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汽图象在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解译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汽图象在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解译与应用
  • 郑新江,陆文杰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1831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汽图象在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解译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辐射对各种温湿度探测资料的影响2

第一章 影响卫星测量辐射的因素2

1.引言--图象数据中的辐射测值2

2.单个辐射测值的分析4

3.影响辐射测值的基本因素5

a.辐射的波长5

b.辐射路径内的水汽含量6

c.水汽的垂直位置7

d.气柱温度9

4.第一章小结11

第二章 湿层对辐射测值的影响13

1.不同湿度分布下的亮温13

背景湿度14

“深厚”的湿层14

“上部”湿层14

四个湿层的比较14

2.来自不同高度湿层的辐射16

a.14个湿层的辐射16

b.“逆转”效应17

c.湿层之内的湿度变化18

d.14个湿层的7.3μm辐射特性20

3.单层辐射结果的比较20

4.100hPa厚湿层的组合21

5.第二章小结23

第三章 水汽图象与探空资料的个例研究25

1.在通讯系统中传递无线电探测资料的两个重要限制性规定25

2.6.7μmGOES图象与探空资料的一般比较26

a.1983年5月19日的个例研究30

b.1983年5月3日的个例研究31

3.RADCOM计算结果、图象亮度及探测湿度的比较36

a.1982年5月26日的个例研究36

一般情况介绍36

沿剖面云的状况36

测站剖面与卫星图象的一般比较36

到达卫星的辐射的源地---潮湿层38

4.极轨与GOES卫星不同通道图象的比较40

a.1983年12月20日的个例研究40

“亮度指数”的解释及其与“图角亮度”的比较40

1983年12月20日环流系统的一般介绍43

云的状况44

水汽图象44

与图象对比的探空资料44

寒冷空气的影响45

大范围逆温的影响47

b.1982年10月19日的个例研究48

一般性况48

水汽图象与无线电探测湿度分布48

水汽图中一个山脉影响的例子49

图象灰度解译指南50

a.辐射的概念50

b.6.7μm图象50

c.图象灰度与湿层“等高线”概念50

d.“湿层等高线”概念的主要例外51

e.云54

f.灰度解译实用指南54

第二篇 6.7μm水汽图象的型式和特征57

引言57

第一章 水汽区边界的基本类型59

1.头边界59

a.“头阻塞”的一般概念60

b.天气尺度系统的”头边界“60

头边界的图象特征61

与头边界有关的高空分析特征63

2.高空槽前的边界64

a.平行急流边界65

b.干涌边界67

图象特征68

与风场的关系68

c.“斜压叶”边界69

3.底涌边界70

4.阻塞内部的“内边界”71

5.回流水汽和残留水汽的特征73

a.引言73

b.“回流水汽”边界74

c.边界的变化和残留水汽的特征77

6.边界小结78

a.阻塞形势边界小结78

b.涌潮型边界小结79

c.专门类型的边界小结80

d.有关边界的一些观测事实81

第二章 图象特征的演变82

1.“暗区”和随时间“变暗”的过程82

a.西风带系统中随时间变暗的过程83

干涌变暗83

头变暗83

b.底变暗87

2.反气旋生--内边界的发展92

a.春季的阻塞系统92

内边界的形成和特征92

垂直变化和位相差95

b.冬季的移动系统97

c.内扰动--反图型97

3.与系统“滚越”演变有关的“切断”气旋101

a.概论--“阻塞体”和系统发展101

两种阻塞体系形成的基本类型101

大尺度“阻塞体”演变的两种常见类型101

b.个例研究引言103

图象和分析103

“滚越”过程近于成熟阶段的图象特征104

c.“滚越”过程的系统演变105

后伸脊及其有关的图象特征110

“干三角”和湿楔“的特征111

d.与切断低压打开相关的水汽型变化118

e.小结和观点120

4.一个伴有“后伸”演变的组合阻塞体120

第三章 气旋生与风暴发展123

1.风暴系统的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123

a.“斜压叶”云系的形成123

b.“斜压叶”系统及其有关的分析126

低层形势126

水汽图象上“叶”的特征128

“叶状”云系的凸边界128

“叶状”云系的凹边界128

总的分析和图象特征130

c.风暴发展的气旋生阶段130

从“叶”发展为“逗点”以及“尖顶”(CUSP)的形成130

相关的地面和高空分析134

水汽图上边界的发展139

d.风暴的成熟阶段140

2.伴有暗核区的“切断”低压的发展141

3.地面气旋迅速加深的发展过程144

a.一个迅速加深的风暴---地面低压中心轨迹144

b.发展过程的“叶状”云型阶段145

c.从“叶”转变成“逗点云系”149

d.“干缝切入风暴”阶段151

第四章 特定的环流系统和特征的水汽图型152

1.气旋在水汽图上的型式152

a.最常见的情况---系统有干湿结合的核152

b.气旋的螺旋式水汽图型153

c.有暗或干核心的气旋154

d.有亮或湿核心的气旋155

e.“涡眼特征”156

2.反气旋和脊158

a.闭合反气旋158

b.开口脊159

向极地方向凸起的底边界159

分裂脊--极地一侧边界上的顶点159

主急流轴左侧的头脊162

3.水汽图上与急流有关的图型163

a.引言163

三种类型的急流结构164

管状的急流结构164

负涡度平流型(NVA)平流急流结构164

正涡度平流型(PVA)平流急流结构164

有关水汽图象和急流的一些观测事实165

气块运动矢量165

卫星云图上确定急流核心区位置的三种基本方法165

b.与常见的图象型式有关的急流形势166

高空槽前的边界166

直边界166

“气旋性”弯曲或“凹”边界167

“凸”形和“S”形边界168

与阻塞环流体有关的边界171

内边界与伴有反气旋生的“滚越”脊171

“头”边界与伴有气旋生的“后伸”脊172

“头”边界、“内”边界和“Ω”阻塞体组合的边界172

小结173

闭合低压西侧的边界和暗缝173

呈东西走向的边界176

槽底的边界176

脊极地一侧的边界177

直的或带状的边界178

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178

与温度脊发展有关的变化179

温度槽加强180

温度槽与温度脊间的相互作用180

温度脊间的相互作用182

温度槽之间的相互作用182

急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小结182

第五章 热带应用185

1.大尺度特征185

a.大的热带暗区185

b.陆地上空的暗区188

2.热带地区的一些天气尺度特征190

a.具有核对流的高空气旋190

b.低纬度地区的内阻塞192

3.热带地区特有的天气尺度特征194

a.底涌边界和天气体系的变化194

b.跨赤道的底涌196

c.受另一半球系统影响的云系196

d.跨赤道的干阻塞体196

e.赤道辐合带水汽边界上的扰动198

4.与热带气旋生有关的水汽图型201

a.有利于发展的图象模式202

b.在“底脊”处热带气旋的生成204

c.“REl”形成与西风带急流穿越209

d.底涌对已存在的有组织对流系统的影响213

e.类别|--热带气旋“混合”型发展214

词汇表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