术22
2.1 概述22
2.2 桥接技术小结22
2.3 以太网LAN中桥接的目的23
2.4 透明桥接24
2.4.1 学习协议26
2.4.2 透明桥接可能出现的问题26
2.4.3 生成树协议27
2.4.4 连接网络29
2.4.5 通信分析29
2.5 源路由桥接34
2.6 路由概念36
2.6.1 为什么要路由38
2.6.2 交换过程39
2.6.3 路由算法类型39
2.6.4 算法度量41
2.6.5 常规路由协议41
第3章 使用第三层寻址在LAN中划分子网42
3.1 概述42
3.2 为什么需要另一种形式的地址42
3.3 第三层寻址机制43
3.4 子网屏蔽47
3.4.1 计算子网48
3.4.2 路由规划50
3.4.3 判断子网的接近性51
3.4.4 可变长子网掩码52
3.5 最长匹配综合症53
3.6 无类域间路由53
第4章 IP Passport54
4.1 概述54
4.2 Internet与Intranet54
4.3 为什么在内部网使用交换机56
4.4 关于路由器58
4.5 什么时候使用交换机或路由器59
4.6 什么是VLAN60
4.7 VLAN的类型60
4.8 为什么需要第三层交换62
4.9 Passport系列产品63
4.9.1 Passport1000系列64
4.9.3 Passport1100/1100R路由交换机(独立单元)66
4.9.2 Passport1050/1051路由交换机(单机单元)66
4.9.4 Passport1150/1150R路由交换机(单机单元)67
4.9.5 Passport1200/1250路由交换机(模块化底架)67
4.9.6 Passport8000系列69
4.9.7 8600路由交换机可用I/O模块69
4.10 小结70
第5章 Passport网络71
5.1 概述71
5.2 重要网络术语71
5.3 帧交换与信元交换71
5.4 自动监测72
5.5 首先设计内部网73
5.6 设计网络74
5.7 边缘交换机74
5.8 核心路由交换机78
5.10 配置完整的Passport网络79
5.9 Passport优势79
5.11 找回老的软件路由器81
5.12 失效恢复82
5.12.1 电源冗余83
5.12.2 硅交换结构的冗余83
5.12.3 软件映像和设置文件位置冗余83
5.12.4 LinkSafe技术84
5.12.5 多链路群集84
5.12.6 热交换模块85
5.12.7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85
5.12.8 等价多路径85
5.13 Passport的优越性86
第6章 维护LAN和WAN的策略88
6.1 概述88
6.2 路由器决策88
6.3 LAN交换演化89
6.4 基建投资92
6.5 恢复力和可用性93
6.6 操作简单性94
6.7 性能95
6.8 价值与能力96
6.9 谁需要交换96
6.10 管理多项技术97
6.11 路由交换98
6.12 Passport园区解决方案100
6.13 中等规模连接性101
6.14 最终的园区101
第7章 LAN和CAN中使用的第三层协议102
7.1 概述102
7.2 路由协议102
7.3 收敛103
7.3.1 距离向量协议103
7.3.2 链路状态算法104
7.4 被路由和路由协议105
7.5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106
7.6路由信息协议107
7.7 RIP版本2109
7.8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109
7.8.1 区域109
7.8.2 OSPF主干109
7.8.3 内部区域、区域边界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110
7.8.4 邻居路由器111
7.8.5 邻接路由器111
7.8.6 指定路由器111
7.8.7 链路状态通告111
7.8.8 工作原理111
7.8.9 发现邻居:OSPF HELLO协议112
7.8.11 建立邻接关系:数据库交换113
7.8.10 选出指定路由器113
7.8.12 链路状态传播114
7.8.13 计算路由表115
7.9 外部网关协议115
7.10 边界网关协议117
7.10.1 工作原理118
7.10.2 打开和确认一个BGP连接118
7.10.3 维护BGP连接119
7.10.4 发送可达性信息119
7.10.5 通知消息120
7.11 选择路由协议120
第8章 重新改造路由器工作方式122
8.1 概述122
