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
  • 李水山,许泳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4182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部分 基本国情1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1

二、国家体制、人口与民族2

三、经济发展4

四、农业发展8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变化8

(二)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的变化9

(三)农业劳动力的动向10

(四)农产品的供需动向11

(五)农产品进口量的增加14

(六)农业生产及农户经济结构的变化14

(一)韩国农业面临的危机30

五、农业发展趋势30

(二)解决韩国农业与农村问题的途径32

(三)面向21世纪的韩国农业与发展方向33

第二部分 新村运动与区域开发38

一、新村运动与国家发展38

(一)发起新村运动的社会背景与科学依据38

(二)新村运动的发起过程40

(三)新村运动的发展过程45

(四)新村运动遇到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6

二、新村运动与区域开发49

(一)区域开发实例49

(二)区域开发的新动向54

三、新村教育55

(四)青少年教育57

(三)经营革新教育57

(二)意识革新教育57

(一)地区社会开发教育57

(五)外国人新村教育58

(六)幼师培训教育58

(七)市民教养教育58

四、新村运动与农民收入58

(一)耕地规模小的农户在农村的地位58

(二)农户收入结构和农业外收入59

(三)增加农业外收入的方向62

(四)增强供给力的方向64

五、新村运动与特产农业65

(一)开发区域特产品的时代背景65

(二)区域特产品和一村一品运动的比较65

(三)区域特产品68

(四)特产品主要产地的选定和技术研讨70

(五)区域特产品的流通问题72

六、新村运动与观光农业73

(一)开发基本计划73

(二)各部门的开发计划74

七、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直接交易84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84

(二)农产品直接交易86

八、农村金融业88

(一)发展农村金融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89

(二)农协互助金融业的作用与特点90

九、农业协同组合93

(一)农产品流通业94

(三)供销事业95

(四)技术生活指导和培训95

(二)加工业95

(五)协同贸易97

(六)农业技术交流中心97

(七)金融97

(八)保险业98

十、新村运动与农村福利事业98

(一)农村福利事业的指标99

(二)农村福利事业的具体方案101

十一、妇女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103

(一)意义103

(二)发展历史104

(三)发展趋势105

十二、新村运动与青少年教育108

(一)青少年是开发事业的主体力量108

(二)青少年在开发事业中的作用109

十三、工作单位的新村运动111

(一)意义111

(二)发展趋势111

十四、新村运动与城镇建设113

(一)韩国城市的特点与新村运动113

(二)城市新村运动存在的问题115

(三)深化城市新村的方案116

十五、新村运动与国际交流117

(一)新村运动的国际化概况118

(二)新村运动的国际化实施方案120

十六、大学在新村运动与区域开发中的作用122

(一)大学的服务职能122

(二)延续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新村运动122

(三)为树立民主市民意识做贡献123

(四)以自愿服务者参与新村运动124

十七、政府在新村运动和区域开发中的职能作用125

(一)机构改革125

(二)政府的财政援助127

(三)新村监督检查制度128

(四)新村培训制度130

(五)90年代政府的作用130

十八、新村运动和区域农村开发的发展方向133

(一)新形势下新村运动的发展战略与目标133

(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134

(三)新村运动的社会实践135

第三部分 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138

一、教育制度138

(一)教育思想138

(二)教育行政138

(三)教育制度139

二、高等农业教育141

(一)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41

(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概况143

(三)汉城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简介146

三、农业技术教育149

(一)新农民技术大学和农业经营技术支援团150

(二)对农业技术教育的评价151

(三)进一步加强农民技术教育152

四、农业科研、教育、推广153

(一)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的农村振兴厅153

(二)绿色革命的成就160

(三)改善农村人口的营养结构162

五、韩国的硅谷--大德科学研究城164

附录1 赴韩国学习考察报告167

附录2 韩国主要城市与旅游资源1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