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与中国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与中国文化
  • 林宝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681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与中国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对象1

一、语言与文化定义2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5

三、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对象6

四、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特点7

第二节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性质、意义和方法17

一、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性质17

二、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意义22

三、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方法26

第三节 中国汉语与文化研究简介35

一、中国古代有关汉语与文化研究的论述35

二、中国现当代有关汉语与文化研究简况45

第二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51

第一节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51

一、汉字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2

二、对汉字的评价60

第二节 从汉字形体考察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64

一、从汉字考察中国古代社会65

二、从汉字考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73

一、从以形表意汉字形成看民族造字特点79

第三节 从以形表意汉字看民族思维特征79

二、从以形表意汉字看民族整体直观和“置心物中”的思维特点82

第四节 形声字发展趋势的文化背景和意义84

一、形声字发展趋势的文化背景85

二、形声字形旁与声旁配合的结构方式86

三、从形声字形成途径看音义兼表方法87

四、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遗迹89

第三章 词语与中国文化94

第一节 词语本义的文化迹象94

一、从词语本义看古代物质文化94

二、从词语本义看古代制度文化98

三、从词语本义看古代汉民族心理文化107

第二节 词义引申的基础和特点117

一、词义引申的基础118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特点122

第三节 特有词、色彩词、数词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文化134

一、何谓特有词、色彩词、数词134

二、特有词、色彩词、数词的文化意义135

三、特有词、色彩词、数词的词义特点148

第四节 从词语发展看社会文化149

一、社会发展到文化进步促使词语发展149

二、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151

三、词语发展的文化意义及其价值156

第一节 汉语语法结构的文化特征160

第四章 语法与中国文化160

一、重意合,不重形合161

二、词句语义的模糊性166

三、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的现象168

第二节 汉语语法形式及其特点172

一、语序172

二、虚词177

三、语调183

第一节 从谚语、格言、歇后语看中华民族文化194

一、谚语、格言、歇后语的定义及其来源194

第五章 熟语与中国文化194

二、谚语、歇后语反映的主要内容196

三、从谚语、歇后语看中华民族文化202

第二节 从成语看中华民族文化208

一、成语的特征209

二、从成语看中华民族文化211

第六章 汉语与佛教文化217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及中国的佛教217

一、佛教的起源及传入中国217

二、佛教宗派简介219

第二节 汉语与佛教文化221

一、佛教对汉语语音韵学影响221

二、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223

第七章 姓名与中国文化235

第一节 姓名的源流与文化235

一、古文化孕育出百家姓235

二、人名系统与汉民族文化241

第二节 姓名是民族文化的镜象246

一、姓氏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247

二、人名的民族文化内涵249

第八章 地名与中国文化257

第一节 中国地名与语言学257

一、地名的语言学特征257

二、地名中古义、古音的保留259

三、地名中的方言成分261

第二节 地名与历史文化263

一、地名反映帝王年号和帝王用字的避讳263

二、地名反映人民所爱戴的历史人物264

三、地名印证民族迁徙和民族间接触的历史265

四、地名反映社会的经济文化特征268

第三节 地名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270

一、地名反映古人迷信活动和宗教信仰271

二、地名反映中华民族对龙神崇拜的心理272

三、地名寄托人民求安宁、求福寿的意愿273

四、地名反映中华民族重宗族的社会心态275

后记279

热门推荐