8.2 隔绝的路由器端口123
8.3 桥式路由器端口123
8.4.2 标记端口124
8.4 VLAN端口124
8.4.1 访问端口124
8.5 VLAN定义126
8.6 VLAN类型126
8.6.1 基于端口的VLAN126
8.6.2 基于策略的VLAN127
8.6.3 未指定的VLAN129
8.7 Passport转发过程130
8.8 第三层路由没有被忘记131
8.9 工厂缺省配置132
8.10 多网化132
8.11 多链路集合133
8.12 DHCP/BootP接力134
8.13 UDP转发135
8.16 代理ARP136
8.15 端口镜像136
8.14 IP转发136
8.17 生成树FastStart模式137
8.18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137
8.19 超网139
第9章 基于芯片与基于处理器的功能性141
9.1 概述141
9.2 怎样工作143
9.3 Passport硬件144
9.3.1 硅交换结构144
9.3.2 I/O模块146
9.4 冗余体系结构147
9.5 Passport中的报文转发148
9.6 我们可以在何处使用老的软件多协议路由器150
9.6.1 用于WAN的路由器150
9.6.2 Internet中使用的路由器150
9.7 小结151
9.6.5 路由器升级的机会151
9.6.3 LAN和CAN中的路由器151
9.6.4 考虑替换/捐赠现有的路由器151
第10章 满足性能要求152
10.1 概述152
10.2 为什么要QoS152
10.3 网络可靠性153
10.4 IP过滤器154
10.5 Passport交换机支持的QoS技术155
10.5.1 帧分类156
10.5.2 Passport快速分类156
10.6 AXC怎样提供QoS156
10.6.1 IEEE 802.1Q VLAN标记157
10.6.2 IEEE 802.1p优先权设置157
10.7 Passport排队和优先化158
10.9 差分服务159
10.8 IP优先/TOS159
10.10 DiffServ怎样工作160
10.11 公共开发策略服务161
10.12 支持策略的联网161
10.13 优化策略服务162
10.14 集成服务162
10.15 资源预约协议162
10.16 IP多播支持163
10.16.1 IGMP164
10.16.2 DVMRP164
10.17 第二层IP多播优化的其他支持:IGMP监听164
10.18 IGMP代理164
10.19 IGMP过滤165
10.20 小结166
第11章 第三层其他协议选择167
11.1 概述167
11.2 IP限制168
11.3 第三层交换就是路由器169
11.4 你更欣赏哪种协议169
11.5 ATM上的IP170
11.5.1 LAN仿真171
11.5.2 经典IP171
11.5.3 下一跳解析协议172
11.5.4 ATM上的多协议172
11.6 ARIS协议173
11.6.1 ARIS机制174
11.6.2 ARIS消息174
11.6.3 主机到主机的连接174
11.6.4 标签保持174
11.6.5 LAN交换技术175
11.6.6 第二层隧道175
11.7 标签交换概念175
11.7.2 标签交换机177
11.7.1 标签边缘路由器和交换机177
11.7.3 标签分发协议178
11.7.4 在只有路由器的Internet中应用178
11.7.5 在多服务网络中应用178
11.7.6 标签交换和IP交换179
11.7.7 标签交换和RSVP180
11.8 Ipsilon的IP交换180
11.8.1 IP交换操作181
11.8.2 IP交换协议181
11.8.3 简化地址映射182
11.8.4 主干集中182
11.8.5 IP交换和RSVP184
11.9 第三层交换与传统路由184
第12章 交换解决方案的每端口价值186
12.1 概述186
12.2 问题总结186
12.3 究竟谁需要交换187
12.4 重新策划还是升级188
12.5 对第三层交换的需要188
12.5.1 避免路由190
12.5.2 提高路由性能190
12.6 性能效益190
12.7 容易且用得起的交换集成191
12.8 节省费用191
12.9 再次考虑价格性能192
12.10 Passport 8000上已经出现过的情况192
12.11 市场正在升温192
12.12 价格战略193
12.13 更广泛的计划194
附录A 缩写词195
附录B 术语表204
参考资料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